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17:18:31
市场全天高开高走迎来节后“开门红”,创业板指领涨,沪指收盘重回3300上方。
盘面上,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大涨,海陆重工等涨停。鸿蒙、算力概念股震荡走强,南天信息等10余股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南山智尚等多股涨停。
截至收盘,沪指涨1.13%,深成指涨1.84%,创业板指涨1.97%。市场热点良性轮动,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668亿。
市场“开门红”!两大板块飙涨
今日,A股市场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全部涨超1%,量能较节前也有提升。从热点方向看,科技风格占据主导,小盘股走势偏强,中证1000涨逾2.5%,中证2000涨逾3%。
其中,可控核聚变概念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正式启动,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BEST装置将在第一代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的基础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引领燃烧等离子物理研究,为中国聚变能的发展做出前瞻性和开创性贡献。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可控核聚变直接市场规模预计达300亿至500亿美元。到2050年,若实现商业化发电,全球聚变能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中信证券表示,近期可控核聚变项目进展迅速,短期实验堆投资推动相关公司业绩增长,中期看好混合堆商业化进展,长期聚变技术将成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建议围绕核聚变产业链关键材料及装置环节进行布局。
另一方面,稀土概念股同样领涨。
消息面上,自中国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稀土金属价格在数周内达到了创纪录的高位,截至5月1日,欧洲镝价已自4月初以来上涨两倍,达到850美元/公斤;铽价从965美元/公斤上涨至3000美元/公斤,累计涨幅超210%。
中泰证券表示,目前稀土价格处于周期底部位置,进口矿纳入管控,供给格局进一步集中,价格中枢有望上移,2025年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量产阶段,若按照远期1亿台人形机器人销量,远期空间约20—4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稀土永磁市场,板块中长期趋势明确。
此外,华为鸿蒙、AI算力、机器人等方向同样表现活跃。整体而言,随着增量资金涌入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增加,科技股成长风格再度占据主导,此后市场的承接动能是观盘核心。分析人士建议,后续仍可留意各热点题材间的轮动性机会。
假期数据五大看点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国内诸多数据表现亮眼,招商证券研报列出了本次五一假期国内数据的五大看点。
①出行:居民国内长途出行意愿高涨。本次五一假期居民长途出行需求大幅增加。4月30日至5月3日,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超11亿,日均人流量为2.82亿,较2019年、2024年同期明显走高。同时期全国迁徙规模指数为1158.69,较2023、2024年分别增长15.60%、21.41%。
②旅游:国内游表现较好,四线及以下城市消费升级意愿明显。与2019年相比,国内游表现好于出境游。出境游方面,路程较近的东亚和东南亚航班占比较高。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从部分地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情况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和消费同比增长均较快。
③电影市场:量价齐跌,一线城市电影消费惨淡,二线城市表现最好。截至5月3日,本次五一假期票房占比最高是二线城市,达到2.26亿,其次是四线城市,达到1.06亿,最少是一线城市,仅有0.86亿。
④消费:“以旧换新”消费动能强劲。促消费政策叠加节假日效应,零售、餐饮消费显著增长。政策补贴下的以旧换新叠加五一消费黄金期,汽车、家电等大件耐用品消费增速可观。
⑤房地产市场:整体来看,一系列五一假期房地产促销举措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楼市信心,假期地产销售面积略好于去年,一线>二线>三线。一线城市居民购房意愿明显修复。
关注A股5月的交易机会
5月第一个交易日,A股如期“开门红”,后续行情会如何演绎?
中信证券认为,5月或是一轮筹码出清后的交易型机会,在这个阶段机构持仓不拥挤,且短期对内需、外需等业绩情形不敏感的主题可能会更加占优。待下半年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步后,到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才是基于基本面逻辑做配置的最佳时间窗口。
预计A股仍然呈现风偏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以低机构持仓的主题为主。关税战下,基本思路还是坚持两个出发点:一是关注特朗普的潜在约束(减税法案、通胀、铁杆选民民调)而不是特朗普的动作;二是坚持交易事实,避免过多交易预期。
5月可以重点关注的新技术和产业题材包括:多模态AI(国产算力、端侧应用等)、AI/AR眼镜(SoC、光波导、MicroLED、碳化硅等)、MCP+AI Agent(港股互联网龙头、软件开发商)、创新药以及可控核聚变。
配置上,除了短期的热点主题轮动,中信证券依然建议聚焦三个不变的大趋势:
①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不会动摇,关注国产算力、端侧AI、创新药等;②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不会动摇,关注铜铝等基础工业品、军工材料、能源基建和通信基建等;③中国势必要走通“双循环”,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是政策的必选项,关注文旅方向上的酒店、景区、OTA,医疗服务方向上的眼科、齿科、中医,以及保险龙头。
中国基金报
2025-05-04
中国基金报
2025-05-04
证券时报网
2025-05-04
证券时报网
2025-05-04
证券时报网
2025-05-04
证券时报网
2025-05-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