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17:10:52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8日回盛生物(30087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大成基金、华福证券、华泰证券、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陕西信托、申万资管、申银万国、天弘基金、西部证券、长江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银叶投资、永赢基金、运舟资本、中庚基金、中信证券、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宏利基金、华安证券、华创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一、公司 2024 年度及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00 亿元,同比增长 17.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15.56 万元,同比下降 220.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623.86 万元,同比下降 45.06%。
2024 年,面对下游养殖行业压价,兽药行业竞争加剧的困难,公司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引领、高效务实、艰苦奋斗、合作包容”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厚积薄发,顺势而为,逆周期布局”,经营情况逐季度向好。
2024 年下半年,伴随下游养殖行业需求恢复,公司顺势而为,实现下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半年增长 75.11%,第四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615.87 万元,实现季度扣非扭亏。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化药制剂和原料药两大业务板块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99 亿元,同比增长 92.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449.70 万元,同比增长 371.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409.07 万元,同比增长511.54%。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二、投资者主要提问及公司回复 问:请公司经营情况逐季度改善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答:近年来,公司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不动摇,以科技创新为发展驱动力,纵向布局上游原料药产业,横向布局宠物、禽类、反刍、水产等板块,打造集“原料药+兽药制剂+动物保健”的综合性动保公司。公司在销售拓展、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品牌形象、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前期募投项目全部投产后,固定资产折旧和可转债费用化利息趋于稳定,制剂与原料药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所发挥的边际效应对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呈现出积极作用。
问:今年以来泰乐菌素与泰万菌素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原料药技改项目产能增加较大,产能是否能有效释放?
答:近年来,原料药行业竞争激烈,原料药价格降幅明显,原料药企业端盈利减弱。目前,行业内卷态势缓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开始聚焦自身核心优势产品,注重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提升。同时,随着泰万菌素制剂用于“蓝耳病”防控普及度的提升,泰万菌素原料药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在微生物发酵领域投入了较多研发资源,通过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化发酵、改进工艺、降低能耗费用等方式不断优化生产成本,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公司在国内外市场拓展顺利,现有原料药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泰乐菌素原料药是多种广泛使用的兽用抗菌类药物的原料药,可用于生产泰万菌素类产品、泰乐菌素制剂、泰地罗新、替米考星类等产品。当前,公司原料药产能已显不足,本次对原料药产线进行技改升级可充分利用原有产线公共工程,仅需投入有限资金即可实现产值大幅提升,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公司盈利水平。
问:公司对可转债进行前赎回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公司提前赎可转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1)降低财务费用,增厚净利润。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行幅度较大,而公司可转债实际利率较高,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提前赎可转债将为公司节省财务费用约 3,000 万元。(2)降低资产负债率,控制经营风险。2024 年可转债市场发生的流动性风险事件,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未来若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则会对公司经营战略的实施产生不必要的干扰。(3)调整资源分配,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在制剂和原料药方面的产能布局基本完成,经济效应逐步呈现。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不进则退。为此,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聚焦新兽药的开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深化“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产业链结构,构建竞争优势;完善宠物业务板块布局,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级;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降低国内业务周期性影响。
问: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答:2024 年度,公司研发成果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公司通过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技术方式,实现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突破式创新;通过优化微生物发酵工艺、配方,实现单批发酵成本、杂质组分的显著下降;制剂新品持续落地,全年获批贞芪颗粒、加米霉素注射液、环孢菌素口服液 3 个新药批文,7 个新兽药通过技术评审,新增比对、报批文产品40 个;科研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2024 年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合作,参与国家“卡脖子项目”3 项,承担“湖北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 项,共同开发新药 11 项,加深了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2025 年,公司将加快新药报批与转产效率。按计划推进新兽药、比对类产品获批,确保转产一次性成功。整合研发资源,加快组织创新。依托华农-盛研究院组建 I+创新药、合成生物学、宠物抗体药等新型研发平台,聚焦重点前沿性产品创新。强化与国内外同行企业、科研院所在宠物药开发方面的合作。加大产品立项与转化力度,增加新产品立项不少于 20 项。
问:公司在宠物药品业务方面有什么规划?
答:宠物药品板块属于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经济动物药品与原料板块布局基本完成,公司将调整资源分配,加大在宠物药品研发及市场渠道建设方面投入。公司宠物药品主要涉及宠物驱虫类、解热镇痛类、皮肤用药、内科疾病类及功能性保健品等细分领域。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 8 个宠物用新兽药证书,已有 20 款宠物药品及 16 款宠物保健品先后上市。其中 2025 年已有 2 款宠物药品和 4 款保健品获批或上市。
问:公司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较多,未来是否还有大额支配开支?
答:近年来,公司在化药制剂、原料药、中兽药等方面的产能布局基本完成,短期内不会有重大资本开支。
问:公司化药制剂毛利率未来是否有升的空间?
答:养殖业规模化的提升促使其议价能力提高,但行业的内卷也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兽药在养殖成本构成中占比不大,但对于增强动物疾病防治能力,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意义重大。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公司也在积极应对。聚焦新兽药的开发,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价值创造提升客户黏性。深化“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打通产业链,提升综合毛利率。加强市场拓展,提升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经济。加快培育宠物业务板块,提高宠物药品收入份额占比。
回盛生物(300871)主营业务:兽用药品(包括化药制剂、原料药、中药制剂)、饲料及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回盛生物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99亿元,同比上升92.96%;归母净利润4449.7万元,同比上升371.23%;扣非净利润3409.07万元,同比上升511.54%;负债率47.97%,投资收益65.48万元,财务费用848.03万元,毛利率24.4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8.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