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23 20:11:18
(原标题: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火线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部署,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部署了三十项重点工作,第四项是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其中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文件进一步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在这之前,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有相关部署,会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近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2025年第4期《求是》上撰文指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利器所在。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韩俊强调,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整体上处于从研发跟踪、技术追赶、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清醒认识到农业科技国际竞争新形势,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塑造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需要加快发展以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重点,塑造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高强指出,具体而言,塑造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重点,打通束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通过建设农业人才高地、农业创新高地、农业产业高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激励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体制机制。
高强谈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塑造新型生产关系要有历史耐心,要遵循“试点试验—合法性认可—制度化扩散”的实践逻辑,兼顾各地、各领域的改革基础和发展需求,探索有针对性、原创性、差异化的试点路径,及时总结可复制推广的成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释放改革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根据规律,创新主要是在市场力量引导下推动科技要素集聚。那么在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过程中,政府需要明确如何协同以及怎么发挥作用的问题,在落实过程中需要谨慎和稳妥推进。另外,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也要进一步明确国家资本、社会资本等各类资本应该介入的环节,更好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3
观点
2025-02-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