|

财经

建业新生活“迎旧人” 王俊时隔三年重回CEO

来源:观点

2025-05-06 23:48:00

(原标题:建业新生活“迎旧人” 王俊时隔三年重回CEO)

观点网 一年耕耘终于开花结果,建业新生活摘下了名为“扭亏为盈”的果实。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建业新生活录得净利润2.38亿元,而2023年净亏损为5.78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年内溢利约2.1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74亿元。

成功“翻身”的消息传来,建业新生活赶在五一假期前又换了一位CEO。

记者出身、加入建业仅有5年,代纪玲被调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时,市场曾猜测建业新生活准备在零售领域大干一场。

据了解,代纪玲2019年5月进入建业集团担任副总裁职位,并先后担任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以及党委书记,负责党建、审计及监督、品牌打造、公益事业、客户服务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如今看来,并非专攻物业专项的代纪玲或许只是变革过渡期“临危受命”的帮手,去而复返的王俊才是建业新生活权衡过后最终确定的人选。

上一轮大换防中,王俊离开了建业新生活;三年后王俊重回旧地。而建业新生活新一轮人事变阵或许还未走到尾声。

“辞新迎旧”

4月30日,建业新生活发布人事变动公告,代纪玲女士为投入时间处理建业集团相关的其他工作,宣布辞任建业新生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王俊先生已获董事会委任为首席执行官。同时,郭立圆先生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从2024年9月到2025年4月,代纪玲上任首席执行官刚过半年,建业新生活却在扭亏之后请回了三年前卸任的王俊。

在建业集团内,王俊是外来的新生力量,也是胡葆森装上“第三个轮子”的护法使者;对于建业新生活而言,王俊不仅是带领公司成功上市的第一功臣,更是贯穿曾经与未来的掌舵人。

2018年建业地产中期业绩报告会现场,38岁的王俊坐在胡葆森左手边的位置,首次正式以建业地产执行董事的身份对外亮相。

与大部分跟随胡葆森一同“打天下”的建业老人不同,王俊带着浓厚的金融背景加入建业。

物聊社了解到,在加入建业前,王俊在普华永道、碧桂园、大摩亚洲投资银行部供职,先后担任高级审计师、财务部高级经理及执行董事等职位。在大摩期间,王俊还曾参与了绿城服务、雅生活、红星美凯龙港股上市事宜。

自2018年6月加入建业集团开始,王俊便担任起建业新生活的董事。次年10月,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并调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不难看出,胡葆森挖来王俊的初衷,除了迎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为集团注入新鲜血液,还有为建业新生活拆分上市做准备。

2020年5月,建业新生活乘着物企上市潮的东风登陆港股,王俊依然掌握着建业集团的第三个上市平台的航舵。建业新生活的业绩也在上市后两年的时间内飞速提升,2020年与2021年总收入增速为51.3%、35.6%。

只是,受到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建业集团于2022年陷入流动性危机,与地产关联甚深的建业新生活也走入下坡路,2022年至2023年业绩变动为-12.5%、-9.6%。

为了集团整体发展,建业集团2022年开展一场组织大换防,王俊走下建业新生活首席执行官的位置,由建业集团老将史书山接任。

王俊则回归集团,抬头更新为建业集团董事兼总裁、建业地产执行董事、建业新生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

时间飞速流逝,建业集团的流动性危机在2024年依旧未见好转,建业新生活坎坷独行两年才终于在2024年中期扭转亏损情况,史书山也在实现正面盈利后辞去了CEO一职,由代纪玲接替。

建业新生活的经营状况于2024年步入正轨,在建业集团还未走出困境的情况下,王俊回归物业平台或许也存在及时割席止损、保护集团健康资产向前发展的打算。

新的挑战

史书山交棒代纪玲,代纪玲又将航舵交回给王俊,和掌舵人一同更新的,是建业新生活2024年中期报告中的扭亏,终于在年末落下确认句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建业新生活实现收入29.52亿元,同比上升3.8%,重回正向增长;迎来正面盈利,录得净利润2.38亿元,净利润率为8.1%;股东应占利润也从2023年同期的净亏损5.74亿元转为2.15亿元的盈利。

从业绩分布看,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2.99亿元,同比增加15.4%;社区增值服务收入5.45亿元,同比下降17.3%;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1.09亿元,同比降低43.9%。

建业新生活表示,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将下降主要由于交房数量降低导致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收入下降1.64亿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降低主要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公司主动收缩该板块业务规模导致,其中前介服务收入及案场服务收入下降4170万元。

身处于房地产行业关联较深的物业行业,大多数物企在2024年依然难以规避来自上游行业的影响,再叠加关联方保交楼进度迟缓的现实,建业新生活对地产依赖较强的业务收入下降也是意料之中。

好在占总收入比重77.9%的物业管理服务稳住了增长态势,拉升了建业新生活总体收入增速。该部分增长则得益于公司总在管面积的增加。

截至2024年末,建业新生活总在管面积为1.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3%,增速与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速保持一致增长;合约建筑面积为2.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7%。

在管面积的增加则要看到第三方拓展带来的助益,对于过去依赖关联方项目输送的物企而言,市场化拓展仍是快捷有效的独立发展路径。

建业新生活管理面积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带来的新项目,总在管面积中,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在管面积为1.1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19%;来自关联方的在管面积为78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4%。

第三方拓展项目的补充同时冲淡了建业新生活在管面积中来自关联方的浓度,来自关联方的在管面积比重下降至39.8%。

不过,建业新生活依旧受困于盈利水平下降难题。

扭亏为盈不失为好消息,但建业新生活的扭亏主要建立在年内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减少,该部分减值亏损净额同比下降93.9%至7490万元。

换句话说,建业新生活本身盈利水平并未录得大幅提升,进项保持平稳的状态下,扭亏的契机其实是出项的大幅减少。

实际上,建业新生活的毛利水平依旧处在退步阶段。

本报告期内,其录得总毛利6.41亿元,同比下降15.4%;毛利率为21.7%,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

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毛利收入4.89亿元,毛利率21.3%,分别下降1.41%和3.6个百分点;社区增值服务毛利1.3亿元,毛利率23.9%,分别下降35.64%和6.9个百分点;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2178.6万元,分别下降62.56%和10个百分点。

建业新生活表示,总毛利下降主要由于增值服务毛利下降,而毛利率降低则归咎于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下降。

尽管建业新生活已实现扭亏为盈,营收重回增长,王俊此时接手的经营压力相对小于前两任CEO,但盈利水平提升并非易事。

时隔三年再次握住物业平台的方向盘,王俊又会带领建业新生活驶向何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