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希荻微:5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09 18:46:18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9日希荻微(68817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吴若宗、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赵晗泥、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陈子龙、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景然、深圳市惠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晏楷钧、杭州信持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申龙吉 杨超群、《中国基金报》社有限公司吴海飞、耕霁(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曹慧、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蒋睿、润德盈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蔡永基、上海恒穗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骆华森、农银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黄进德、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王秀平、深圳市远望角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翟灏、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王莉、华西银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马行川、深圳宽源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庄椀筌、誉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郝彪、天津华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殷鹏皓、雷沃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梁笑浪、上海明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姜宇帆、广东禅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育聪、中再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李准、杭州构树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冯豪、北京亚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郭常平、玄元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谢智莲、上海利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孟舒豪、深圳财沣投资有限公司吕喆、北京沣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孙冠球、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黄向前、景元天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张轶乾、南京金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岳雨霏、广东大兴华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何海杰、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翔、上海伯兄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张江城、北京大道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黄华艳、深圳市融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万志刚、鲍尔赛嘉(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周俊恺、紫时私募基金管理(三亚)有限公司丁帅、上海淳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谢伟玉、浙江菲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程浩、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静茹、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刘牧野、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明明、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李亚鑫、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蔡坤、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圣宣、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邹臣、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谌薇、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珂瑞 刘培锐 龙雷、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晔、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赖咏惟、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威震、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美懿、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程如莹、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江耀堃、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苏增慧、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胡慧、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朱宇澍、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吴奕霖、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耀波、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海、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薛宏伟、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夏胤磊、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世杰、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吴奕玮、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晓晨、上海十溢投资有限公司孙梦云 刘绍念、广深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程少普、中原证券有限公司(香港)蔡思进、广州保泰盈盛私募证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铠铭、深圳市辰禾投资有限公司荆祖民、富海中瑞私募股权投资黄东、佛山市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邱少媚、广东佳润实业有限公司林昱明、北京睿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兴文、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吕众、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昊、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馨悦、浙江善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程伟、上海启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军、中国船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任丽、广州玄甲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聃、纳弗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李怀斌、上海证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育新、上海天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甘加祥、毅润(晋江)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蔡如啸、上海博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王红星、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达婷、杭州伟晟青云私募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宋迪伟、上海衡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宋翔、北京升水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宏叶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介绍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与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情况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4,551.06 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38.58%;实现毛利润 16,966.56 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7.59%。2024 年第四季度,随着公司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即智能视觉感知业务)部分产品开始自主委外生产以及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扩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048.55 万元,环比增长74.43%;实现毛利润5,394.95万元,环比增长50.77%。2024 年,公司所有产品线总出货金额为 99,991.6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0.99%,其中公司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线出货金额为 54,192.25 万元,是公司出货金额主要增长点之一。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7,767.93 万元,同比增长 44.56%;实现归母净利润-2,726.48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有所收窄。 问:第二部分:答环节
答:第二部分问环节

问:请公司如何看待贸易战所带来的影响?
答:公司一直坚持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供应链策略。截至目前,公司不存在从中国直接出口货物至美国的情形,且公司直接从美国进口货物至中国的金额占比较小,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无实质性影响。如果后续美系厂商受到贸易战关税的影响,产品价格进一步上升,有望加速芯片国产替代的进程,公司已储备较多可以替代美系厂商芯片的物料。

问:请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环比小幅下滑的原因?
答: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环比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本季度涵盖春节假期,按照行业传统惯例,本季度通常为业务淡季,公司在本季度的备货安排相对保守。但客户实际提出的产品需求量,超过了公司当季的备货数量,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基于这一情况,公司对后续季度的业务发展持乐观态度,预期较为良好。

问:请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如何?后续如何展望?
答: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 30%,其中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线的毛利率高于 30%。由于控股子公司 Zinitix的传感器芯片产品线的毛利率低于 30%,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后续随着公司高利率产品的推出以及持续放量以及供应链成本的有效管控,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存在一定的上升的空间。

问:请公司智能视觉感知业务(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供应链的转移进度?
答:该产品线供应链转移的进度取决于不同型号产品对应的生产情况(即合作的晶圆厂和封测厂)以及客户对于具体产品需求的变化。公司将依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和不同产品的特性有序推进供应链转移战略。

问:请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和汽车电子业务后续如何展望?
答:目前,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占比不超过 10%,消费电子业务和汽车电子业务均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各自的增长速度决定了后续两块业务的收入占比。就汽车电子的客户而言,公司每年新开拓的汽车 Tier 1 和整车厂客户的数量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问:请公司车规级芯片产品的单车价值量如何匡算?
答:公司目前在汽车电子的布局包括降压和升压的 DC/DC 芯片、车规级 LDO 稳压器、智能高/低边开关以及 PMIC。以智能高/低边开关为例,其应用场景较广,包括域控制器、车身电子配电、座椅调节、新能源汽车 BMS 等,单车该芯片用量可达数十颗,单车价值量可达 40 到 50 美元。

问:请公司围绕 AI 算力打造的供电芯片产品进展如何?
答:以服务器供电芯片为例,当前众多客户正处于产品调试阶段。鉴于此类芯片与系统的高度耦合性,在软件与硬件层面均需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细致调试。从客户类型来看,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领域蓬勃发展以及国产替代战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整个市场对算力电源模块,尤其是 DC/DC 转换器和电子保险丝(E-Fuses)展现出极高的关注度与需求热情。具体项目的推进速度,与国产替代战略的实施进度紧密相连,同时也受到以 RM 架构为基准的 CPU 算力方案在市场中推广普及程度的影响。

问:请公司后续人才招聘策略如何?期间费用是否存在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答: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占比超过 60%,彰显了公司对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高度重视。展望 2025 年,公司将秉持稳健审慎的人才招聘策略,确保人力资源配置与公司战略目标同频共振。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化组织架构优化,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人均费用支出。

问:请公司和小米集团的客户关系如何?
答:公司于 2020 年导入小米集团的供应链,合作历史悠久且商务关系较为稳定。截至目前,公司为小米集团提供的产品种类丰富,覆盖多个产品线。

问:请公司后续收并购的策略,目前在看的项目?
答:公司会结合市场发展态势和客户需求变化,持续在芯片设计领域寻觅优质的标的公司,积极洽谈合作的可能性。后续如有进展,会按照监管规则及时对外披露相关信息。

问:公司目前账上资金充裕,营业收入增速较快,亏损金额也在逐步收窄,请公司是否有扭亏为盈的预期,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否存在转正的预期?
答: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会通过业务的持续开拓以及成本费用的有效管控朝着扭亏为盈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的目标持续努力。

希荻微(688173)主营业务: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芯片在内的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希荻微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8亿元,同比上升44.56%;归母净利润-2726.48万元,同比上升44.23%;扣非净利润-2825.21万元,同比上升47.83%;负债率12.89%,投资收益39.52万元,财务费用-479.44万元,毛利率30.0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65.5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4389.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