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08 16:01:17
(原标题:开年餐饮市场众生相:年夜饭线上预订增长305%,数字化赋能餐饮定制上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邓佳怡 广州报道
餐饮消费作为节日经济的风向标,在全国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
“请到广东过大年”邀请即出,餐饮消费“火”出新高度。据广州市商务局2月5日公布的数据,春节假期前七天,广州实现在地消费364亿元,同比增长8.3%,市内重点餐饮企业总营业额同比增长约8%。
从“一厢难求”到私厨上门,从乡村宴席到世界年菜,数字餐饮平台集成了全链供给。蛇年开局,餐饮场景不断扩容,配套的文化体验持续升级。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大湾区数智金融与风险管理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于孝建认为,大众对春节仪式感的需求正加速向消费动能转化,体验型消费成为主导年夜饭消费的新趋势;与此同时,餐饮业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数字转型实现供给端创新,以“产品—服务—技术”全链路创新响应需求端。
春节前一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花园酒店、广州酒家、陶陶居等广州多家知名酒楼获悉,年夜饭预订火热,已开启“候补位”。花园酒店方表示,2024年11月推出年宴团餐,短短半个月,第一轮便已约满。
于孝建表示,相比三年前,春节期间餐饮的预售周期平均提前了45天,数字平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就餐习惯。美团数据显示,1月上旬“年夜饭预订”“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开年期间,酒店各餐厅经营情况稳中向好。桃园馆、荔湾亭两家中餐厅几乎每天用餐都要排队,平均上座率达220%。”广州花园酒店市场传讯部总监Miki表示,春节推出的“黄金发财猪手”“包罗万有盆菜”等菜品较受欢迎。据海底捞公布的数据,除夕后的一周接待全国顾客超1000万人次,广东超120万人次。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吃年夜饭?于孝建表示,消费者基于“时间货币化”的决策逻辑,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的餐饮服务,以释放节日社交价值,而非困于厨房劳作。
一方面,微型的家庭结构弱化了传统“围炉守岁”的物质基础,却强化了外出就餐的情感效率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户均人口降至2.62人,独居户占比超25%。在外吃年夜饭,既满足了现代人对传统年味的追寻,又减轻了家庭筹备压力。另一方面,餐饮企业通过营造主题空间,如国潮及生肖布景、民俗表演等,将餐饮消费转化为情感价值与文化体验兼具的仪式,迎合大众需求。
今年春节的“非遗热”,再次印证了“文化稀缺性”的变现能力。
安徽歙县鱼灯,非遗夜游项目带动当地民宿入住率达98%,客单价提升至1200元/晚;福建泉州簪花围,蟳埔女文化体验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衍生摄影服务创造单日营收破百万;潮州英歌舞,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8亿次,春节假期游客量同比增237%。
今年1月,国家电影局、商务部还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电影+美食”的消费联动为餐饮市场开辟增长空间。据悉,春节假期前七天,广州电影票房达到1.45亿元,占全国票房1.8%。
供需有效对接的同时,各地还派发消费券,以真金白银为新春餐饮添把火。
如广州市商务局启动“食在广州”新春主题消费券活动,推出满200元减50元等餐饮消费券,有效激发了大湾区灯会、新春花市等活动热度。美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商圈内餐饮堂食、休闲娱乐到店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8.7%和39.7%,广州长隆、南村,北京王府井、东单等商圈消费热度位居全国前列。
沿着春运路线,返乡群体也将消费力带回家乡。据抖音方《2025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三线以下小城消费增长迅猛,四川自贡、黑龙江牡丹江、安徽马鞍山等地抖音吃喝游玩订单量同比增长超一倍,“百万达人”返乡探店,带动家乡咖啡馆、旅行社团购增长超八成。
乡村的餐饮消费潜力也不可小觑。不同于城市,乡宴往往以整村或同姓家族为单位,动辄上百人甚至上千人。江西南昌市南昌县的一位乡宴厨师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当地一桌宴席价格在700至1000元之间,顾客多提前半月电话预订。正月期间,从艾溪邓村、黄村到南塘徐村、罗村,我的‘档期’已经排满了。 ”
餐厅预订虽然方便,但在菜品选择、用餐环境和时间上往往受限。于是,借由集成性的餐饮数字平台,居家成为餐饮消费的新场景:5分钟加工好预制菜,1小时收到生鲜闪送,半天内体验私厨上门服务已成常态。
“私厨年夜饭是一种新兴餐饮模式,厨师会提前根据食客口味和预算定制专属菜谱,定时提供买菜、做菜、清洁的一条龙服务。”特级厨师、中华餐饮美食研究学者史成俊表示,私厨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烹调过程全透明、菜谱私人定制化,细节一目了然,吃得更放心。
在58同城、小红书、抖音、咸鱼等平台可见,除个人接单模式外,已有成体系的私厨团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小红书某私厨团队了解到,一线、二线城市上门起步价为2000元、1500元,厨师包工包料的套餐价格则翻三倍。尽管价格不菲,但消费者对这种高端定制服务热情不减。据浙江陶女士透露,她还请过“奶茶研发师”上门做特调饮品。
此外,配料干净、口味还原度高的预制菜也成为消费者“解放双手”的另一选择,在各大电商平台“年货节”市场走俏。
据叮咚买菜数据,春节期间创意八宝饭单品销售额持续攀升;2月5日盒马发布的《2025盒区房春节消费报告》显示,盒马年菜销售同比增长42%,除夕当日迎来高峰,八珍帝王蟹海鲜汇、海胆水饺以及潮汕卤味拼盘等快手菜最受欢迎。
“预制菜的消费者多为18至25岁的年轻群体,其消费需求正从‘功能价值’转向‘情感共振’。”于孝建表示,预制菜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地域区隔,如北京的川籍家庭可以五分钟尝到巴蜀风味,“双城生活”的群体由此实现“舌尖上的团圆”,也促成了全国性的节令餐饮市场。
更大范围来看,随着广东预制菜出海北美、RCEP国家、欧盟和伊斯兰国家,预制菜也成为海外留学生、华人同胞的乡情寄托。据悉,由中国主导的《非遗餐饮服务国际标准》获ISO认证,为全球82国1500余家高端中餐厅提供认证体系。春节成功申遗后,预制菜正成为“中国年”走向“世界年”的鲜活载体。
不过,要实现“舌尖上的团圆”,先要找准舌尖上的标准。
“市场上的预制菜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执行标准,消费者可多加留意。”粤港澳餐饮供应链产业联盟秘书长、广东(粤菜)一桌菜工作委员会主任范晓和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预制菜已成为现代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仍面临原料、生产及物流方面的安全风险,但从政策动向可见国家对于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决心,国家行业标准呼之欲出。
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给代表委员提出的针对预制菜产业发展要建立统一标准体系建议的答复中称,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在组织研制《预制菜术语与分类》。
同月,作为预制菜产业策源地,广东率先发布《预制菜术语及分类》《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两项预制菜省级地方标准;2月5日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中,壮大食品饮料、预制菜产业被列入“实施产业集群培优”行动中。
“本质上看,餐饮业正构建柔性供给体系,既能以上门私厨满足小众、定制服务,也能通过半成品礼盒、闪送等方式提供弹性选择。”于孝建表示。目前多个闪购平台已形成“线上下单、1小时达”模式,覆盖生鲜、礼品场景,满足临时性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