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华为、苹果新动作!A股一批上市公司入局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27 22:03:00

(原标题:华为、苹果新动作!A股一批上市公司入局)

2025年,华为、苹果两大巨头再为智能眼镜这一赛道注入“强心剂”,A股一批上市公司也通过产业、资本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入局。

多位产业链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几年内智能眼镜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华为、苹果新动作

近日,华为推出了智能眼镜 2 钛空圆框光学镜。该眼镜具备与普通光学眼镜类似的外形,镜片默认无度数,用户可根据自身屈光度数定制配镜,支持面对面翻译、同声传译及全天候智慧播报,可使用自然语言、手势、头部控制等进行交互,续航达11小时。

这款眼镜可谓是华为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眼镜。

TrendForce集邦科技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星纪魅族XR业务线总经理郭鹏等多位产业链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与此前市场已存在的音频类智能眼镜不同,目前主流的智能眼镜主要指融入了AI大模型能力、具有智能化功能,且可实现多模态交互的眼镜。

以此判断,2019年、2023年华为先后推出的两款智能眼镜,均属于音频类智能眼镜,而新款智能眼镜则更侧重AI大模型赋能下的多模态交互及强大的生成式AI能力,如支持多国语言面对面翻译、同声传译等,属于主流的不带显示的智能眼镜产品。

无独有偶,近日据知名苹果爆料人、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透露,苹果公司CEO库克已将苹果AR眼镜项目列为“头号优先项目”,正全力推动AR眼镜的研发,甚至达到了“对其他事务均不关注”的程度。

“苹果AR眼镜将深度整合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和视觉智能技术,成为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布局。”马克·古尔曼透露出苹果在智能眼镜领域的发展路线为AI+AR路线。

“从市场现有产品品类来看,眼镜将是AI大模型在端侧落地的重要硬件载体之一,因AI/AR眼镜能够融入生活场景的高频次使用。在双手被占用的场景,AI/AR眼镜可通过语音或其他非手部动作与AI交互,操作便利性优势明显。”佳禾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主流智能眼镜不带显示,主要因成本问题,人类70%的信息来自视觉,未来AI眼镜必将搭载视觉显示功能,智能眼镜将统一为AI+AR眼镜,而星纪魅族等公司已推出集成光波导方案的轻AR+AI眼镜。”邱宇彬说。

上市公司多路径抢滩

2023年9月,Meta和雷朋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Ray-Ban爆火,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首次突破200万副大关,出货量同比增长210%,主要受Ray-Ban Meta智能眼镜强劲需求推动。

IDC指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预计出货1205万副,同比增长18.3%。Wellsenn XR预测,2025年无显示AI眼镜正式开始走向大规模增长,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2035年,AI+AR智能眼镜最终将实现传统智能眼镜的替代,渗透率达70%,成为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和终端。

为抢抓智能眼镜市场发展机遇,上市公司纷纷通过产业合作、资本合作、主体公司更名等方式加入赛道。

领益智造深耕XR(AR、VR、MR的统称)产业多年,为全球XR领域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解决方案、充电器等核心零组件和技术。

“在AR眼镜方面,公司是XREAL长期战略伙伴,承接了其Air AR眼镜的整机组装、注塑结构件和声学件制造。AI设备与传统智能终端相比,对芯片、存储、散热、电池、充电等硬件的性能要求更高。”领益智造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蓝思科技在智能眼镜领域的布局,则已从产业合作深入至资本合作层面。今年2月,蓝思科技宣布与杭州灵伴科技(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蓝思科技作为Rokid AI眼镜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实现全链条覆盖,将助力杭州灵伴科技突破产能瓶颈,加速产品规模化交付。同时,为实现在战略层面的协同,双方已在资本层面开展合作,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股权投资、合作基金等。

公开资料显示,立讯精密独家代工苹果Vision Pro头显,且是星纪魅族AR智能眼镜生产企业。

“AI眼镜公司也有布局,任何一个消费电子产品拆解出来,就是声、光、电、热、磁、散热、结构件、模组、系统、组装,这些底层能力和工艺制程的开发能力公司都已具备,所以要进入一个新的产业或孵化落地制造新产品,并不会太难,这也是智能制造大平台的优势之一。”立讯精密方面对记者表示。

有类似行动的公司不在少数,包括水晶光电、亿道信息、天健股份、麦捷科技、卓胜微、宇瞳光学、虹软科技等。而从入局方式来看,它们切入智能眼镜普遍为将原消费电子领域的业务、产品、技术进行平移。

“过去我们做过光机的代工,现在在光机元器件上也有产品布局,另外,手机上有大量和2D、3D摄像传感有关的元器件,这些我们都会坚定地平移到AR眼镜上,AR是公司第三成长曲线,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投入。”水晶光电相关负责人说。

为大力发展智能眼镜相关业务,佳禾智能近日还将旗下子公司佳禾贸易更名为佳禾元启。“近两年公司持续加大在AI/AR眼镜方向的投入,产品正逐步由智能音频眼镜向更高端的AI/AR眼镜升级,前期已经完成INMO GO的生产出货,目前在为影目科技生产该系列的迭代产品INMO GO2;为深圳仙瞬科技生产带有Digiwindow技术的眼镜产品。此次子公司更名是公司更加聚焦AI、AR领域的战略性举措,未来佳禾元启将深耕智能硬件研发与技术创新。”

产业链新动能

过去几年,智能手机市场持续缩量前行,生成式AI、智能汽车相关业务成为消费电子产业链业绩增长驱动力,如今,随着智能眼镜的快速发展,未来产业链再添增长新动能。

蓝思科技加大了AI眼镜等领域的前沿研发,2024年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增长12.39%,该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外观件、结构件、光学镜片等部件在多款高端AI眼镜和头显产品上实现了应用。

歌尔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积极推动AI智能眼镜等新兴智能硬件业务的发展,公司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产品销量同比显著增长,智能无线耳机、智能可穿戴产品业务整体保持良性成长,相关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均有所改善。

展望未来,业界普遍认为,智能眼镜未来几年将迎来快速发展,产业链将整体受益。

歌尔股份高层表示,相较于AR增强现实产品,AI智能眼镜产品更聚焦于AI智能助理场景,产品定义更加简洁,技术方案更加成熟。其中,以智能语音交互和拍摄识图等为主要功能点的AI智能眼镜产品,已经具备可观的全球市场规模,并且有望在未来三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AI智能眼镜价格已经和普通眼镜产品价格出现重合,智能眼镜性价比进一步凸显,AI眼镜具备的初步AI功能已经被消费者接受,未来随着大模型持续迭代优化,AI眼镜的人机交互也会愈加成熟。按照2024年各品牌发布新产品的时间线,预计2025年多品牌将会陆续推出AI眼镜产品,包括ODM厂商在内的眼镜供应链企业都将受益于AI眼镜产品。”佳禾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虹软科技高管等多位业内人士则认为,当前智能眼镜在佩戴舒适度、重量、续航等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行业正在挑战中加速前行。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