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09 07:49:59
(原标题:观酒周报|茅台舍得水井坊金徽披露回购进展;洋河今世缘控货;帝亚吉欧保乐力加人头马嘉士伯披露最新业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综合报道
蛇年春节假期已收尾。从春晚上各大名酒集体亮相,到春节期间动销回暖,再到节后酒企集体披露回购方案,酒业在春节旺季一如既往保持了高热度。
从券商调研来看,普遍认为春节酒水动销表现正常,并无超预期表现,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白酒分化明显。多家国际酒企的最新业绩也证明,中国市场要恢复增长还有待观察。
酒企集体披露回购进展:茅台已出资10亿元回购
2月6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1月已累计耗资近10亿元回购68.51万股公司股份。公告显示,贵州茅台于今年1月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68.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545%,购买的最高价为1507.41元/股、最低价为1436.48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接近1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金徽酒披露的公告显示,截至1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042.68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555%,购买的最高价为20.94元/股、最低价为15.49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约1.93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舍得酒业2月5日公告,今年1月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372985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1%,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55.46元/股,最低价为53.63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2030.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累计回购4973.3万元。
水井坊2月5日公告,去年3月5日首次实施回购,截至2025年1月 31日已累计回购股份286.24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59%,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25亿元(不含交易手续费)。
洋河海之蓝停货、梦之蓝M6+控货 今世缘国缘四开、对开停货
今世缘2月1日春节假期期间发布通知,称即日起暂停接收42度500ml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
洋河2月6日发布两份通知,称2025年洋河股份将推出第七代海之蓝,率先在江苏省内上市,决定即日起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即日起,洋河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
这是此前五粮液、珍酒、李渡等控货后,又有知名白酒在春节旺季宣布控货。
酒企新年第一会透露开年表现
2月5日,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召开2025年收心会。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表示,今年首月稳步开局,五粮液各项重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当前时势利好,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利好实体企业;产业政策加码发力,持续利好产业发展;白酒行业调整前行,持续利好头部企业。要正确认识经济形势、行业趋势,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对接用好政策、抢抓发展机遇。
古井贡酒2月5日举行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春季开酿仪式,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表示,2025年是古井的作风建设管理年,要转变作风,强化管理,全力营销,战胜困难,确保年度目标实现和稳健发展。
2月7日,习酒集团领导班子节后走访慰问各单位员工,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汪地强在慰问中透露,2025年习酒延续了发展态势,特别是“春节档”动销、开瓶两旺,实现了“开门顺”“开门稳”。
名酒再次集体登上春晚舞台
根据官方数据,2025蛇年春晚创下了近12年来的收视新高,多家白酒再次集体亮相春晚舞台。
其中,五粮液继续成为春晚“和美好礼”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与央视频联手送出超10万份、总价值上亿元的“和美好礼”,并且再次与刘谦携手,通过魔术来进行品牌露出。
古井贡酒今年签约《春节联欢晚会》独家特约项目,并且在小品节目中植入品牌元素,这是古井贡酒自2016年首次赞助春晚以来,第十年出现在春晚舞台。
郎酒红花郎今年再次与春晚合作,成为2025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巳巳如意 神采飞扬”官方合作品牌,继续占领主持人播报背景板,标志还被挂在了小品中西湖游船的灯笼上,见证白娘子和许仙相会。
洋河梦之蓝则第五次拿下央视春晚零点报时冠名权,同时洋河海之蓝也在小品中亮相。2020年至今,洋河梦之蓝已经连续五年冠名春晚零点报时冠名权。
汾酒去年亿级市场增加至38个
1月28日汾酒发布2025新春贺词提到,2024年公司亿元以上市场达到38个,经销商数量与其营收规模均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汾酒同时表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跃居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前三,产品销售覆盖全国以及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原粮基地总规模超130万亩以上,接待游客数量达21万余人次,线上直播平台总观看人次达430余万次。
帝亚吉欧中期报告:销售额、利润下滑 大中华区严重下滑
帝亚吉欧上周公布了2025财年上半年业绩,半年净销售额109.01亿美元(约人民币793.22亿元),同比下降0.6%;税前利润28亿美元(约人民币203.74亿元),同比下降1.2%;营业利润31.55亿美元(约人民币229.58亿元),同比下降4.9%。
整体来看,帝亚吉欧全球市场整体稳定,但亚太地区成为唯一下滑区域,大中华区量增额减。帝亚吉欧旗下核心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如苏格登量额均两位数下滑,严重影响了大中华区业绩。
此外,帝亚吉欧已敲定将其委内瑞拉朗姆酒品牌Cacique出售给西班牙烈酒商Bardinet。
保乐力加全年销售额预期转为下滑 中美两大市场面临挑战
第二大烈酒及葡萄酒集体保乐力上周也公布了上半财年业绩,25财年上半财年销售额为61.76亿欧元,有机下滑4%、呈报口径下滑6%,汇率波动造成了1.77亿欧元调减。
分区域来看,美洲市场上半财年销售额下滑4%,亚洲及其他市场下滑5%,欧洲市场下滑2%,全球旅游零售渠道下滑9%。保乐力加称,当前美国和中国的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决定更新了对2025财年全年业绩的预期,调整为净销售额预计会出现低个位数下滑,此前预计增长4%到7%。
LVMH酒水业务呈报收入出现两位数下滑 拖累集团总利润
LVMH春节期间公布了2024年年报,其葡萄酒与烈酒业务2024年收入为58.62亿欧元,销售额再度下滑,有机收入降幅达8%,呈报收入则减少了11%。
从报告来看,烈酒市场表现尤为疲软,有机收入大跌14%,而“葡萄酒和香槟”板块的销量也轻微下滑3%。同时整个酒水业务板块2024年的经常性业务利润降幅最大,从21.09亿欧元减少至13.56亿欧元,下滑幅度达36%。
LVMH指出,汇率波动对葡萄酒与烈酒业务的利润造成了重大影响,拖累了集团2024年的总利润。此外,香槟与干邑需求的“后疫情正常化”也是销量下滑的关键因素,中国市场因反倾销调查持续面临挑。
嘉士伯集团去年收入、利润保持增长 重庆啤酒跑赢大盘
嘉士伯集团2月6日披露2024财年业绩,期内有机收入750.11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757亿元),增长1.9%;营业利润114.11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15亿元),增长2.8%。
全年有机销量增长0.4%。分市场来看,西欧市场下降 1.1%,亚洲下降1%,中欧、东欧和印度增长4%,有机收入增长2.4%至750.11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761亿元),有机营业利润增长6.0%,毛利率提高120个基点至45.8%。展望2025年,嘉士伯集团预计全年有机营业利润增长1%~5%。
作为嘉士伯在中国的运营平台,重庆啤酒2月6日也披露了业绩快报,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6.45亿元,同比减少1.15%;归母净利润12.45亿元,同比减少6.84%。嘉士伯集团指出,其在中国的份额依旧在提升之中,销量表现也好于中国啤酒市场的平均水平。
重庆啤酒公告指出,受啤酒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公司营业总收入有所下降,积极开拓非现饮渠道并提升罐化率,以应对市场竞争,并特别提到尽管整体销量下滑0.75%,但全年高端啤酒销量占比有所提升。
古井集团2024年营收增长15%
1月26日上午,市委书记杜延安带队到访古井集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关于2024年工作和2025年发展规划的汇报。古井集团透露,2024年古井集团实现总产值256.8亿元,营业收入248.2亿元、增长15%,上缴税收85.3亿元、增长23.7%,净利润57.4亿元、增长13.5%。
剑南春2024年营收增长3.74%
剑南春1月28日发布新春贺词透露,2024年剑南春实现全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11%,营收同比增长3.74%。
汾阳规划146亿元白酒项目
汾阳市融媒体中心发文称,今后一段时期,汾阳市将持续加大在白酒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上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谋划实施总投资146亿元的白酒生产及产业链延伸项目。
国金证券:春节动销符合预期 头部大单品批价表现平稳
国际证券发布春节调研报告,称白酒板块春节动销符合预期,环比2024年中秋有所改善,整体动销略受环境扰动,局部区域、价位、品牌有结构性优势。
结构性优势根源为品牌势能(如汾酒)、区位优势(如四川、安徽区域反馈占优)、需求场景优势(如大众宴席)。
今年春节可圈可点的还有头部流通大单品的批价表现,即飞天茅台与第八代五粮液。春节前后飞天茅台批价平稳,稳健性表现不错;五粮液自25年初以来针对普五渠道梳理管控的营销政策密集出台,普五批价应声回升。
中金研报:跨越周期要主业求新
中金发布研报称,1990年后日本酒行业的发展经验对中国酒业应对需求结构变化及渠道信心疲软的挑战具有参考价值。日本酒业发展已较成熟,龙头酒企朝日和麒麟成功跨越1990年后的量价承压周期,其中朝日股价累计涨幅达270%(1992年至2024年),主业求新、品类趋繁和空间谋大是日本酒企成功平稳跨越周期的三条启示。
斑马消费
2025-02-09
中国网财经
2025-02-09
中国网财经
2025-02-09
中国网财经
2025-02-09
观点
2025-02-0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