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学习笔记| 机器人“七剑客”涌现,凸显广东智造厚实“家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6 16:55:39

(原标题:学习笔记| 机器人“七剑客”涌现,凸显广东智造厚实“家底”)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2025年2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交流研讨。同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广东产业“家底”。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广东牢牢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广东制造业发展情况来看,在先进制造业中,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具备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核心产业的天然沃土和优越环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则提出,继续实施基础研究“卓粤”计划、广东强芯、璀璨行动等重点工程,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启动研发攻关项目,首批推动建设不少于30家省级中试平台,推动不少于1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这为加快两大产业加速成长为引领广东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到空前密集活跃的新阶段,其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传统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广泛渗透,在极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通过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精度、降低生产能耗以及颠覆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使制造业不断推陈出新,更加高效和灵活。综合来看,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类似于历史上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等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通用新技术,极大拓展了传统经济学对于生产要素的定义范畴。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将加速创新突破,为工业领域各个子行业深度赋能将成为不可抗拒的新趋势。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核心内驱,极大推动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人机交互能力。可以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将是未来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广东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方兴未艾。根据《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1500家,人工智能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7家,独角兽企业24家,上市企业92家,初步形成“软硬件开发+核心技术研发+行业领域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广东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省,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广东还集聚了以云从科技、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云天励飞、奥比中光、晶泰科技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工智能链主企业,形成了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再加上广东还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广东将以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强化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能力为重点方向,加速拓展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示范应用推广,继续深度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科技金融、自动驾驶、电子商务以及教育培训等产业。

机器人“广东造”标签声名远扬,涌现机器人“七剑客”(美的库卡、优必选、汇川技术、越疆机器人、拓斯达、华数机器人、巨轮智能)。2024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1.2%、服务机器人增长7.2%。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广东造”。广东作为制造大省,制造业提质增效、推陈出新、节能降耗,离不开机器人的深度参与。广阔的大市场和充沛的需求,为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根基。目前,广东已经培育出一批自主品牌的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制造及系统集成企业,并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广东机器人“七剑客”,正在进一步地改造人和世界的互动模式。展望未来,广东应继续以低空经济、海洋经济和服务行业为应用突破口,以机器人控制器、无人机、服务机器人、无人船、机器脑、机器肢、机器体等领域为重点,推动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双向发力”。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能够增加广东制造业和制造科技的源头供给,但未来仍应在把握两大行业高不确定性和高成长性以及技术路线多路迭代性的基础上,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先导,厚植一批链主与专精特新企业,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基地和孵化器为支撑,构建集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落地、生态营造于一体的产业链培育链条。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