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16 20:15:23
(原标题:专访天风证券宋雪涛:明年广义赤字加码,为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明年要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首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加强预期管理留下了怎样的空间?明年赤字有可能达到什么规模?消费将释放哪些弹性?如何发展服务性消费?围绕明年的宏观政策安排,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等财政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等重点任务,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
(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宋雪涛表示,政策或将早储备、早发债,但不急于发力。广义赤字的每一个分项都要加码,这表明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预计明年的赤字率目标可能在3.5%-4%之间。消费政策或将重点加强对居民收入的兜底、“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发展服务消费可以规避政策效果递减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加直接地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状况。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等。这一目标定调信号意义如何?由于具体政策规模要等到明年两会才会更加明确,当前给加强预期管理留下了怎样的空间?
宋雪涛:从本次会议内容来看,政策对当前的困难评估充分、对明年目标设定明确,战略上提高对短期目标的重视但不走老路,战术上保持发力节奏的灵活性但靠前储备资源。这表明政策将更加重视短期目标,同时保持长期转型的定力。
会议强调“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但参考2017-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在美国关税政策正式落地之前,贸易企业可能会有“抢出口”的行为,从而对明年前期的经济形成支撑,稳增长压力或前小后大。
我更倾向于认为本次会议提到的“能早则早”“保证力度”指的更多是政策储备,政策或将早储备、早发债,但不急于发力,待美国关税政策明确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打后手牌”的概率可能更大。
因此,在政策实际落地之前,加强预期管理一是继续提高政策与市场、社会的沟通交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二是提前做好既定政策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发债、融资等。
《21世纪》;会议明确了明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具体安排,已透露的这些政策工具的选择范围如何?你怎么看待可能落地见效的规模?
宋雪涛: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时降准降息等系列政策组合拳等,这些政策工具的选择范围是相当大的。政策的组合拳旨在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刺激经济增长。
考虑到会议强调的“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具体落地见效的规模可能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动态调整,但预计会有一定的规模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21世纪》: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提高财政赤字率”,结合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明年赤字规模可能是怎样的?
宋雪涛:会议明确了提高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相当于广义赤字的每一个分项都要加码,这表明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预计明年的赤字率目标可能在3.5%-4%之间,较今年高0.5-1个百分点;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在1.5万亿-2万亿元之间,较今年多0.5万亿-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可能在4.5万亿元左右,较今年增加约0.6万亿元。
《21世纪》:会议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你如何理解这个政策背景?
宋雪涛:我国当前居民储蓄率相对偏高,需要扩大消费,引导居民将超额储蓄释放为消费。而超额储蓄中的预防性储蓄源自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民生底线有助于降低居民对未来的担忧,可以更好地推动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进而实现经济的内循环。
由于增加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可以带动消费的改善,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以及消费税改革的逐步推进并下划地方,还将进一步带来地方消费税的增长,确保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提高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和保民生的能力,形成正向的循环反馈。
宋雪涛:这是明年的政策重点。一是加强对居民收入的兜底,比如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高养老金和医保等。二是“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更加关注服务消费;相比于去年提到了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商品消费,本次会议提到的消费品类基本为服务消费,比如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文旅、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预计明年消费补贴的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拓宽到服务消费领域。
今年9月社零增速3.2%,10月为4.8%,已经从2.5%-4.5%的区间下沿反弹至上沿,预计四季度社零增速有望达到5%,四季度GDP增速5.3%左右,推动全年GDP增速实现5%左右的目标。
回顾今年的国内消费,虽然年初以来整体弱增长,但并非是全面走弱,在不同维度上,消费都存在分化。考虑到出口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消费将扮演重要的对冲角色,预计会有更多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储备。基于四季度消费的明显反弹,我们对明年的消费前景保持乐观。
宋雪涛:在今年复杂且分化的消费基础之上,“以旧换新”政策又带动耐用品消费增速的反弹。“以旧换新”政策的补贴范围和使用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比如,贵州、江苏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到手机、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异地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上平台购买享受其他地区“以旧换新”活动,深圳结合自身产业特征将无人机和机器人纳入了补贴范围,用“区域补贴、全国使用”的模式拉动本地生产。
考虑到耐用品消费的置换周期较长,在明年假期增加的情况下,将文旅等服务消费以及部分非耐用品消费纳入补贴范围,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此前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将提前谋划明年汽车的“以旧换新”接续政策。
宋雪涛:发展服务消费可以规避政策效果递减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加直接地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状况。
最近一年的消费补贴主要集中在耐用品消费,比如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但耐用品消费会受限于消费频次,政策补贴的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同时,对商品消费的补贴直接受益的主要是企业,从企业营收改善到居民收入改善还有一定的传导环节。
但文旅、餐饮、家政等服务消费的频次会更高,因此将政策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服务领域,可以提高政策的乘数效应。比如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在今年四季度先后发放了多轮餐饮、住宿、旅游消费券,补贴力度较大、使用限制较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很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收入直接取决于需求的多寡,比如个体经营的饭店等,因此服务消费的改善可以更加直接地带来从业人员收入的增加,从而带动更多的消费需求。
在制度设计上,可以考虑在品类和层级上做出倾斜,更多补贴与中低收入群体更加相关的大众消费和日常消费,从而更好地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获得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