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5 15:01:24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5日英杰电气(300820)发布公告称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Luxembourg S.AThomaszhu、中国银河贾新龙、天风证券梁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思同、瑞银证券杜佳怡、长江证券申浩树、浙商证券研究所李思扬、上海伯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蔡天夫、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李明生、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肖柏辰、华安证券研究所徒月婷、华西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黄一恩、中金公司江鹏 Jiang Peng、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孙纯鹏、广发证券曹瑞元、南方基金熊琳、深圳市泽鑫毅德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李尚衡、中信建投经管委财富管理部客户姚迪、华源证券何理、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赵万隆、长江证券研究所张宇辰、华福证券李乐群、国泰海通电子肖隽翀、东方财富证券王佩麟、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云凯、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黄向前、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梦雅、北京东方引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冰于2025年8月22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 2025 年半年度的经营情况。
答:2025 年半年度实现营收 7.22 亿元,同比下降 9.42%;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同比下降 32.7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 1.75 亿元,仍然是正流入。光伏行业销售收入 2.98 亿元,占营收 41.24%,同比下降 25.18%;半导体及电力材料行业销售收入 1.6 亿元,占营收 22.20%,同比下降 13.45%;其他行业销售收入 2.63 亿元,占营收 36.43%,同比上升 23.94%(含科研院所、钢铁冶金、充电桩、储能等)。
问:请分行业介绍一个各个业务板块的收入和订单情况。
答:光伏业务上半年确认近 3亿元收入,当前发出商品约14 亿元(含海外项目 5亿元),主要因下游客户项目开工延缓导致验收滞后,推动光伏销售收入尽快确认仍为公司 2025 年的重点工作。 2025 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订单仅 4,000 万元左右,下降的幅度很大,由此可见光伏行业对于公司的影响还在延续。海外光伏项目已完成发货,货款已基本收完,因客户项目推进延缓,目前看 2025 年可能无法确认收入,预计 2026 年确认。
半导体业务,从订单和收入的财务数据上看是同比下降的,但这里面有射频电源客户结算方式变更的影响,如果把因这个因素扣除掉的订单和销售收入算进来,半导体行业的订单和销售收入应该是同比增长的。其中射频电源之外的半导体材料订单同比增长比较多,达到了 47.8%。半导体行业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子公司英杰晨晖因有新产品交付,形成销售收入,新产品的前期各项成本较高,报告期内纳入核算,另外英杰晨晖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研发费用有增加,公司招聘了数量较多的半导体行业的研发人员,薪资水平也较高,导致毛利润和净利润的下降。
其他业务(含科研院所、钢铁业绩、玻璃玻纤、充电桩、储能等行业)的订单有较大幅度增长,2025 年上半年其他行业订单 3.54 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60%,占比达到 53%,其中钢铁冶金行业增长最为明显,充电桩和储能订单同比也是略增状态。核聚变电源今年订单体量预计与去年1,000万元左右持平,正跟踪核心项目集中采购机会。
截至 6月 30 日,在手订单为 24 亿元,其中发出商品 16.6亿元(光伏占比近 15 亿元),在手订单仍然处于高位水平,虽然光伏销售收入确认有延缓,但仍为公司的业绩提供保障。
问:光伏发出商品的体量、交付及催收情况如何?海外项目的交付和订单催收情况怎样?
答:光伏发出商品目前约 15 亿左右,处于较高位置,后期需进一步确认收入。该行业目前有好转迹象,但在下游客户更明显,但之前项目设备未启用影响安装调试验收的进度从而影响公司销售收入的确认,此状况可能持续至明年上半年。目前还有十多亿发出商品需逐步确认。海外项目已完成发货,但因客户项目推进及地缘政治影响,预计要到明年才能确认销售收入,对明年公司营收有积极影响。
问:射频电源每月订单体量及变化如何?新产品的增量变化及起量趋势怎样?
答:射频电源订单体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按以往统计方式(含已提货未签合同订单)无明显差距,2025 年上半年有新的产品并已有销售,但因销量小、前期研发成本分摊,对报告期内的毛利率有较大影响,短期内还不能转化为大规模销售收入。射频电源未来起量需客户加快订单节奏,公司也接到了客户新的研发任务,若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出产品,有望推动射频电源销售体量的增长。
问:核聚变电源今年订单体量及客户合作进展如何?
答:核聚变电源业务去年订单约 1,000 万左右,今年目前体量相近。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核心项目可能进入集中采购阶段,存在电源招投标机会,公司正密切跟踪并收集客户需求及电源类型信息。成都地区的项目跟踪最为紧密,各项目上和友商存在竞争,均有机会,后续订单量取决于招投标结果。公司一直配合客户进行定制化研发,基于技术平台可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电源。
问:下半年毛利率及盈利水平趋势如何?
答:半导体行业毛利率下滑主要因新产品成本纳入、子公司成本划分及研发费用增长(高薪资研发人员增加)。光伏行业毛利率受收款难、应收账款折价(如原材料抵押折价销售)影响较大,公司为应对财务风险,采取灵活收款政策,个别客户可能面临折价收款。下半年毛利率趋势取决于前期成本是否完全计入,若全部计入,后续影响或减小,但若研发存在反复及成本持续增加,也会影响盈利水平,短期判断难度较大。
问:7 :半导体上半年收入受财务影响,下半年是否预计恢复增长?半导体材料增长受哪些因素驱动?
答:半导体行业大趋势向上,但受研发进度的不确定性及客户采购节奏影响,下半年能否恢复较好的毛利率存在不确定性。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研发突破覆盖更多型号、客户拓展(如客户的新研发任务)、半导体材料需求增加(如金刚石、单晶硅相关电源)及国产化替代推进。半导体材料订单同比增长 47.8%,主要受下游技术需求、行业设备需求增加及公司销售区域和客户拓展推动。
问:充电桩大订单落地有无时间预期?
答:为国内头部客户的充电桩产品验证已通过,客户正与其自身客户洽谈合作,合同尚未敲定,预计未来四个月(今年下半年)有希望落地。若今年签订订单,订单形成销售收入或在明年,那么对明年营收业绩会产生有积极作用。
问:光伏今年是否有风险客户减值?
答:去年已对财务风险较大的客户进行了专项计提,目前主要通过灵活收款政策(如折价收款)应对,大部分风险已消化,目前行业有好转趋势。
问:钢铁冶金业务增长情况及起量大小如何?
答:钢铁冶金行业收入同比增长近 100%,但基数较低,这个行业的增长主要是因公司加大其他行业的电源拓展力度,且该行业存在升级改造需求,公司产品已经实现进口替代,客户有实际需求。从目前数据看,今年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增量。
问:光伏今年及后续新订单情况如何?
答:今年光伏新订单主要为配件更换及少量升级改造,体量小,无代表性趋势。预计明年上半年行业或仍处于调整期,下半年或随周期好转逐步增量,海外订单今年难有突破,且消化时间较长,光伏订单压力目前确实很大,但也是属行业周期性问题,上行周期开始会有好转。
问:射频电源国产化率及公司电源在国产设备中市占率情况如何?
答:射频电源按型号研发,不同供应商供应型号不同,市占率目前难以明确划分。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部分型号国内尚未完全突破,仍有国外供应,未来突破后将提升国内市场占比。目前不太容易统计相关电源厂商各自的市场占比。
问:其他业务拓展战略及对整体毛利率把控如何?
答:其他业务(科研院所、冶金等)基于原有技术平台拓展,投入相对较小,毛利率较高,新行业进入可能短期影响售价,但总体影响不大。拓展战略为加大行业开拓力度,利用公司工业电源种类较多的优势对冲单一行业的周期性风险,因产品类型或新行业定价策略可能导致该行业毛利率的小幅波动,但整体上仍能保证较高的毛利率。
问:其他行业业务增长的行业性原因及持续性如何?
答:其他行业增长部分因公司加强拓展,也得益于行业升级改造需求(如钢铁冶金)、进口替代机会及部分细分行业周期性放量(如可控核聚变)。其持续性具有不确定性,因涉及多细分行业,需行业自身发展带动设备及电源需求,公司通过产品布局应对,由于公司电源产品所涉及行业较多,某一细分行业放量就可能形成该行业的业务增量,从而助力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以及可持续发展。
问:在 AI 及数据中心电源方向有无考量和布局?
答:公司目前在 I 及数据中心电源方向有布局,技术平台可支持相关产品的研发,但需明确客户及具体电源需求。目前公司正积极对接相关用户的电源需求,未来体量取决于客户需求及合作情况。
问:请对公司后续发展情况做一个展望。
答:受光伏行业国内销售收入确认延缓、海外订单无法年内确认的影响,2025 年全年业绩面临压力,公司将尽最大努力减小光伏行业的周期性影响,预计 2026 年光伏海外订单确认收入叠加充电桩等新业务可能的增量贡献以及其他行业的进一步起量,2026 年公司业绩应有望改善。
英杰电气(300820)主营业务:从事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英杰电气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22亿元,同比下降9.4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32.71%;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33.5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97亿元,同比下降5.9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900.12万元,同比下降29.3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579.86万元,同比下降30.06%;负债率38.09%,投资收益469.4万元,财务费用-753.57万元,毛利率36.57%。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350.76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6.7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5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5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5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5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5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