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群智咨询: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终迎回暖 出货同比增长约达7%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2-08 17:13:34

(原标题:群智咨询: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终迎回暖 出货同比增长约达7%)

智通财经APP获悉,群智咨询发文称,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终迎回暖,出货同比增长约达7%。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显著复苏。高端市场需求保持显著韧性,在疫情期间购买手机的大众市场需求,也大多进入新一轮换机周期。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约为11.8亿部,同比增长约为6.8%,连续两年负增长后,首次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市场信心有望延续。

竞争格局方面,2024年全球TOP3格局基本稳定,国内非苹阵营活跃,苹果在华碰壁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竞争阵营,TOP3 依旧被三星、苹果、小米包揽,三星、苹果的榜首之争预计在2025年会更加激烈。

排名第一的是三星(Samsung),2024年全球出货约为2.2亿部,同比下降1%,主要是2024年中低端手机市场面临比较大的竞争压力。2024年,国内品牌厂商加大对海外新兴市场的进军,高举5G性价比旗帜,导致三星A系列市场需求增长较为一般。作为AI体验的坚挺者,预计2025年,三星将会继续深化AI技术在手机的应用,推动高端旗舰手机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体验。不过,三星亦需优化产品组合,如何提升中低端产品的竞争力,应对国内厂商在新兴市场的快速进军,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排名第二的是苹果(Apple),2024年全球出货为2.2亿部,同比略微跌。硬件创新乏力,是iPhone系列近几年饱受话题的争议点。不过,品牌高端基调的延续,以及品牌长期在高端市场的深耕,高端竞争力依旧显著。从全球出货来看,2024年iPhone全球出货与三星差距逐渐缩小,市场份额相差0.5%。预计2025年,三星、苹果全球格局竞争将更为激烈,三星2025年若整体为巩固利润诉求策略而放缓对出货量追求,全球出货榜首位置或将易主。

国内市场表现亮眼主要在非苹阵营。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4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约为2.8亿部,同比增长4.7%。TOP1-4排位均由国内品牌厂商包揽,苹果面临国内厂商的旗舰压力将日益显著。

vivo2024年国内出货凭借约4910万部的成绩拿下第一,同比增长6.7%。除了2024年机海战术,X系列高端化、差异化布局在X100S系列上成效显著;其次,iQOO子品牌是2024年所有子品牌中表现最亮眼的角色,以性能、电池、性价比标榜的产品卖点,获取国内不少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

华为(Huawei)以约4540万部、市场份额16.1%的成绩拿下第二。从麒麟芯片到鸿蒙操作系统,华为2024年Nova系列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渠道铺设、以及高端部分技术的下放,推动Nova系列在国内市场保有强大的竞争力。不过预计2025年,华为整体国内表现仍有承压,原因在于华为回归后,在自研技术多项加持下,品牌声势高涨,实际用户体验能否相匹配延续,是华为2025年面临压力之一。

排名第三到第五的分别是OPPO、荣耀(Honor)、苹果。品牌市场份额分别在15.3%范围浮动,差距甚小,反映品牌竞争白热化加剧。尽管苹果在AI领域有所布局,但面临2024年国内品牌厂商高端AI的百花齐放,苹果AI上线国内iPhone最快仍要等到2025年上半年,布局规划上不免让人觉得力不从心。对于2025年,国补政策打响的第一枪是将6000元以上价位的产品排除在外,苹果国内出货无疑会受到影响。预计2025年,苹果在国内也将继续面临出货量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AI上线面临国家监管等多重挑战。

后市展望,2025年手机需求增长持续,换机结构性需求增长将更为显著

展望2025年,换机需求涌动,各品牌高端化策略、质价比策略将会推动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结构性增长。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2.3亿部,同比增长4.0%,对于国内市场,随着全国各地手机国补的实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3.0亿部,同比增长约为4.9%。

群智咨询认为,时态趋稳的成长基调下,品牌厂商如何争夺量与利效应的最大化,预计是2025年各家需面临的关键话题。2025年,预计叠加AI科技周期、换机周期多重利好因素,品牌更多需依托主要经济体政策,做好汇率、物料成本控制、供应交付稳定、库存水位管理合理的几大难题。

对于结构性需求增长,高端、以及低端价位的增长将更为显著。

一是消费分层的现象在全球经济格局增长放缓的基调下将日益显著,品牌高端化驱动的同时,也不断在加大对低端市场的进军,以此刺激价格敏感型用户的换机需求;

二是智能手机市场产品升级的需求。尽管AI应用仍未带来革命性应用场景,但AI加持,整体对硬件的成本提升尤为显著,旗舰套片成本的攀升是明显的信号。预计2025年随着各品牌厂商高举AI、大模型的进军牌,整体硬件成本的上涨,也会推动产品平均售价的上涨,进而转嫁给消费者。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