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财经
2025-04-25 13:28:26
(原标题:众捷汽车登陆创业板:创新驱动,开启热管理全球化新征程)
时隔近三年,从江苏苏州冲出来的这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终于IPO。
2022年6月,$N众捷(SZ301560)$众捷汽车(301560.SZ)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创业板上市;2023年5月,公司顺利过会;2025年2月,提交注册;同月,注册生效。
尽管历经了很长时间,但俗话说得好“好饭不怕晚,良缘不怕迟”,众捷汽车这家公司,会给广大投资人带来怎样的回报?
深耕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
成长性非常出色
众捷汽车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为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涵盖空调热交换器及管路系统、油冷器、热泵系统、电池冷却器)、汽车发动机系统以及模具等产品。
具体来说,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占公司总营收的9成左右。其中,空调热交换器及管路系统占比在6成以上。
产品型号方面,众捷汽车已经积累起了丰富、专业的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验。截至目前,共拥有2000余种型号零部件产品,年出货量达1亿余件,公司被评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业绩方面,众捷汽车非常出色。
2019年至2023年,众捷汽车营业收入分别为3.64亿元、4.43亿元、5.93亿元、7.13亿元和8.22亿元,保持逐年上涨,年复合增长率22.6%;同期归母净利润从5060.27万元增长至8255.2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13%。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9538.66万元,同比增长15.55%;2025年上半年,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600万元至5000万元,增长上限为9.08%。
显然,显示出了很好的成长性。
可能有人担心,等到上市之后,公司经营业绩会不会变脸?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技术、产品、客户以及市场前景说起。
锚定新能源赛道
先说技术优势。
截至2024年9月底,众捷汽车共拥有22项发明专利、9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8项软件著作权,另有一项发明专利已取得授权通知书,形成并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柔性生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设计类创新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技术。其中,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9成以上。
研发投入方面,2019年至2023年,众捷汽车的研发费用从1753.65万元增长至3627.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4.4%以上。
这么说吧,众捷汽车采取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并结合客户订单需求的自主研发模式,具有强大的协同开发设计能力,注重技术的积累和创新,并广泛应用于公司产品的研发生产中。
再说客户优势。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众捷汽车的业务覆盖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客户包括马勒、摩丁、翰昂、马瑞利、康帝康克等知名大型跨国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可能大家对这些名字并不是很了解。这么说吧,这些都是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顶级巨头,离开了他们,车企们连车都造不出来。
也正因为背靠这种强大的客户优势,让众捷汽车打入了BBA、特斯拉、雷诺、福特、本田、丰田、日产、现代以及保时捷、法拉利、玛莎拉蒂等20多个国际知名车企品牌的供应链。
国内车企方面。众捷汽车目前已经与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国内头部车企建立了直接业务合作关系。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公司对比亚迪的收入快速增长至1363万元;截至2024年底,对比亚迪在手项目定点函预计达到8048万元。
对众捷汽车来说,左手是以BBA为代表的全球传统车企,右手是以比亚迪、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助力业绩腾飞。
重点说说新能源车市场。
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是1723万辆,渗透率为18.8%,渗透率逐年提高。跟传统燃油车比,新能源车不仅新增了电池热管理系统,而且还带来了更大的零部件替换需求,从而大幅提高了热管理系统的天花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或超过1000亿元,全球市场更是达到了3000亿元。
显然,就众捷汽车目前的收入体量来说,未来是星辰和大海。
事实上,公司正在大力开拓新能源车市场。
2019年-2024年,众捷汽车来自新能源车零部件产品形成的收入占比,从11.11%提高到了37.4%。注意,是逐年提高。
其中,在2024年新开发的新产品中,新能源车零部件占比约65%。
全球市场难以脱钩
靠竞争赢得未来
可能有人担心,众捷汽车境外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接近8成,会不会遭遇贸易政策风险?
谈谈我们的看法。
首先,根据历史客户的协商情况来看,加征的关税全部由进口方承担;其次,转口贸易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贸易冲突。
如果关税进一步增加的话,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脱钩成本”。
由于全球知名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格认证标准,且认证周期很长,一旦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通常会比较稳定,不会轻易更换。简单来说,“脱钩”不仅经济上不可行,操作层面也不可行。
我们认为,大家还是要相信全球化分工。对企业来说,靠着技术研发和精密制造、产品质量优势,以及快速的响应能力和成本优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上,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
近日,根据媒体报道,特朗普突然改口称或大幅降低对中国关税;与此同时,还传出特朗普正在考虑豁免汽车制造商的部分关税,包括汽车零部件的部分关税。
所以,只要企业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只要护城河足够的深,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全球贸易中,赢得未来。
最后说一句,根据招股说明书,众捷汽车拟募资4.2亿元,其中2.85亿元用于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及扩产项目。我们认为,众捷汽车依托核心竞争能力,在新能源车尤其是智能车的浪潮下,大有可为,公司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龙头企业。
看财经
2025-04-25
看财经
2025-04-25
看财经
2025-04-25
国际金融报
2025-04-25
看财经
2025-04-24
看财经
2025-04-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