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东方园林(002310)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5 11:20:58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东方园林(00231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经营情况概述

    随着2024年公司司法重整完成并成功剥离传统生态环保业务,公司已转型为专注于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的企业,主要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热电联运和储能,以及EPC、运维、电力交易等业务,形成丰富的新能源产业链结构。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收购新能源资产,全力拓展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1.83万元,同比下降88.10%,营业成本3828.92万元,同比下降95.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51万元,同比减亏99.8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681.37万元,同比上升33634.87%。本报告期业绩较上年同期出现显著变动,主要原因是因为重整计划的执行,公司进行了资产剥离与债务清偿工作,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数量大幅下降,同时母公司因资产剥离和员工安置,对应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各项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同比相应大幅下降;新能源电站的收购运营对本期经营形成了有力支撑。

    (二)行业背景

    我国新能源电站行业在国家“双碳”战略强力驱动下持续高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及规划,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持续快速提升,尤其是光伏、风电已步入规模化、市场化新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装机量激增,配套储能需求日益凸显,成为行业新增长点。行业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化趋势,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与资源整合能力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新能源电站行业受政策推动,“双碳”目标下风光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进步使成本下降,但存在资源与需求地域错配、土地制约等挑战。行业竞争中,大型央企占优,市场化交易占比提升,补贴政策调整影响显著,行业竞争呈现“大型央企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国企和民企加速布局”的格局。因国家持续强调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性收购政策、绿证交易机制、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规则等政策不断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和收益模式持续获得支撑,公司现有项目及目前储备中的项目均直接受益于政策环境。

    (三)经营模式与主要业务

    公司经营模式已全面转向新能源项目开发、并购及运维。前期聚焦资源储备,通过并购和自主开发有效扩大资产规模,通过专业且标准化管理体系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高新能源项目的发电能力和市场化交易能力。公司依托专业团队在新能源行业的优质资源和经验快速在市场站稳脚根,虽然目前市场份额较小,但公司重整后清晰的资本结构、管理团队丰富的资源储备可帮助公司快速获取运营资产,加速市场地位的提升和规模效应的形成。

    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赤壁威世达100%的股权的收购,实现并表,标志着公司正式转型新能源领域,光伏业务率先进入实质运营阶段。赤壁威世达的主营业务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及开发,项目区域涵盖广东、天津、福建、湖南、海南、河南等。各项目公司共计并网16,386户,合计并网容量433.19MWp。

    (四)主要业绩驱动

    在风光新能源电站领域,公司主要依托新能源项目的有效发电和稳健的电力交易保障和提升项目收益,持续保证优质新能源电力项目的投资落地,从而有效扩大装机规模和发电总量。公司将重点关注项目资产质量与电价水平,与公司融资成本结合考虑后综合判断。公司将不断深化研究相关文件,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优化交易策略,并积极拓展相关优质项目以及电力消纳渠道。在储能电站领域,公司将主要依托独立储能电站为电网的调峰和调频服务获得电力辅助服务收益。公司亦将同步加强对绿点/绿证交易、储能收益机制等政策的理解和应用,保障公司业务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已成功实现新能源资产的运营突破,后续核心任务将聚焦于已储备的一系列新能源拟开发资源、拟并购资产,高效推进收购落地以实现快速扩大装机规模。公司将持续关注高质量资产类型和重点区域,筛选优质资产,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有序推进公司新能源资产快速、优质扩容,改善经营成果,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股权结构多元化互补,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经营

    公司构建了国有资本、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的股东体系,形成独特的战略协同优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可为公司提供政策支持与区域资源,确保发展战略与国家“双碳”目标深度协同;国联产投等大型国资金融机构强化资本运作能力,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海南瑞科等产业技术方则注入先进的新能源技术与智慧化管理经验。同时,东方园林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深厚积累,使公司具备“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的复合型开发能力。多元化的股东结构不仅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更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项目落地方面形成强大合力,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能源项目储备丰富,加速公司资产积累进程

    公司依托股东资源与自主开发双轮驱动,构建了覆盖集中式与分布式、新建与并购的立体化项目储备体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支持助力公司深度参与北京市及周边区域的综合能源规划,获取优质开发机会;国联产投的全国性项目网络为公司快速拓展风光电站资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专业团队持续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筛选高潜力项目,并结合农光互补、储能配套等创新模式提升资产收益。丰富的项目储备和多元化的开发策略,确保公司能够高效推进资产扩张,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三)核心团队专业化运营,提升公司决策执行能力

    公司目前已形成兼具技术底蕴与资本运作能力的核心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对新能源行业政策、技术趋势及市场动态具有深刻洞察,能够精准把控投资风险并优化运营效率。在电站开发环节,团队通过精细化选址、集约化建设及智慧运维管理,持续降低度电成本;在资本运作方面,擅长运用金融工具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团队积极整合股东资源,探索绿电交易、综合能源服务等创新业务模式,推动公司在能源转型浪潮中保持领先优势。

    (四)业务区域全国性布局,优化公司电站资产结构

    公司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制定梯度化区域发展策略,形成核心区域深耕与潜力市场拓展相结合的布局。在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开发高电价、高消纳的分布式光伏与工商业绿电项目;在西北、西南等资源富集区域,则布局大型风光基地及“光伏+生态治理”综合项目。全国性的业务分布不仅优化了电站资产结构,提升整体收益稳定性,同时有效分散单一区域政策或市场波动风险,增强公司的抗周期能力。此外,公司积极参与跨省绿电交易,进一步拓宽电力消纳渠道,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