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国际合作助力建设系统性肥胖诊疗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20 09:52:15

(原标题: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国际合作助力建设系统性肥胖诊疗人才培养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 实习生张雅琼 北京报道 8月16日,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4)在京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国肥胖联盟、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广东省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以及相关学术组织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承办。

当前,肥胖症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我国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在本次大会中,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肥胖医学在我国没有成为一个学科,所以尚无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多数医生是在毕业后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来掌握肥胖相关的碎片化知识。因此,要系统地培养肥胖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并且对社区的全科医生做体重管理培训。”

张鹏也指出,国际世界肥胖联盟(WOF)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针对医生的继续培训教育体系。“本次大会引入国际培训体系方面的合作,将国外成熟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能够比较快速、经济地形成我国肥胖诊疗从业医生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

肥胖诊疗人才建设缺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6岁~17岁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使得肥胖症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现阶段,我国在肥胖诊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张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化的肥胖诊疗人才培养机制,本领域多数医生通过学术会议、学习班等方式获得碎片化知识,缺乏体系化。

针对该问题,张鹏认为,需要从现在开始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系统培养肥胖诊疗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并且对社区的全科医生做体重管理培训。如果我们有一套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培训效果会更佳。

一名优秀的肥胖专科医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技能?张鹏认为,合格的肥胖专科医生应具备基础医学知识的支撑,需掌握肥胖患者特殊的生理、病理、药理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肥胖的临床多学科诊疗知识和技能。如果是减重外科医生,还需要具备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并了解肥胖患者的麻醉和重症医学知识。如果是内分泌医生,需要在肥胖的表型、分型、分期,个性化用药和合理用药方面深入研究。

同时,张鹏指出,将体重管理推向基层也十分重要,这需要全科医生和专科护士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并做好患者的体重管理。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国内培训体系

在我国肥胖学科体系的建设中,张鹏也坦言,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肥胖医学教育培训体系,无论是本科医学教育还是住院医生、主治医师的进阶培训,都鲜有专门针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系统学习机会。“随着社会中对肥胖及相关疾病的认知度增强,医生需要对肥胖的病理、生理、解剖、药理、营养学等课程进行补课学习,并积极倡议在医学院校开设肥胖病学课程。”

目前这一代减重外科医生,在医学院和职业生涯早期并无肥胖病学相关学习,多数医生从肝胆外科或者胃肠外科转型为减重外科医生,其特点是手术技术好,但肥胖医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支撑。针对此问题,在本次中国肥胖大会中,也引入了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张鹏介绍,国际世界肥胖联盟(WOF)和美国减重外科学会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引入国外的成熟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能够比较快速、经济地形成我国肥胖诊疗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肥胖治疗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高复胖率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对此张鹏指出,其一直提倡减肥要一次成功,并维持长期体重稳定,如果减重后再反弹,就不能称为减肥成功,且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具体而言,张鹏分析称:“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从160斤减至130斤,这30斤中不仅包括水分、脂肪,还含有肌肉,但反弹后更多是脂肪,肌肉反弹较少,经过这样一次循环,体脂比反而会更高;另一方面,由于人体的自然保护机制,减重再反弹后体重往往会超过初始体重,身体会在短期内获得过多脂肪,易引发脂肪肝、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血压等问题,患者很容易陷入越减越重、越减越肥、越减越病的恶性循环。因此,帮助患者减重后持续维持体重尤为重要。”

因此,张鹏强调,减重治疗并非简单的体重减轻,而是一个涉及教育、心理、运动、营养、医学治疗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过程。要在教育和心理两方面支持、运动和膳食营养两方面干预的基础上开展医学治疗。

“要通过教育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减重观念,通过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在心理层面,建议患者在减重过程中远离可能诱发不良生活习惯的朋友圈,加入喜欢户外活动、健身的朋友圈,营造一个有利于减重的外部环境。”张鹏分析称。

张鹏进一步介绍,在教育支持、心理、运动和膳食干预基础上再进行医学治疗,包括药物、理疗、中医、手术治疗等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特点来判断肥胖程度、病因、分型分期等,进而匹配以某一种治疗手段为主的综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此外,由于维持体重需要患者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在临床中,医患会进行共同决策,达成协议,以推动患者长期遵守和坚持。“西方国家在该领域实践已经成熟,在西方国家的减重中心、体重管理中心中,同时会有精神心理医师、膳食营养师、运动康复理疗师、社工、内分泌科医生、外科医生等等,一起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的治疗。这也是我国未来要走的路,达到对患者长期获益的减重治疗。”张鹏指出。

展望未来,张鹏认为,需要营造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的氛围,通过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的合作,汲取其成熟经验,并借助国际合作平台展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贡献和成果,最终更有效地推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9-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9-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9-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