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

银行科创债发行放量,1200亿资金护航科技创新

来源:证券之星财经

2025-05-15 17:43:07

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战略核心的当下,一场以债券市场为载体的融资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中国货币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5月14日,已有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渤海银行、上海银行这9家银行发布了2025年第一期科创债相关发行公告,合计发行规模达1200亿元,其中除上海银行外的8家银行都已经完成发行。

作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主力军,银行机构正通过科创债这一创新工具,将千亿资金精准输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科技前沿领域,通过定向支持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等部门,积极准备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这三类市场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同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种种政策利好如同催化剂,迅速激活市场热情。Wind数据显示,5月7日至5月12日之间,各类市场主体已发行和待发行科技创新债券70只,总规模合计约1700亿元,其中银行发行规模1200亿,贡献超七成份额,成为绝对主力。

从发行主体看,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齐发力。已完成发行的8家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首期发行规模均达200亿元,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以150亿元和100亿元紧随其后,杭州银行、渤海银行则以50亿元规模精准发力。此外,上海银行也将于5月16日发行2025年第一期科创债,发行规模为50亿元。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呈现出聚焦核心技术攻坚、强化产业链协同的特征。例如,​​工商银行200亿元募资将通过贷款、债券、基金投资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国家开发银行20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等。

除了发行科创债,银行还积极参与科创债承销。例如,中国银行于5月9日协助立讯精密、吉利控股、牧原股份、上海新微等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完成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发行,规模共计385亿元。且在首批公告发行的36个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类项目中,中国银行担任主承销商的项目有16个,工商银行担任主承销商的项目有12个。

此外,银行理财也在通过增配科创债的方式助力科创企业。据悉,5月9日,中银理财参与了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截至目前其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兴业银行等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多类主体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公司债、商业银行债等多种工具。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银行参与科技创新债券的承销、投资和发行,既是落实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战略的体现,也有助于拓展自身业务空间。当前银行多以承销科技创新债券为主,主要因承销业务风险较低,且银行在传统债券承销领域经验丰富,在政策起步阶段更容易落地。

科创债的推出极大提升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固有难题。展望未来,薛洪言指出,后续银行参与科技创新债券将呈现发行主体扩容、产品创新深化等特点。例如,更多银行可能跟进发行专项债券,区域协同方面,地方银行或结合属地科技企业需求,联动地方政府增信机制发行债券。除债券外,银行还可通过专项贷款、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同时,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有助于提升科创企业融资效率,形成“债+贷+股+链”的综合服务模式,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