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高盛:下半年工业科技展望 推荐“防御 + AI”杠铃策略(附股票清单)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08 20:57:09

(原标题:高盛:下半年工业科技展望 推荐“防御 + AI”杠铃策略(附股票清单))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6日,高盛发布《中国工业科技2025年下半年展望》报告。高盛认为,“反内卷” 运动不会对中国工厂自动化(FA)市场构成重大阻力,只是自动化需求将在 2025-2027 年进入持续温和下行阶段。从终端市场看,仅消费电子(折叠屏手机)、电池(固态技术)、AIDC 等少数领域会有资本支出扩张,多数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量不足以支撑资本支出上行。

一、工业自动化进入温和下行周期,精选结构性机会

近期市场担忧 “反内卷” 运动可能拖累中国工厂自动化(FA)市场,但高盛的最新分析显示,这不会构成重大阻力,只是自动化需求将在 2025-2027 年进入持续温和下行阶段。具体来看,2025 年市场增速预计为 - 1%,2026 年为 - 3%,2027 年为 - 2%(较此前的周期正常增长预期下调)。

高盛平均下调行业目标价(TP)和每股收益(EPS)5%,2025-2027 年盈利预期较 Wind 共识中位数低 3%-7%。

从终端市场看,仅消费电子(折叠屏手机)、电池(固态技术)、AIDC 等少数领域会有资本支出扩张,多数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量不足以支撑资本支出上行。不过压力测试(见下图)显示,2026 年资本支出强度(资本支出 / 折旧)下行风险有限,且工业设备升级政策将提供缓冲。

二、公司驱动因素成关键:份额提升与海外扩张是核心

在行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公司自身的驱动因素尤为重要。高盛通过六大维度评估覆盖公司:有利的终端市场布局、本土份额提升、产品高端化、海外扩张、未来产业布局、估值吸引力(见图 1)。

核心增长动力:缺乏终端市场红利时,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拓展海外业务是收入增长的关键。从数据看,本土企业在 DCS、伺服、工业机器人等多个产品品类的份额持续提升(见图 16)。

2024-2027 年覆盖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预计从 23% 升至 25%(见图 17)。

潜在惊喜领域:产品高端化(如高毛利软件、传感器、售后业务)和未来产业(如 AI、机器人)存在机会,但技术壁垒高,商业化进程可能不及预期。

财报季关注点:企业对上述战略的规划评论,比二季度业绩本身更值得关注。

三、投资策略:“防御 + AI” 杠铃策略应对 FA 疲软

1. 偏好精选防御性标的

国电南瑞(600406.SH)(维持买入):作为智能电网投资结构性转型的核心受益方,2024 年上半年 99% 收入来自中国。公司预计 2025 年营收同比增长 12%(八年来首次超 10%),受益于在手订单和 “十四五” 收官年国家电网预算可能上调。尽管面临集中采购的价格压力,2025 年毛利率稳定在 24%(同比持平),且通过削减 30% 生产人员控制费用,估值具有吸引力(12 个月前瞻市盈率 20 倍,低于历史均值 22 倍)。

中航光电(002179.SZ)(上调至买入):国防支出增长支撑 aerospace & 国防信息化目标,液冷业务 2024-2030 年预计年复合增长 21%,2030 年贡献 10% 收入。2025 年二季度毛利率有望环比提升(国防业务占比上升,毛利率高于民用),长期净利润率预计从 2024 年的 16.2% 升至 2030 年的 18.8%。

中国中车-H(01766)(上调至买入):2026 年预期股息率 4.7%,高于 1 年期美债收益率(4.11%),是高吸引力的收益标的。尽管铁路主业增长缓慢,但 2025-2030 年整体营收 / 净利润预计年复合增长 5%,新兴产业(如售后零部件)年复合增长 8%。

2. 看好人形机器人与AIDC相关标的

三花(H)(02050)(首次覆盖,买入):作为 HVAC 控制和热管理组件全球龙头,人形机器人执行器业务潜力显著,预计 2030 年贡献 25% 收入 / 18% 净利润。核心业务稳固:HVAC 板块 2025-2030 年预计年复合增长 11%(商用领域受益份额提升和传感器业务),电动车热管理板块年复合增长 14%(受益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提升)。12 个月目标价 33.2 港元,隐含 24% 上行空间。

凌云光(688400.SH)(上调至中性):人形机器人训练带动光学动捕业务爆发,2025 年预计同比增长 4-5 倍,2030 年贡献 18% 收入 / 17% 净利润,2025-2030 年该业务年复合增长 64%(整体营收年复合 16%)。

科士达(002518.SZ)(维持买入):英伟达 GPU 对华出口恢复缓解芯片短缺,数据中心订单增长强劲,2025 年预计营收 / 净利润同比增长 17%/90%(低基数)。国内数据中心 2025-26 年扩容预期明确,估值和回报优于同行。

3. 对FA领域持谨慎态度

Estun(下调至卖出):2025年股价反弹16%(跑赢行业和沪深300),但人形机器人研发仍处早期,且38%收入依赖光伏 / 汽车等需求疲软领域(FA 同行平均仅14%)。2025-30年EPS下调30%-42%,目标价隐含 57% 下行空间。

Raycus(下调至卖出):2025年股价上涨27%(受益国防业务情绪),但 2024 年国防业务收入不足1亿元(占比 <; 3%)。主业光纤激光器面临需求疲软、份额停滞(2021年以来)、毛利率压力(2025 年一季度同比降 6 个百分点),2025-27年产品价格预计年复合降 11%,目标价隐含55%下行空间。

四 、高盛“确信买入”及“买入”股票清单: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