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2 15:16:20
(原标题:专访新西兰粤商会会长汪家正:年菜出海再迎战略升级,粤新贸易活力涌动)
南方财经“年菜经济”课题组 张梦琦 实习生 邓佳怡 熊星婷 广州报道
1月22日,新西兰粤商会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正式签约共建县域海外仓合作项目,选定新西兰为首站试点,旨在为广东中小企业搭建稳定且持续的出海平台;1月25日,双方代表前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达成合作意向。
多方推动下,2024年首批“金牌年菜”首航澳大利亚、新西兰,预制菜首个海外共享工厂、产销研中心相继落地新西兰。海外仓项目是2025年广东预制菜出海的又一探索。
2024年是新西兰粤商会成立十周年,也是“年菜元年”。2025年,预制菜出海有何布局?新西兰粤商会将如何继续深化粤新经贸合作,助力双方在RCEP框架下抢抓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近日,新西兰粤商会会长、广东省驻新西兰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RCEP成员国粤商联盟执行主席汪家正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围绕海外仓战略布局、预制菜海外供应链建设难点、首个“非遗”春节及RCEP框架下的发展机遇等关键议题,分享了对粤新合作的未来规划。
南方财经:为什么要建立县域海外仓?将重点实施哪些工作?
汪家正:在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县域产业转型成为重要议题。新西兰粤商会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签约共建县域海外仓项目,旨在为广东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尚未涉足国际市场的企业,提供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出海平台,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县域海外仓的工作分三步推进。第一步,完善海外仓运营模式。商会将为合作企业提供全年无休的支持,在线上和线下渠道帮助企业展示产品,同时提供海外仓储物流服务,全面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企业无需承担复杂的市场开拓成本,有效降低了风险,以此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第二步,扩展海外仓的合作规模。卖方市场方面,目前我们已与郁南县、徐闻县等地达成合作,未来计划向城区产业延伸,从广东向全国各地延伸;买方市场方面,计划以新西兰为试点,并重点开拓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搭建起连通全球的贸易桥梁。
第三步,全面打响“Made in Guangdong”品牌。2024年,商会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多方合作,不仅将首批“金牌年菜”送出国门,还通过组建出海投资考察团,探索出一条从“输出预制菜”到“输出工厂”的新路径,实现了广东预制菜走向国际、海外预制菜企业来访广东的双向互动。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考察广东的重点企业,涵盖陶瓷、洗衣产品、工艺品等多个领域,通过“抱团出海”的形式,进一步扩大“粤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助力“Made in Guangdong”形成国际化品牌价值,树立“广东制造”的全球形象。
南方财经:2024年广东预制菜首航澳新,广东首个预制菜海外共享工厂、产销研中心相继在新西兰落地,目前来看,预制菜海外供应链建设还有哪些未竞难点?
汪家正:可以说,我们正处于攻坚爬坡的阶段,只要咬牙坚持,就能凭借预制菜,为中国农食产品打开一个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预制菜出海,首先面临的是饮食文化差异的问题。西方烹饪方式相对简洁;而中餐讲究烹饪技巧,包括煎、炸、蒸、炒、煮、炖等。经过前期探索,我们发现中国的煎饺、包子是最容易进入国外市场的。由于不用新建工厂,降低出海投入成本,提高了投产速率,产品在当地一经面世就受到欢迎。我们采取“工厂+餐饮店”的模式,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在新西兰开设了22家煎饺连锁店,我们还计划将产品线进一步向牛角包、吐司、披萨等西式糕点拓展,以进一步迎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实现真正的“本土化”。
在店面扩张的过程中,也面临品控不稳定的问题。例如部分门店员工未经过标准化培训,操作规范存在差异;生产设备采用统一设定,难以根据食客需求、原材料的差异灵活调整,未来还需要一一解决。此外,还面临物流成本高昂、市场准入壁垒等问题。未来,我们工作的重点依然是推动技术、生产和研发的深度落地,确保核心产业链的稳固发展。在解决好上述问题后,进一步加快连锁店布局,这种海外供应链模式可以在电子产品、服装行业、家居用品等多个行业得到复制。
南方财经:借助年菜,广东预制菜出海如何提升品牌附加值?
汪家正:从共享工厂、连锁店、产销研中心到现在的海外仓,我们已经在广东预制菜海外供应链建设上摸索出了一套经验。接下来,如何让产品真正融入本地市场,塑造品牌附加值是更为关键的命题。
“年菜”诞生于新年这一传统节日,本身就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可挖掘,尤其是2025年乙巳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各种春节习俗、传统美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为广东预制菜讲好故事、打好品牌提供重要机遇。例如,重点开发白切鸡、卤鹅、盆菜等非遗美食,以短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烹饪技艺,增强年菜文化认同感;也可以聚焦海外华人同胞,开展春节“年菜进社区”活动,举办美食音乐会、厨艺比赛等,吸引本地食客了解年菜文化。
整体上,可以探索“年菜+非遗”的路径,与各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开合作,将非遗元素融入产品研发与宣传,在全球市场打造广东预制菜自有品牌,进一步提升广东预制菜的市场价值。
南方财经:新西兰粤商会已走过十年,第十一年商会将有何新的发展?
汪家正:新西兰粤商会最初起源于新西兰广东总商会,后来随着广东省全球布局的需要,发展成为了“粤商会”,在全球42个国家设有粤商会。我们作为早期成员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广广东省的经济和文化,十年来,新西兰粤商会从早期帮助会员企业建立稳固的基础架构,到逐步设立共享工厂、产销研中心和海外仓,成功推动了“粤字号”农副食品走向国际市场。同时,商会通过组织各类商业交流活动、展会和论坛,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商业网络,通过不懈努力,新西兰粤商会连续多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海外粤商会,并得到了广东省政府认可。
新西兰粤商会将深化现有市场中的业务关系,依托海外仓及市场调研、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等配套服务,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积极寻找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潜力,通过组织更多的商业交流活动、论坛和展会,搭建更为广泛的商业网络,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支持和服务。
南方财经:在RCEP框架下,新西兰粤商会将如何助力粤商握住国际市场入场券?
汪家正:2022年8月,广东省贸促会推动成立RCEP成员国粤商联盟,助力粤企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新西兰粤商会作为该联盟首届主席单位,我作为RCEP成员国粤商联盟首届执行主席。我们负责组织、策划成员国粤商会的企业与广东企业的交流工作。
新西兰粤商会联盟涵盖了多个国家,像菲律宾、越南、日本等国的商会都与我们有着紧密的合作。我们认为,RCEP所带来的红利非常可观,市场潜力巨大,应该充分发挥全球粤商会资源,推动广东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走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我们组织了很多展会。2022年,新西兰粤商会与新中贸易协会共同主办首届新西兰一广东商品博览会,共有广东省12个城市的150多家企业携千款产品参展,是新西兰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广东商品博览会;2023年,商会联合新西兰中国商会、新中贸易协会、奥克兰商会、新西兰雇主与制造商协会(EMA)联合举办首届新西兰中国商品博览会,首次以新西兰—中国名义举办的商品博览会,填补了国家在新西兰举办博览会的空白;2024年新西兰中国商品博览会胜利开幕,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粤字号”的影响力正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逐渐扩大。
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协同发展,越来越像“一座城”。新西兰粤商会始终认为,广东的资源优势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资本,我们致力于将广东企业与澳洲、新西兰等市场对接,推动科技创新、供应链合作以及数字基金等方面的合作。新西兰粤商会将继续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商务考察等方式,帮助粤商抓住RCEP红利,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南方财经:在2024海外粤商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推介大会中,您曾提到大湾区已成为新西兰企业投资经商的福地。大湾区对新西兰企业有何吸引力?
汪家正: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是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大湾区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湾区之一,并且具备国际化水平的全面配套。虽然东京湾和纽约湾等其他湾区在某些领域有优势,但大湾区凭借其全方位的配套优势,在技术创新、市场配套、科研研发等方面具备强大吸引力,成为一个能够吸引人才、企业和资金的重要区域。
新西兰虽然面积较小,但在科技创新、生活质量、教育和旅游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疫情后,许多大公司把总部设立在新西兰。创新产品可以在当地进行试验,成功后便可快速复制到全球市场。广东省的大湾区不仅具备吸引全球高科技产品的能力,还可以为这些产品提供政策支持、科研配套、人才保障等诸多优势。通过大湾区的落地,企业能够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不仅限于中国,而是辐射到全球。我认为,新西兰的创新产品在大湾区的落地,能让这些产品快速进入全球市场,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大湾区是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节点,新西兰粤商会计划继续利用广交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平台,帮助企业参与展会、考察等活动,从而扩大大湾区的影响力,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落地。
南方财经“年菜经济”课题组:庞诗隽 倪纷纷 田亦瑾 向怡殳 冯莹 邓柯艺 李宇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