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估值之家
2025-07-28 17:27:36
(原标题: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中际旭创:重研发,风口来临时方能借势腾飞)
编者按:为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号召,估值之家精心策划推出“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文章,本文系本系列中的第四十八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重要的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经济发展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A股市场的好公司,呈现出业绩增长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ROE)强悍且稳定、股东分红回报稳定、管理层锐意进取等优秀特征。
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本系列文章推出的好公司与股价表现无关,股价表现更与宏观变量、行业预期、市场风险偏好等不确定性因素高度相关,因此本系列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估值之家给大家带来的是全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这几年受益于AI的大力发展,中际旭创不论在业绩还是资本市场市值表现,均达到了峰值,可谓是“双丰收”。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际旭创”或“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地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观镇驻地。中际旭创于2012年4月登录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为:300308。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际旭创第一大股东为山东中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45%,实际控制人为王伟修,持股比例为12.25%。
中际旭创的主营业务是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以及光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光通信收发模块、光组件、汽车光电子。
根据中际旭创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按产品分类:光通信收发模块销售收入228.86亿元,收入占比95.91%;汽车光电子销售收入7.62亿元,收入占比3.19%;光组件销售收入2.14亿元,收入占比0.90%。
按地区划分,境外销售收入占比86.81%,境内销售收入占比13.19%,相对而言,公司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境外多一些。
一、光模块市场前景广阔,公司的光模块业务这些年经历了快速增长,与其敏锐嗅觉和研发重视密不可分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光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2029年或将以22%的CAGR保持增长,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背后的主要增长动力是AI集群应用对以太网光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以及云服务厂商对其密集波分复用(DWDM)网络的升级等。2024年Q4单季度,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四家公司合计资本支出同比提升69%至706亿美元。根据Factset一致预期,2025年四家公司的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将同比增长37%至3055亿美元。
2024年Q4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合计CAPEX为707亿元,同比增速253.50%。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厂商逐步加大对AI相关业务的投入,并加快将AI技术整合进其原有业务,对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由此推动了其资本开支的大幅增长。
近年来政策层面对算力产业链不断加码,也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随着国产芯片能力、大模型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蓄势待发。光模块作为算力环节中国产化程度高,技术储备前沿的核心产品,在算力持续升级及需求大幅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下,将迎来快速增长。据Lightcounting预计,2029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
中际旭创作为光模块领域的领先者,这些年可谓是站在风口上,让我们看看它的历史业绩有着怎样的表现?
光通信收发模块:公司现有的光模块有1.6T、800G、400G、200G、100G、40G、25G和10G等多个产品类型,能够满足各场景的应用,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无线接入以及传输等领域客户提供最佳光通信模块解决方案。
从2017年到2024年,公司光模块业务收入从22.08亿元增长9.36倍至228.86亿元,CAGR为39.66%,除了2019年下降7.34%,其余年份均为增长。从收入和毛利占比来看,光模块均是公司的绝对主营业务,占比90%以上。该业务的毛利率多年来保持稳中有升,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增长至29.80%、34.14%和34.65%。详见下表、图。
单位:亿元
中际旭创的汽车光电子和光组件近两年的收入规模也达到上亿,但是相对绝对主营光模块来说,仍属于较小规模。
众所周知,当下AI、算力、CPO等都是热门词汇,光模块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然是处于行业周期上行风口期。据悉,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CR10约65%,中际旭创以19%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英伟达、谷歌、Meta等都是其客户。估值之家认为,这得益于中际旭创敏锐的嗅觉,善于抓住机遇和转型,2016年公司收购苏州旭创 ,2021年剥离高端电机定子绕组制造装备相关业务,专心打造光通讯模块业务,注重技术研发,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低成本产品制造能力和全面交付能力等优势,才得以在行业内保持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
二、公司表现出优秀的盈利和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强,因业绩激增和备货等原因经营净现流短期回落;偿债能力强、债务风险低;因资本支出需求大,分红比例较低
盈利能力方面:从2016年到2024年,中际旭创的ROE(加权)在1.87%~31.23%间。公司近三年的ROE分别为10.28%、16.58%和31.23%。从2016年到2025年Q1,中际旭创的销售毛利率在25.43%~36.70%,近三年一期毛利率分别为29.31%、32.99%、33.81%和36.70%。
中际旭创的销售净利率在6.85%~25.33%,近三年一期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2.80%、20.60%、22.51%和25.33%。
成长性方面:从2016年到2024年,中际旭创的营业收入从1.32亿元增长179.77倍至238.62亿元,CAGR为91.49%。2016-2024年间,除了2019年略有下降,其余年份营业收入均为增长。2017年涨幅最大(+1690.82%),2016年涨幅最小(+8.41%),2019年降幅7.73%。
归母净利润从0.1亿元增长516.10倍至51.71亿元,2016-2024年间的CAGR为118.37%,除了2019年下降17.59%,其余年份均为增长。2017年涨幅最大(+1506.36%),2021年涨幅最小(+1.33%)。
225年Q1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7.82%和56.83%,主要系全球算力基建需求爆发利好光模块行业、公司产能释放和成本控制双轮驱动、政策红利与汇率利好等因素所致。
从2016年到2025年Q1,中际旭创资产总额从6.32亿元增长48.97倍至315.83亿元;归母净资产从5.56亿元增长36.26倍至207.15亿元。
单位:亿元
营运能力方面:从2016年到2025年Q1,中际旭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54.20~179.47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65.46天、68.70天、54.20天和63.44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44.35~147.60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61.82天、75.01天、55.24天和72.8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差不大,且都比较短。
存货周转天数在129.30~302.98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203.02天、205.08天、129.30天和158.39天。近三年一期净营业周期天数在128.25~206.67天。
近三年一期,公司净利润现金含量分别为200.08%、87.28%、61.19%和136.74%,公司经营现金流整体较好,2023年和2024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应收账款与存货规模膨胀等原因所致,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产能的释放和收入对应现金流回收,2025年会有所改善。
偿债能力:从2016年到2025年Q1,中际旭创的资产负债率在12.08%~48.71%,近三年一期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7.11%、26.15%、29.70%和30.39%。近三年一期流动比率在2.60~2.94,速动比率在1.54~1.69,均大于1。
截至2025年Q1,公司账面货币资金71.24亿元,短期借款15.04亿元,长期借款6.08亿元,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6.41亿元(主要是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整体而言公司资金充裕,债务风险低。
股利支付率:公司2016年~2024年的股利支付率为9.97%~21.48%。中际旭创的分红比例较低,主要是因为公司正处于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阶段,800G/1.6T 等高端产品研发及海外基地建设等均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三、机构预测其未来三年仍将增长,现阶段业绩和估值齐升,估值处于历史峰值水平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9.05亿元、468.48亿元和558.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89亿元、107.82亿元和128.89亿元,PE分别为24.53、19.09和15.97。光模块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短期内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机构们预期2025年仍有50%的涨幅,2026年和2027年增速会放缓。
结合历史数据,中际旭创PE(TTM)最大值为2,646.18,最小值为-23,015.16,PEG(历史)最大值为34.73,最小值为-37.86。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中际旭创总市值为2058亿元,PE(TTM)为35.82,分位数为31.80%,PEG(预测)为0.39,分位数为47.79%。
中际旭创市值最高时为2025年7月21日,总市值为2088亿元,现市值距离最高值降幅为1%。中际旭创2024年的市值上涨53%,2025年市值上涨49%。
未来数年,AI 领域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而全球关税政策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存在。在此背景下,中际旭创一系列前瞻性的布局动作——例如在泰国地区投建生产基地,无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提前筹划。凭借这样的全局视野与扎实准备,无论行业周期处于繁荣的峰值还是调整的谷底,这家企业都有望展现出超越同行的稳健表现与竞争实力。
公司研究室
2025-07-31
电鳗快报
2025-07-31
投资时报
2025-07-31
估值之家
2025-07-31
估值之家
2025-07-30
估值之家
2025-07-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