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含茅量”最高的银行,为何业绩变脸?

来源:子弹财经

2025-02-23 16:46:25

(原标题:“含茅量”最高的银行,为何业绩变脸?)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邢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被称为“含茅量”最高的银行——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银行)高层一系列动向备受业界关注。

2月21日,贵州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行长许安被依法决定逮捕。而在月初,该行首位女行长吴帆、“工行系”副行长李健正式走马上任。

作为知名酒企茅台集团持股12%、贵州省唯一的省级法人银行,贵州银行在区域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近年来,贵州银行业绩下滑及公司内部治理等面临挑战,在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行能否在多重挑战中逆风翻盘?

1、女行长正式履职,能否止住高层动荡?

2月7日,贵州金融监管局发布一则关于贵州银行高管的批复,核准吴帆贵州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

(图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吴帆出身建设银行,拥有丰富的银行业经验。她曾在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工作超过20年,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后加入贵州银行,迄今已有10余年。

贵州银行公布的履历显示,吴帆曾在建行贵州分行工作多年,吴帆历任建行贵州省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建行贵州省分行贵阳城北支行行长。

2013年,吴帆离开建行加入贵州银行,历任贵州银行市场总监、行行长助理、副行长、监事长(正行长级)。

2024年3月,吴帆获任贵州银行党委副书记,提名为执行董事候选人。2024年10月,贵州银行公告称,董事会决定聘任吴帆为行长。

值得关注的是,吴帆是贵州银行的首任女行长。在吴帆正式履职前,该行行长一职空缺长达10个月之久。

而巧合的是,新行长走马上任之际,贵州银行原行长许安的消息也引发业界关注。

2月8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信息显示,贵州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行长许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许安还被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损公肥私;“靠金融吃金融”,大搞权钱交易等。

(图 / 贵州省纪委监委官网)

2月21日,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许安涉嫌受贿、贪污、洗钱一案,分别由贵州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侦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自贵州银行成立当年,许安就加入了这家省级地方法人银行,任党委委员、副行长,并于2018年4月出任该行行长。截至2024年3月辞任,许安就任贵州银行行长一职长达6年。

彼时,贵州银行公告称其离任是“由于工作安排原因”。但就在许安辞职后两个月,2024年5月22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披露,许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事实上,近年来贵州银行管理层动荡频繁,包括董事长、行长级别在内的多位高管“落马”。

2023年10月,贵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3年12月,贵州银行村镇银行管理部原总经理李国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4年2月2日,贵州银行原首席专家王向东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结合贵州银行2024年中期报告,贵州银行当前高管称呈现“一正四副”,四名副行长分别为:胡良品、安鹏、覃伟、李健。

(图 / 贵州银行2024年中报)

2025年2月7日,监管同时核准李健副行长的任职资格。李健出身于工行系统,曾任工行贵州铜仁分行行长。2024年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发布消息,经贵州省政府同意,推荐李健为贵州银行副行长人选。

如今,摆在新任领导班子面前的会是怎样的难题?

2、“含茅量”最高,业绩却失速

在贵州银行的诸多身份之中,“含茅量最高的银行”尤为显著。这一标签是由于贵州银行背靠中国龙头酒企——贵州茅台集团。

茅台集团与贵州银行的结缘,是从其重组前的遵义银行开始的。

官网显示,贵州银行成立于2012年,是由原遵义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和安顺市商业银行三家城商行合并重组设立。

创建于2001年的遵义市商业银行,诞生伊始便吸引了同在遵义市的贵州茅台入股。2012年三家银行合并重组后的,贵州茅台持股贵州银行7%左右。

此后,经多次增资扩股,茅台集团凭借12%的持股,坐稳了贵州银行二股东宝座。重要的是,茅台集团不仅是贵州银行的股东,也是其大客户。

根据茅台集团此前发布的2024年中报,其中披露“公司在贵州银行的期末存款余额为2680132.54万元”,这意味着,茅台集团一家公司在贵州银行的存款金额就高达268.01亿元。

(图 / 茅台集团2024年中报)

而贵州银行中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公司类存款余额总共有1733.46亿元。以此计算,茅台集团一家的存款余额,就占到贵州银行全部公司存款总额的15.46%。

(图 / 贵州银行2024年中报)

背靠贵州茅台这棵大树,贵州银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在服务于贵州整体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蜕变。

2019年,贵州银行成功登陆港股,实现在资本市场的华丽一跃。

自上市以来,贵州银行资产总额持续增长。2021年贵州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截至2024年6月末,贵州银行资产总额5884.41亿元。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贵州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2.48亿元、117.37亿元及119.9亿元,实现净利润36.71亿元、37.06亿元及38.29亿元。

但在2023年,贵州银行业绩却迎来“大变脸”。

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贵州银行营收净利“双降”,当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13.45亿元,同比下降5.38%,净利润分别36.53亿元,同比下降4.6%。

贵州银行表示,为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该行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经营效益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进入2024年,贵州银行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其业绩仍未回升。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贵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9.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3亿元,降幅7.2%;净利润21.2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84亿元,降幅3.8%。

从营收方面看,2024年上半年,贵州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3.43亿元,同比下降13.77%。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6亿元,同比上升2.43%。该行投资净收益8.87亿元,同比增长76.58%,对冲了部分营业收入下降幅度。

业绩失速,资本市场也用脚投票。

头顶“茅台”光环,贵州银行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但随着业绩的下滑,该行股价也持续走低。自2021年7月达到2.728港元/股的最高点后,便未再现高光。

(图 / 东方财富网)

2023年后,贵州银行股价更是一路震荡下行。截至2月23日,该行股价收于1.03港元/股,总市值为150.26亿港元。

3、不良改善,房地产业仍是痛点

与股价、业绩走低相对应,近年来贵州银行资产质量同样承压。

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贵州银行不良一升一降。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57.57亿元,较年初增加1.89亿元;不良贷款率1.65%,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90.57%,较年初增加2.86个百分点。

事实上,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贵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1.29亿元、24.56亿元及28.80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8%、1.15%及1.15%。

自2022年,贵州银行不良开始出现双升。2022年、2023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3.22亿元、55.68亿元,不良贷款率分1.47%、1.68%。

拨备覆盖率是衡量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于评估银行是否具备足够的拨备来应对潜在的贷款损失。历年年报数据显示,贵州银行近年来拨备覆盖率明显下降。2021年至2023年拨备覆盖率426.41%、351.21%及287.71%

分行业来看,贵州银行资产质量承受的压力,主要是来自房地产业。

2022年,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大幅飙升。

历年年报数据来看,贵州银行2020年至2023年对公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10%、0.83%、20.21%及40.39%。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贵州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占比并不高,且自2023年开始持续压降。

截至2023年年末,其房地产贷款余额为75.4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61亿元,降幅超过26%,占该行贷款总额的比例由上年末的3.48%下降至2.27%。

但问题在于,该行房地产业产生的不良贷款余额过高。2023年,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高达30.46亿元,占所有不良贷款总额的54.71%。

天眼查显示,贵州银行涉及的司法诉讼案件自2021年起明显增加,仅2025年就有11起。纠纷对象前十中,涉及多家房地产公司,其中包括恒大、中天城投等。

(图 / 天眼查)

2024年以来,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终于有所改善。

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20.63亿元,较年初下降 9.83亿元。贵州银行在2024年中报中称,贵州银行持续加大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2024年1–6月,该行无新增房地产业不良贷款。

但由于该行将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纳入不良管理,且房地产业贷款总额规模小,导致房地产业不良率较高。截至2024年6月末,贵州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虽大幅下降11.85%,但仍高达28.54%。

整体来看,贵州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大作战”仍在持续。接下来该行能否持续改善信贷资产质量,提升业绩及内部治理水平?「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