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08 20:02:23
(原标题:亮剑中考高考移民顽疾!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新规:严查人籍分离、空挂学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教育部近日印发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办法》突出了教育公平,对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重复学籍等问题做出了回应。
长期以来,中考高考移民顽疾多发。比如几年前较为突出的“衡水天津班”,由于河北衡水与天津的初中教材、中考科目较为相近,有的天津初中生将学籍留在原学校,到应试教育激进的衡水学校突击学习,再回到天津参加中考。这种人籍分离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发展,受到严厉清查。
人籍分离的背后往往有中介机构牟取暴利。据报道,有的中介机构提供学籍挂靠服务,学生只要付2万元服务费,就可以在指定中职学校挂靠学籍,不用上学也可以拿到毕业证书。
对此,《办法》强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一人一籍、籍随人走”,要求“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专家指出,如果《办法》落实到位,将从根本上杜绝中考高考移民问题。
“中小学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是多少年来一直存在的管理难题,攻防纠缠。”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监事长马学雷说。
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现象的产生根源是复杂多样的。
马学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先是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人们都想去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但这些学校招生计划有限,有的人就找关系,学生去优质学校读书,学籍放在普通学校。”他说。
其次是有的“准高考移民”学生为提高高考竞争力,到高考强竞争省份学校借读锤炼,但保留户籍省份学籍,高考回来考试,降维竞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从近年来被查处的高考移民事件看,涉事学生的学籍长期空挂,却没有被发现,有的甚至是在被大学录取后经人举报才查出。这表明虚假学籍信息并没有得到及时核实。如果能对学籍信息进行及时核实,空挂学籍等顽固问题就会得到及时清理。
对此,《办法》规定,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办法》再次强调检查处理人籍分离、空挂学籍,有助于减少此类违规现象的发生。
各地将加大打击力度,学校的违规风险和代价也将加大。”马学雷说。
第三是中考之后,有的考不上普通高中只能去读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想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就把学籍挂在中职学校,人转去普高借读。
有些中职学校为完成招生指标或获取财政拨款,也愿意为不去上学的学生空挂学籍。
据央视2024年9月报道,武汉、郑州多家教育咨询公司开展“学籍挂靠”服务,每名学生收费2万元。接收学籍的中职学校则要求挂靠学生要出席每年一次的秋季点名,然后学校就给开病历,办因病休学。学生就不用到校上课了。三年后,空挂学籍的学生可以拿到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对此,《办法》除了加强空挂学籍查处,还进一步完善了休学的相关规定,将休学的核准权从学校收归上级学籍主管部门。
如果落实到位,违规“借读生”现象得到治理,学生如果想去教育资源更好的地方就读,只能通过转学这个途径实现。与此同时,《办法》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也进一步做了细化规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办法》规定学生转学时,转入学校应通过国家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转出学校须对电子学籍档案备份保留,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
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强调转学必须通过国家学籍系统,可防止机构和个人利用地方学籍系统进行运作。某种程度上,任何学生的学籍变动信息,都可以在国家学籍系统中进行查询,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违规操作的空间。
除了中考高考移民类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还有另一类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学籍问题。
马学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先是一些农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祖辈无力照管,划片所在的乡村学校又不能提供寄宿管理,就把学籍挂在划片学校,人去县城能够提供寄宿的学校读书。
其次是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不能超过当地全部义务教育在校生百分之五的要求下,有些地方的公办学校出现大班额、大校额,学生家长对教育教学质量不满意,就挂靠学籍后,把学生转去班额宽松、管理良好的民办学校读书。
第三是流动人口子女因户籍限制,或者不具备流入地要求的非户籍人口入学条件,不得在老家空挂学籍,在流入地学校读书。
第四是特殊教育学生的学籍变动限制较严,但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去普通学校参加融合教育。
“这些矛盾和现象与现行教育体制机制、教育资源配置、管理制度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要通过锐意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化解矛盾。”马学雷说。
相关改革已经提上议程。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在职普融通方面,《办法》规定高中阶段学校举办普职融通类项目的,根据本省职普融通教育有关规定开展学籍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苏君阳表示,此前因为没有制度规定,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育之间存在学籍壁垒,实行普职融通主要的内容和举措就是要资源共享、学籍互通、学分互认和课程互通。符合规定的学生可以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进行自由转换学籍,给学生多一个选择,《办法》从学籍管理的角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特殊教育方面,《办法》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情况特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
“总体上,解决问题还得是宜疏不宜堵,要通过教育改革来化解矛盾,要让教育助力人的成长而不是束缚人的成长。”马学雷说。
投资时报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