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25 08:14:50
(原标题:多地政策发力 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在望)
4月2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
《措施》提出,发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协同创新等专项资金协同支持作用,给予商业火箭、卫星、终端及配套关键核心产品研制一定比例资金补贴,最高达3亿元,加快提升产业化规模。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提升批量制造能力,对企业购置设备、软件等投入,按项目总投入10%给予支持,最高达1亿元。对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业化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按照支付利息的最高50%给予贴息支持,最高达1500万元。支持火箭、卫星等领域智能工厂能级提升,按照评定能级分类支持,最高达1000万元。
2025年,我国有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比如卫星方面,千帆星座等巨型星座持续发射升空,小卫星需求爆发式增长。据预测,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2.5万亿元。
今年3月5日,商业航天再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上海、湖北、重庆、广东、海南等多地发布政策,加码推进商业航天发展。4月21日,四川省审议通过《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强调发挥四川卫星发射条件优越、航天产业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推动全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华龙证券认为,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商业航天首次以“安全健康发展”为方向,强调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国际合作也将持续拓展。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商业航天概念股有近70只,年内股价平均上涨6.47%,星图测控的股价涨幅最高,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11.15%;龙溪股份、国光电气、豪能股份、鸿远电子的股价涨幅居前,均上涨超40%。
4月以来,航天彩虹、芯动联科、斯瑞新材等股获得多家机构调研,斯瑞新材在调研中表示,2024年,公司已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一阶段)的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约200吨锻件、200套火箭发动机喷注器面板、500套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外壁等零组件。该项目作为公司的再融资项目,已于2025年4月3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申请的通知》,目前正稳步有序地推进。
从业绩来看,目前5只概念股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智明达、芯动联科、*ST铖昌一季度业绩均预计扭亏,移为通信、天奥电子一季度业绩分别预减和续亏。
从2024年业绩来看,净利润录得正值且同比呈现增长的有16只个股,其中中航西飞、航天电子、中国卫通、豪能股份的净利润规模居前。
证券之星APP
2025-04-25
证券之星APP
2025-04-25
证券之星APP
2025-04-25
证券之星APP
2025-04-25
证券之星APP
2025-04-25
证券之星APP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