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11-20 15:25:00
(原标题:“AI泡沫”讨论增多 机构认为未来AI仍是最大主线但将转向下游应用行情)
中国网财经11月20日讯 近期多家国外机构及知名人士就人工智能(AI)“泡沫”发出警告,此时此刻恰似彼时彼刻,很多人联想起世纪之初互联网泡沫崩溃,纳指暴跌,还有不少人发出质疑:AI会像25年前互联网泡沫崩溃那样吗?
美东时间周三盘后英伟达发布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业绩超预期,黄仁勋也出名抨击“AI泡沫”,但仍难止“AI泡沫”讨论增多。公募基金认为,AI或处于“泡沫”早期,但未来数年最大主线仍是AI,但行情可能从AI硬件切换到AI应用。
富国基金认为,“AI泡沫”之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集中度含“AI”量非常高。如今美股前八市值的公司都是AI巨头,以及标普500指数前十大公司的市值占比已攀升至43%,AI巨头似乎形成了对市场绝对地位。2、估值站在历史高位。截至11月,Wind数据显示,标普500估值处于35年来95%分位以上,这主要集中于科技股,其中信息技术板块的估值显著高于1999年,而其他板块的估值则低于1999年。3、AI巨头们的资本开支疯狂“烧钱”。高盛预测,2025年至2027年,几大科技巨头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本开支预计高达1.4万亿美元。此外,部分巨头还在靠发债融资来搞AI。4、宽松的货币政策。当前美联储已降息两次,预期12月或再降25个基点,流动性整体呈宽松态势。
富国基金认为,与互联网泡沫兴起与破灭的环境对比看,本轮AI行情与互联网泡沫孕育期在宏观流动性宽松、中观政策层面相似,虽然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及美元信用担忧等因素,使得美股吸引力有所弱化,但引发彼时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流动性收紧、盈利兑现失败等情况还未出现。一方面,科技巨头业绩依然强劲,高估值尚有盈利匹配;另一方面,市场担忧持续扩大的资本开支对于企业自身资产负债表的压力,不过目前资本开支扩张有真实需求支撑,且节奏与现金流增长基本匹配,目前美股前十大公司CapEx占现金流比例为46%(互联网泡沫阶段高点为75%),主要企业的财务水平相对健康。综合来看,本轮AI行情虽已显现泡沫特征,但尚处于早期阶段,行情仍有演绎空间。
多家机构认为,当前市场关注度集中于AI+服务、AI+硬件,随着国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未来AI行业发展重点将向下游应用转向。
嘉实基金李涛认为,支撑成长风格继续领先的市场条件依然坚实,AI产业趋势方兴未艾,远未结束。我们需要警惕包括部分领域估值过高、宏观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或者AI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但就目前来看,AI产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基本面仍然健康,成长股的业绩增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估值。展望未来,风格全面切换的风险相对有限,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成长主线内部的优质公司,而非盲目“高切低”。
富国基金星投顾认为,当前海内外科技巨头资本开支仍在扩张,AI渗透率尚在低位,产业趋势大波段还有很大空间。结构上,借鉴海外,海外AI应用类公司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后,股价都有较强表现。国内市场看,今年上游AI算力已积累可观涨幅,国内外资本开支持续向上背景下,上游算力业绩仍具确定性;而伴随着中国多模态模型在性能、价格、开源层面逐步缩小与全球巨头差距,应用也会随模型进步而优化,对下游应用行情的期待顺理成章。
国信证券认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受益于政策扶持,全年维度有望形成超额。2025年以来以光模块为代表的海外算力链已积累可观涨幅,2026年或可重点关注应用端表现,具体方向包括AI眼镜、机器人、智能驾驶、AI编程、AI+生物科技等。
中信证券认为,AI的投入是否能够通过商业闭环实现可观的资本回报,是市场当前对科技板块焦虑的核心,也是2026年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关键的产业因素。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共识和答案,只能耐心等待新的产业变化。就如同2024年AI陷入商业化僵局,最终是以2025年大厂推理token使用量的激增来打破,未来科技板块的新一轮系统性行情,高度依赖新的应用变化打开商业化想象空间。
中金公司也认为,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算力、光模块、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仍有机会,但可能更偏国产方向;应用端或可关注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和软件应用等。
融通基金认为,如果说2025年的AI行情是由云侧AI基础设施的投入拉动,那么2026年AI应用的加速落地,或将成为AI行情新的催化剂。如果看好人工智能投资机会,不妨关注相关的指数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布局一揽子人工智能相关公司,省去细分行业和个股选择的烦恼。中证人工智能指数(930713)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从行业分布来看,覆盖了从芯片半导体到算力再到应用的人工智能行业全产业链。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今年年初以来,多达16只人工智能主题ETF涨幅已超50%,超100只人工智能主题ETF涨幅在20%以上。
三尺法科技
2025-11-20
证券之星网站
2025-11-20
证券之星网站
2025-11-20
电鳗快报
2025-11-20
证券之星网站
2025-11-20
三尺法科技
2025-11-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