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安达智能(688125)2025年三季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933.97%,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来源:证星财报简析

2025-11-01 06:47:3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安达智能(688125)发布2025年三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5.01亿元,同比下降8.01%,归母净利润-9697.37万元,同比下降933.97%。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31.67%,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852.99万元,同比下降1247.7%。本报告期安达智能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营业总收入比达74.61%。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毛利率43.44%,同比减5.28%,净利率-19.44%,同比减976.1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95亿元,三费占营收比38.94%,同比增38.01%,每股净资产22.7元,同比减2.1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87元,同比增51.49%,每股收益-1.2元,同比减900.0%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1. 利润总额变动幅度为-448.77%,原因:受产品验收进度影响,当期确认收入规模同比有所下降;销售与管理费用同比增加,职工薪酬、差旅费支出上升,以及部分二期项目转固后折旧费用增加;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同时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933.97%,原因:受产品验收进度影响,当期确认收入规模同比有所下降;销售与管理费用同比增加,职工薪酬、差旅费支出上升,以及部分二期项目转固后折旧费用增加;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同时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734.51%,原因:受产品验收进度影响,当期确认收入规模同比有所下降;销售与管理费用同比增加,职工薪酬、差旅费支出上升,以及部分二期项目转固后折旧费用增加;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同时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51.14%,原因:本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 业务评价:去年的净利率为-4.38%,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4.09%,投资回报也较好,其中最惨年份2024年的ROIC为-2.75%,投资回报极差。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一般(注:公司上市时间不满10年,上市时间越长财务均分参考意义越大。),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2份,亏损年份1次,需要仔细研究下有无特殊原因。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1.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64%)
  2. 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已达534.86%)
  3. 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年报归母净利润为负)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请详细说明一下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259.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5%。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使命,对内抓研发提质,提升技术优势和保持产品创新竞争力;对外深化消费电子优势并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氢能源、I服务器及半导体封测等新领域,构建多元协同的业务增长格局。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非消费电子应用市场的开拓,并深化与合作方的沟通对接,打造公司新的增长极。谢谢!
2、请问公司今年是否有信心完成较好的业绩,来馈公司的投资者?公司今年的增长点主要是哪些?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持续巩固现有竞争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力求以良好业绩报投资者
一方面,在深耕消费电子核心赛道的基础上,公司将践行大客户战略横向复制逻辑,依托该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经验与客户服务能力,加大汽车电子、氢能源、I服务器、半导体封测等非消费电子应用市场开拓,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
另一方面,公司将着力提升海外本土化运营能力,围绕核心客户全球布局实现多点突破与深度协同,加快搭建本地化运营体系,为全球化战略夯实产能支撑与服务保障,推动海外业务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增量来源。谢谢!
3、请问公司对未来的市场份额及盈利情况如何预测,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持续加强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下游客户的应用需求,积极推进技术储备与产品迭代,并从单一流体控制设备向流体控制整线解决方案及组装整线解决方案迈进,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持续加深国内通用市场大客户的开拓力度,并依托服务消费电子行业积累的精密制造经验与客户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氢能源、I服务器、半导体封测等非消费电子市场,聚集资源优先拓展各行业领域的头部客户。
同时,公司也将持续优化运营管理,深化降本增效,努力提高盈利水平和经营质量。关于公司具体经营业绩情况,请您以公司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为准。谢谢!
4、请问公司在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优化措施,具体成效如何?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为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公司重点推进两大举措优化管理,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于2024年底导入MBP(Management By Plan)方针管理,构建起适配企业发展阶段的管理体系,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全链路落地。通过战略与预算深度融合、目标与绩效强闭环、过程管控夯实基础三大动作,有效提升组织协同效率与资源使用效率,为精细化运营及全年目标达成筑牢支撑。
二是2025年上半年推进供应链韧性建设,通过系统性举措优化成本。供应商管理端,与核心供应商开展全面议价、建立长期战略采购关系,保障供给稳定性与价格竞争力,同时优化供应链金融,科学延长结算周期,显著改善现金流;采购流程端,推行跨部门需求整合与集中采购以强化议价能力,并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全链路透明管控,杜绝冗余采购行为。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MBP方针管理落地与供应链韧性建设,通过两大举措的协同发力,进一步巩固管理优化成果,为公司高质量运营注入持久动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