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08 19:15:42
(原标题:东盟观察丨2024年中新ETF规模达6亿新元,2025年中国债券ETF料获可观收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中新互联互通ETF资产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和新加坡ETF互通落地已两年有余。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新交所方面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23日,中新ETF互联互通下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合计约6亿新元,远高于2023年的1.6亿新元。其中包括5只投资中国 A 股市场的北向 ETF,以及2只投资在新交所上市 ETF的南向ETF。
今年1月,招商基金旗下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发行。据悉,新兴亚洲ETF是一只沪新互挂ETF,通过投资境外标的ETF(利安-招商新兴亚洲精选指数ETF)跟踪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投向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四个具有亚洲新兴国家代表性的企业。新交所方面称,该沪新互挂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工具,用于挖掘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通过新交所投资的中国债券表现优于全球主要同类债券。市场认为,之后中国会有更多货币宽松政策出台刺激经济增长。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底,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可能降至1.5%至1.6%的低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债券ETF将斩获可观的收益。
同时,新交所ETF继续保持火热。截至2024年12月,在新加坡交易所(SGX)上市的47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和杠杆及反向产品(L&I Products),资产管理规模(AUM)达130 亿新元。受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黄金和固定收益类产品驱动,2024 年新交所ETF成交额同比增长31%。
其中的亮点是,2024年第四季度,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PDR 黄金ETF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增至18亿新元,这也是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受益于亚洲各交易所中最长的交易时长,它也是2024年交易最为活跃的ETF,日均成交额达310万新元。随着黄金价格日益走高,再加之黄金公认的避险资产和有效通胀对冲工具属性,流入黄金市场的资金可能会得到支撑。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路易丝·斯特里特预计,2025年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黄金ETF投资需求也将成为重要力量。
新加坡交易所中国区主席、董事总经理陈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新交所挂牌的ETF资产管理和交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24年12月末,中新互联互通挂牌的7只ETF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6.2亿新元,而在11月这个数据还是4.3亿新元,可见发展势头非常迅速。
陈庆表示,无论是北向还是南向的ETF,在资产管理规模和交易量上都有快速增长,“推动ETF交易额和资产规模跃升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首先,ETF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其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且随着市场对被动投资的关注度提高,ETF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其次,通过中新ETF互通的渠道,不同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参与到对方市场,这也体现了投资人对对方市场的信心和对产品的兴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读数一帜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智通财经
2025-02-08
子弹财经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