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

光储企业回购潮!2个月内37家出手 通威、阿特斯、天合斥资“护盘”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04-15 20:47:45

(原标题:光储企业回购潮!2个月内37家出手 通威、阿特斯、天合斥资“护盘”)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冲击与行业业绩分化的压力,光储行业上市公司正以“真金白银”的回购传递发展信心。

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以来,37家光储上市公司发布61条股票回购相关进展,其中3家公司股东提议回购,19家披露回购实施进展。

截至最新公告日,通威股份(600438.SH)已回购20.08亿元,天合光能(688599.SH)已回购2.38亿元,阿特斯(688472.SH)已回购1.54亿元,预计回购5亿元~10亿元。

3月以来光储企业密集回购

4月14日,国电南瑞(600406.SH)、珠海冠宇(688772.SH)、禾望电气(603063.SH)等多家上市光储企业再度披露回购方案。

其中,国电南瑞公告称,公司计划以不超过34.13元/股的价格,用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珠海冠宇计划回购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的公司股份。

2024年,光储上市公司业绩股价双双承压,回购成为“护盘”重要手段。

据时代周报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光储行业共有8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其中58家上市公司正式发布了2024年年报。总体来看,有多达46家企业出现亏损,占比高达53.49%。这些企业的净利润亏损下限累计达到484.07亿元。经统计,亏损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12家。

诸如阿特斯、上能电气(300827)等企业已明确表示将回购股份,以激励核心人才,积极应对技术竞争。上能电气宣布,将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6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7,200万元(含)。此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此外,正泰电器(601877.SH)控股股东正泰集团提议,公司将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部分A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7亿元且不超过5.4亿元;太阳能(000591.SZ)董事长张会学提议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含)且不高于人民币2亿元(含);阳光电源(300274.SZ)首次启动3亿-6亿元回购计划,回购价不超过100元 / 股。

从已完成回购来看,截至2025年4月10日,露笑科技(002617.SZ)回购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毕,已累计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2.50亿元。

海外产能释放能否抵消关税影响?

2024年,光储行业正经历着“内卷”的阵痛,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光伏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致使部分企业盈利承压。与此同时,储能电芯价格也遭遇“腰斩”,价格战愈演愈烈,成交价屡屡跌破成本线。

具体到企业层面,TCL 中环(002129.SZ)及隆基绿能(601012.SH)亏损较为严重,两家企业的净利润下限均达到80多亿元的亏损规模,其中,TCL 中环2024年预计亏损82亿元-89亿元;隆基绿能预计亏损82亿元-88亿元。

在此背景下,海外市场成为突围关键,美国市场方面,根据 SEIA(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与 Wood Mackenzie 联合发布的《2024年美国太阳能市场回顾报告》,2024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0GW,同比增长21%,创下历史新高。

另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4月10日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5》,2024 年美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达到31.2GWh,同比增长 20%,超越欧洲,重回全球新增装机规模第二位置。

方正电新首席分析师郭彦辰在研报中表示:“美国光储产业目前供给仍然不足,产能增长相对缓慢,尤其考虑到有效产能和实际开工表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依赖部分进口来补充市场缺口。”

在中东市场,沙特、阿联酋等国光伏招标规模激增,根据中东光伏产业协会(MESIA)发布的《2024年光伏展望报告》预计,中东和北非地区2024年安装的光伏系统装机容量达到40GW,到2030年将达到180GW。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已在中东建立供应链优势。

不过,近期储能电池受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出口利润承压。交银国际的观点认为,关税提升后,短期内储能电池受影响较大。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美国金额为153.15亿美元,占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5%,其中储能电池为主要出口美国的产品。预计短期内中国储能企业及美国本土终端企业共同承担关税,储能电池的收益会受到一定影响。

InfoLink 储能分析师张国咪此前也告诉时代周报,若新关税政策持续提高储能锂电池的关税,储能锂电池主要生产国的产品出口利润将可能随之减少,市场竞争力下降。面对这一情况,出口国相关企业将通过技术升级、供应链优化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为有效规避高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可能还会加快海外建厂的步伐 。

值得一提的是,4月15日,“行业风向标”宁德时代 (300750.SZ)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实现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2.85%。券商研报分析其受关税影响较小。

“长期来看,中国电池企业海外布局稳步推进,在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均有产能布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均已通过技术授权的模式与美国企业开展合作,随着海外产能的释放,后续关税影响有望逐渐减少。”交银国际表示。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