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13:10:32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恒铭达(00294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部分
公司作为全球优秀的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为国内外头部客户提供从设计开发到精密制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依托精密模切技术、精密金属加工等核心工艺平台,聚焦智能终端、数通与算力基建、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凭借在精密模切、全制程自动化及精密焊接等领域的持续创新,公司构建了覆盖材料适配选型、模具研发、精密模切工艺设计等规模化智造的垂直能力,产品现已进入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持续助推智能终端设备、通信及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升级。
1、智能终端领域
随着AI技术爆发、政策激励及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多重驱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与鲜明的结构性增长特征。根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15%,达到14.37亿部,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7160万部,同比增长3.3%;折叠屏手机市场也持续升温,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284万台,同比增长53.1%;与此同时,根据Gartner公司的最新预测,2025年AIPC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14亿台,较2024年增长165.5%。这一轮由AI驱动的终端创新浪潮,正在重塑消费电子产业格局——以AI手机为例,其需要搭载更强大的散热模块和更精密的电磁屏蔽组件;折叠屏手机对铰链结构的疲劳寿命要求高达20万次以上;超轻薄机型则要求结构件厚度控制在0.1mm以内且保持高强度特性,这些技术迭代都为精密结构件带来了显著的附加值提升。
公司在智能终端领域的主要产品为精密柔性结构件产品,相关产品已覆盖智能手机、AIPC、笔记本电脑及VR/AR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完整产品应用矩阵。在智能终端设备行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公司以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和全流程解决方案能力,成功把握住了AI手机、AIPC、折叠屏设备等创新产品带来的市场机遇。凭借“材料-工艺-制造”的全链条协同优势,公司能够从产品概念阶段就深度介入客户研发流程,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方案,快速响应终端产品对结构件“更轻、更薄、更强”的严苛要求。在核心技术层面,公司突破性地解决了多层复合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结合难题,通过对多元化材料的理解和精密成型工艺,实现了不同材质在高精密尺度上的稳定结合,这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复合性,更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显著的轻量化效果。面对行业对生产效率和品质一致性的更高要求,公司构建了高度智能化的制造体系——从自动化设备集群的精准协同,到基于机器视觉的实时定位补偿,再到智能检测闭环,形成了“智造”生态,特别是自主研发的智能AOI系统,通过持续迭代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精准识别微细缺陷。这些技术优势使公司能够在产品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2、数通与算力基建领域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算力基础设施正迎来全面升级的浪潮。根据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已达125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26.8%。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远超通用算力20.6%的增幅。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快速落地进一步推高了对高性能数据中心的需求,2024年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6.9%至19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59亿美元。在这一背景下,大型数据中心的兴建与服务器升级浪潮为公司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提供了动力。AI服务器对多重功能化提出了严苛要求,如超节点集群服务器等高端设备依赖精密金属框架实现高密度布局与稳定支撑;5G/6G基站、交换机及路由器中提高单个产品性能密度依赖高精密度的匹配公差,从而带动精密金属结构件需求。
公司凭借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工艺精准匹配AI硬件升级需求,在将金属加工的多个关键环节整合为高效联动的自动化流程的同时保障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充分彰显在金属精密加工领域的硬实力。公司作为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的核心供应商,相关精密金属结构件已广泛应用于算力服务器等数通终端设备。此外,公司构建了贯穿产品定义、设计研发到量产交付的全周期技术协同体系,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交付能力和创新的解决方案与国内知名终端客户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与此同时,惠州恒铭达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升华南地区产能布局密度,增强公司市场核心竞争力,高效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线,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数通领域的生产能力,为算力服务器等数通设备在高性能计算场景的普及提供了支撑。
3、新能源领域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以超预期速度发展。根据IEA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市场容量达到602GW,较2023年增长了31.15%;储能市场方面,据RhoMotion称,2024年全球储能部署量增长50%以上,全球储能装机量为205GWh,同比增长53%,同时,据EESA统计,2024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约为12.749GWh,同比增长52.7%。这一轮新能源革命对精密金属结构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光伏逆变器需要耐受25年户外恶劣环境,储能电池箱体要求具备一定的防护等级,充电桩壳体既要满足轻量化又要保证结构强度。公司凭借在金属结构件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能力以及与行业头部企业配合研发设计和快速响应的优势,加速推进高可靠性、定制化新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公司为国内外头部客户提供适用于充电桩、工商业储能系统、光伏逆变器等设备的精密金属结构件产品及相应设备组装能力。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新能源设备对高可靠性、长寿命的严苛要求,更帮助客户降低了整体的综合成本。同时,在惠州恒铭达智能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后,新能源业务也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是依据客户的产品需求预测及销售订单来安排生产流程,确保每一步都与客户的需求紧密相连,即“以销定产”。整体生产活动是紧密围绕终端客户的实际需求来规划的。
在生产计划制定阶段,公司全面综合考量订单的交货期限、需求数量以及物流运输周期等多个关键维度,并结合实际生产能力和原材料库存状况,确保生产计划科学可行。生产部门则严格遵循既定的生产计划,高效调配生产资源,确保生产线顺畅运行。同时,依托快速响应机制等举措积极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突发问题,确保生产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以及良率等核心绩效指标,公司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确保每一环节都能达到最优状态,从而保障生产计划目标顺利实现。
2、采购模式
公司产品涉及的原材料主要有胶带、金属、导电屏蔽材料等。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采取客户指定与自主采购两种方式,客户指定材料从指定厂商或认证代理商采购;自主采购材料则通过多家合格供应商比价后决定。公司与核心供应商建立了稳定合作,能够确保原材料及时供应。公司按照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流程实施严格管控,采购部门依据订单及生产计划执行,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原材料到货后,品保部负责质量检验,合格品入库,不合格品则退换。公司还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册》,每年对供应商进行稽核评估,确保材料品质与服务。
3、销售模式
公司的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公司与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性协议,协议中明确了供货的具体方式、结算的流程,以及严格的质量保证标准等关键条款,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销售过程中,客户根据实际需求,向公司发出明确的采购订单,详细列明产品规格、数量、价格及交货时间等关键信息。公司在收到订单后依据前置签订的框架协议及采购订单的具体内容,与客户共同组织产品的生产、发货、结算以及后续的回款工作。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公司始终专注主业,坚持以研发投入驱动技术创新,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持续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在精密制造领域,公司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形成了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有效巩固了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为长期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紧跟终端客户的技术创新需求,确保研发方向高度契合市场发展。与此同时,经验丰富、专业结构合理的技术研发团队也具备高效的研发成果转化能力,能精准满足客户高标准的产品品质要求。
2、多元化市场战略布局
公司多元化战略源于对市场纵深与业务节奏的清醒洞察与系统谋划。智能终端、数通与算力基建、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协同共振,既分散单一赛道的周期风险,又能一站式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维需求,在稳固既有份额的同时,开辟出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为长期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依托深耕精密制造多年所沉淀的行业经验与创新工艺,公司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共生式合作有助于公司及时把握前端市场需求变化与消费者行为倾向,为公司提供持续的业务订单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通过与知名品牌客户的紧密合作,公司持续抬高技术、品质天花板,进一步夯实精密制造的护城河。
3、高效供应链管理与快速响应能力
公司凭借标准化管理架构、数字化生产管控模式及多年积累沉淀的丰富研发生产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快速响应体系。公司能够依据生产现场的实际状况,提供涵盖方案优化调整、订单灵活变动等多元化的技术服务支持,精准高效地回应客户在产品研发设计、交付周期、产量规划等方面的各类需求。在产品更新换代之际,依托对前沿技术的深度挖掘与储备、对行业动态走向的高敏感度,以及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长期合作构建的高效信息交互渠道,公司能够迅速推进新品部件的协同创新、新产品的研发验证、功能优化升级进程以及规模化生产等关键环节,有力确保终端新品的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此外,公司构建了覆盖多区域的产能协作网络,在昆山、惠州、越南均布局了生产基地,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节奏,为更多全球优质客户交付做好准备,为业务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战略落地。
4、优质客户资源与长期合作关系
凭借卓越的设计研发实力、可靠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高效的响应机制以及诚信经营的理念,公司赢得了行业内头部品牌客户的高度认可与深度信赖,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依托行业头部品牌企业战略协同机制,公司深度参与客户产品前沿研发,精准满足客户提出的新技术要求,为客户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持续强化客户合作的深度与黏性。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产品多样化+客户多元化”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通过对新兴赛道的前瞻性布局与行业趋势的精准研判,构建紧跟终端技术创新需求与市场方向的技术储备与产品矩阵;另一方面持续拓展行业头部企业的客户覆盖,形成多领域标杆客户集群效应,致力于成为能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标准产品及优质服务的国际化企业。
5、卓越的管理团队及人才培养机制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稳定且具有前瞻性,在产品研发、制造运营、关键工艺、智能制造等各类业务上均兼具专业性及丰富经验,能够精准洞察并应对多变的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完备的人才梯队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此外,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通过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及讲座、完善考核体系与晋升制度、实施科学的股权激励计划,积极践行全面且系统的人才培养战略。致力于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专业化团队,为公司长远发展和持续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