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8 11:03:42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孚日股份(002083)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家纺行业
(1)行业平稳运行,行业出口保持增长
202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贸易活动小幅回暖,经济增长动能略显不足,依靠我国家纺行业完善的产业链和全球领先的制造优势,以及国家一系列稳外贸、稳增长政策的实施释放流动性,我国家纺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运行。外贸企业抓住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回升时机,扭转了上年的负增长态势。在国家“两新”政策的推动下,行业内销整体平稳且呈现新亮点,内外贸整体均保持增长态势。工信部公布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回升5.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4.95万亿元,同比增长4.0%;利润总额1938.8亿元,同比增长7.5%。
出口方面,据海关总署数据,1-1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3016.25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其中,12月份出口订单增加明显,2024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全球出口280.7亿美元,环比增加11.52%,同比增加11.07%,稳外贸政策的持续发力,为纺织品的出口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同时积极开拓东盟等新兴市场,进一步推动多元化国际布局。
展望2025年,外部形势高度复杂,但纺织行业总体仍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一方面,全球经济和终端消费增长乏力,贸易摩擦风险频发,国际纺织供应链布局深度调整,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也仍有赖于行业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予以化解。另一方面,在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压舱石”作用释放,宏观存量增量政策协同发力,为纺织行业加快升级发展提供稳定基石。
(2)国内外棉价承压,产业链管理能力凸显
2024年,国内棉价整体震荡下行,终端需求疲软,抑制了棉花消费;因价格优势引起棉花进口量显著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2024年新棉销售进度较缓;尽管种植面积缩减,但单产提升使得丰收预期增强。具体数据监测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级皮棉价格为14675元/吨,较2023年同期下跌1787元/吨,跌幅约10.86%。
国际棉花价格方面,全球主要产棉国基本处于增产周期,供应端上的充足基本压制2024年大部分时间的棉价走势。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发布的12月份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棉花总产量预估较上年度大幅增加,为2555.8万吨,总消费量为2521.1万吨,处于近四年平均略高水平。供给过剩量为34.7万吨,致使国际棉价持续下行。
棉价目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不论是宏观面或是供需结构,当前棉价利多驱动较弱,国内外价格均处于较低区间,缺乏上行驱动。在此背景下,家纺企业的产业链管理能力越发凸显,具备研发设计、棉纺加工、家用纺织品制造、国内外销售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家纺公司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更强。
(3)消费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个性化要求,消费场景呈多元化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主流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家纺行业消费升级提速,对毛巾和床上用品的消费从满足实用性发展转变至对产品品质、个性化、功能性、体验感有更多方面的要求。产品材质方面,消费者更青睐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产品;功能性方面,健康、时尚、个性表达等成为消费者选择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消费风格方面,呈现出豪奢、隐奢、科技等多种不同消费取向。消费升级促使家纺企业在国潮、大健康、绿色环保等方向寻求突破。此外,消费渠道方面,近年来电商、直播、短视频等平台的快速发展,促使家纺产品线上销量快速增长,同时也对家纺企业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渠道运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4)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要求加速产业升级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推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转型升级,是保持我国纺织业国际优势地位的重要举措。我国正不断推进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家纺企业在技术、产品、业务等方面的融合,促进互联网、大数据在家纺产业的应用与创新,建立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实现从采购、生产、销售及物流等各个环节的相互联通,打造柔性供应链平台。同时,行业绿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践行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从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路径,更成为提升企业价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2、涂层材料行业
(1)涂层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涂层材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起到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总体来看,涂层材料市场规模大,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市场规模方面,经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中国涂料行业总产量3534.1万吨,较上年同期同比降低1.60%,主营业务收入总额4089.03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56%,利润总额262.9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9.34%。中国涂料行业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2024年,中国涂料市场细分领域展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其中,风电涂料、工业重防腐涂料和特种涂料等细分市场表现突出,企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能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此外,汽车涂料、集装箱涂料和3C涂料等领域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示着未来涂料行业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
(2)外资企业占主导,涂层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当前,中国涂料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外资涂料企业在中国本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涂界的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涂料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外资企业上榜数量为19家,累计销售收入为795.774亿元,较上年增加40.114亿元,占榜单总销售收入比例为50.83%,相较往年增加1.58个百分点。本土企业上榜数量为81家(含港澳台),累计销售收入为769.802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8.940亿元,占榜单总销售收入比例为49.17%。
近年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助力国内涂料企业崛起,其在研发、质量与市场拓展上表现强劲。国内企业深谙本土市场需求,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随着国内涂料头部企业通过在细分领域的持续研发创新、深化专业化经营策略、加强销售渠道的构建以及提升品牌形象,凭性价比、定制化服务及快速响应优势,将更多替代进口,扩大市场份额。
(3)绿色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渐成趋势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随着监管法规的不断升级和客户对可持续及环境友好型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涂料产品将朝着高环保、高性能的方向发展。2024年,涂料行业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推出了更多环保型涂料产品,还加强了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根据《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涂料行业将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实现可持续增长。国家将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优化涂料产品结构,逐步提升环境友好型涂料产品的占比,到2025年,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70%。此外,传统涂料的装饰和简单的保护作用早已满足不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涂料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装饰或保护作用之外,还要兼具其他一种或多种功能,比如隔热保温、耐高温、耐特殊介质腐蚀等特性。涂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技术创新、环保理念的深入、市场变化的适应以及政策的引导。
3、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
(1)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动电解液添加剂出货量持续增长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750万辆,中国市场是主要驱动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80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中国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66.2万吨,同比增长26.7%;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152.7万吨,同比增长34.2%,增速进一步提升,且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90%以上。
电解液添加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成分,随着锂电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锂电池对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需求量逐年增加。
(2)电解液添加剂价格触底回升,落后产能出清叠加需求增长有望带动行业逐步回暖
当前电解液添加剂价格仍处于底部区域,行业供需结构仍在调整中。2024年,供需结构逐步改善,推动电解液添加剂价格开始触底回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碳酸亚乙烯酯(VC)在市场主流价格集中在48000-49000元/吨之间,国内市场均价涨至48500元/吨,较全年最低价格上涨3.19%。同时,2025年以来,电解液添加剂价格延续回升态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6日,碳酸亚乙烯酯(VC)在市场主流价格集中在52000-55000元/吨之间,较年初价格上涨10.31%。随着行业落后产能逐步出清,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电解液添加剂市场有望逐步走出周期底部,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拥有成本控制优势、稳固客户基础,并且不断致力于成本控制和质量提升的企业,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在不断推进家纺产业由生产规模化向品牌化、差异化、高附加值化升级、继续保持全球行业领军地位的同时,主动把握全球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与高等院校广泛开展战略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战略合作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新材料业务,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当前重点推进功能性涂层材料项目和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一)主要产品与业务
1、家纺业务
公司创立以来一直从事家用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中高档毛巾系列产品以及装饰布系列产品,所属行业为纺织品行业中的家用纺织品子行业,企业曾荣获“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中国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2023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产品曾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等荣誉称号。
主要产品如下:
(1)毛巾系列产品
毛巾系列产品主要分为巾被系列产品和服装用毛巾,其中巾被系列产品包括毛巾产品和毛巾被产品,毛巾产品按其用途不同分为卫生用毛巾和功能用毛巾。
(2)装饰布系列产品
装饰布系列产品主要分为床上用纺织品、窗帘制品、厨房制品和其他产品。
2、新材料业务
(1)功能性涂层材料业务
公司依托子公司孚日宣威积极布局功能性涂层材料业务,产品主要包括热屏蔽节能降温涂层材料、海洋重防腐涂层材料、石化能源特种防腐涂层材料、水性工业防腐涂层材料和汽车涂层材料等,可应用于石油化工、海工港口、汽车船舶、军工装备、集装箱等领域。
热屏蔽功能涂料经军方和山东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具有可见光、近红外隐身性能,具有优异的隔热降温节能效果,可使装备表面的温度降低15℃以上,内部温度降低8-10℃,达到国内同领域领先水平,曾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海洋重防腐涂料在海洋工程装备设施防腐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海洋重防腐涂层材料能够实现带湿带锈涂装和水下固化施工,拥有几十个国内大型示范工程案例,综合技术水平经山东省科技厅组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水性工业防腐涂层材料突破了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了可应用于海洋重防腐领域的高端水性集装箱涂层材料,相关技术领域曾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石化能源特种防腐涂层材料已进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合格供应商体系,产品主要运用到各种耐酸碱、耐老化装置等。
汽车涂层材料形成了底-中-面综合水性化的高端汽车涂层材料体系,建立了适用于铝合金、冷轧钢板、ABS、玻璃钢、PP等多种基材的配套体系,满足底漆烘烤-中间漆烘烤-面漆闪干20min-罩光烘烤的最先进的工艺要求,解决面漆和罩光的湿碰湿技术难题。
(2)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公司
依托子公司孚日新能源积极布局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主要生产氯代碳酸乙烯酯(CEC)、碳酸亚乙烯酯(VC)电池级产品等动力锂电池上下游系列产品。
公司利用自身液氯优势,在公司控股子公司高源化工厂区内投资建设了4万吨/年氯代碳酸乙烯酯(CEC)装置,为VC提供原料;投资建设了1万吨/年VC合成装置和1万吨/年VC精制装置,生产电池级VC产品,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全产业链发展的公司之一。
目前,公司VC精制项目、VC合成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VC全流程生产贯通。随着合成VC产能的逐步释放,精VC产量迅速提高。同时,公司通过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原材料的高效利用,进一步降低VC生产成本。
2023年孚日新能源产品正式进入市场,目前已与多家电解液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合作顺利,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二)主要经营模式
1、家纺业务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是采购国内外棉花用于生产毛巾、床上用品、装饰布等家纺产品,在国内市场通过自建渠道、在国际市场主要通过客户渠道进行全球销售。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全球贸易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研产销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1)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采购模式
原材料采购
公司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为棉花。公司设有专门岗位分别负责国外棉花采购和国内棉花采购,对于国外采购,采购专员负责收集配额信息,与配额主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根据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及其调整申请、受让进口配额,并从国外进口棉花;对于国内采购,采购专员根据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和进口棉花采购情况确定国内棉花的采购。
辅料及设备采购
公司除棉花以外的其他材料,如染化料、助剂等辅助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主要通过企业开发的自有采购平台进行竞拍或招标采购。标的较小的采购通过竞拍方式完成,标的较大、技术指标要求较高的设备类采购主要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公司对原材辅料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对供方原材料的进厂、检验、质量、日常管理进行全流程跟踪监督,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价。
(2)敏捷高效、精细管理的生产模式
对于国外市场,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由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部提供的月度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车间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车间生产,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产品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成品包装及入库,然后按订单要求的日期发货。对于国内市场,公司销售部依据实际订单、市场预测、成品库存等变量,编制生产计划并提交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
近年来,公司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市场与生产紧密结合、反应速度最快的产销一体化运营机制,能够将市场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到生产工厂,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灵敏度和反应速度,最大程度上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的市场形势。在各个生产工厂,公司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全流程控制、推行承包制、精益创新等方式降本增效,不断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3)多元市场、均衡发展的全球销售模式
公司作为中国家纺行业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企业,同时经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国际市场,公司始终坚持全球贸易战略,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与国际主要家纺品牌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起以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中东及东南亚为主销市场的全球贸易格局,在世界家纺领域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企业品牌竞争力,自1999年以来公司在国内家纺企业中出口中份额始终处于领先位次。在国内市场,公司主要经营“孚日”“洁玉”两大主导品牌,全国销售网点达到20000多家,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国际市场,公司进出口业务部门负责产品的国外销售,包括市场开拓、订单跟踪及售后服务。公司外销产品主要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并依据国外经销商的授权使用指定的商标和标识,出售给国外经销商,然后由国外经销商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分销,最终销售给终端消费者。公司在维护与现有国外经销商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自主销售渠道,打造自主品牌,减少中间环节,在国外终端市场进行销售。
在国内市场,公司通过经销商、直销和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其中,经销商模式,主要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根据实际情况在各个地区设立代理经销商,目前形成了覆盖除西藏、台湾外的全国所有省份的销售网络。同时将产品销售给各地的大型超市和大卖场。目前公司和诸如山姆会员店、胖东来超市、沃尔玛超市、永辉超市、大润发超市、华润万家超市、天虹商场、联华超市、物美超市等商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直销模式,通过直接拥有和租赁的终端设立直营店,以及在商场开设专柜的方式进行零售,直营模式面对最终客户以终端零售价进行销售。网络销售,主要通过第三方在线平台开展B2C模式的产品销售,通过入驻开设自营品牌旗舰店的模式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目前已覆盖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以及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上开展品牌展销活动。
(4)融合创新、多点支撑的全球化研发设计模式
公司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导,与国际客户进行联合设计,有效消化吸收和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同步统一研发设计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面向全球同步推广,使产品向高、精、尖、专方向发展。公司在上海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并建立起以各子公司为主体的新产品研发设计团队,每个主销市场配套一个研发创新团队,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整体研发设计方案,实现了研发设计与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的无缝对接。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以新型纤维应用、功能整理技术、组织结构设计为主线的600多个系列、数万个花型的产品体系。
2、新材料业务
(1)功能性涂层材料业务
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联合青岛科技大学,搭建了以青岛科技大学李少香教授和数十名教授级专家、博士研究生为主的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开发和科研支持,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部主要负责项目的材料采购供应工作,公司生产涂料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树脂、颜填料、助剂、固化剂用树脂、包装物、溶剂等品类。采购部根据项目的经营计划和生产计划,组织实施具体采购行为。公司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与业内主要原材料的优质供应商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动关注大宗物资市场的变化,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模式
公司目前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依据订单情况安排生产计划,同时实行安全库存管理。销售部门与客户签订销售订单后,生产部门根据相关的发货计划制定详细的投料及生产计划。
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通过参与央企、国企和军工企业的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等形式获得订单。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公司基于对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自主研发并向客户进行产品推广。
(2)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研发模式公司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联合青岛科技大学和济南大学,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公司成立孚日化工学校,不断有针对性的为公司培养输送专业化操作人员,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碳酸乙烯酯、三乙胺、碳酸二甲酯、辅料及包装材料等。公司根据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并结合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和库存情况实行采购。公司制定了采购相关的内控制度,对采购计划、采购作业、存货流转、仓储等采购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公司主要根据客户合同或订单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按时完成生产计划,对于临时增加或调整的销售需求,生产部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编制临时生产计划并报送相关领导审批后下达给相关部门。同时承担产品质量控制的职能,根据工艺流程与产品关键性能设置控制节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执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保证产品的高质量与稳定性。
公司通过组织业务团队拜访目标客户、推介产品,邀请下游企业到公司现场考察参观,通过展会、峰会等渠道了解市场信息以及加强同主要客户业务对接等方式,开拓市场。目前公司已与多家电解液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家纺业务
(1)企业产品质量领先,市场信誉良好
公司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长期形成了精益求精、细致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制定了严密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同时凭借重信守诺的良好信誉,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保证了公司与客户稳定的合作关系,无论市场怎样变化,企业始终保持着充足的订单和满负荷生产。
(2)拥有均衡的市场布局,优势地位稳固
公司积极推进全球贸易,在日本、美国、欧盟、中国以及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等主销市场保持着优势市场地位,拥有较强的溢价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3)产业链完备,抗风险能力、发展韧性强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领跑行业的技术装备优势,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织造、印染及后整理等各类生产设备,配套热电、自来水等关联企业,形成了研发设计、棉纺加工、家用纺织品制造、国内外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4)运营机制高效,市场反应速度敏捷
公司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市场与生产紧密结合、反应速度最快的产销一体化运营机制,能够将市场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到生产工厂,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灵敏度和反应速度,在最大程度上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的市场形势。
(5)深化创新能力,研发成效明显
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国家纺行业新型纤维开发应用推广基地,主持和参与起草了毛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获得了国家工信部“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等众多荣誉,形成了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公司注重可持续绿色发展,在产品设计中,将流行趋势和流行色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针对目标市场以差异化的材料、工艺、风格、功能等组合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并将生态环保材料、生态环保技术、认证与产品开发相结合,开发有颜值、有品质、可持续的产品。公司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与其他国家产品形成差异化。
(6)推进精益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
公司持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全员全流程成本控制;通过目标管理,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方向性;在成本倒逼时,降低大合同、特殊合同产品加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精益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精准进行计划制定、工艺优化和质量管理工作,实现集中投产等等。
2、新材料业务
(1)功能性涂层材料业务
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由业内知名教授专家领衔的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队伍,包括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泰山学者2名,教授4名,副教授2名,博士、博士后6名,研究生24名,科研实力雄厚。2024年,公司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新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项。公司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8项。
公司涂层材料项目团队拥有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功能性涂层材料项目一期在建设过程中,顺利实现了拿地、建设和投产计划,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主体建设、项目投产、下游客户开拓,产品交付等工作。公司项目团队积极把握高端涂层材料国产替代发展契机,涂层材料业务顺利起步后,当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4年,公司涂料业务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推动涂层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49.63%。当前,海工、石化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船舶等涂料领域是公司着重发展的方向。
涂料行业的下游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且每个领域都有独特的发展周期,基于此,公司涂层材料项目团队采取了一种稳健的经营策略,以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和业务的可持续性。依托研发创新优势以及丰富的多领域产品技术积累,公司涂层材料项目团队重点围绕海洋工程、石化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船舶和军工等板块进行系列功能性涂层材料的生产与销售,实现多领域的均衡布局。2024年,公司紧跟市场形势,持续加强在海洋水中固化、防爆、耐高温烧蚀、海洋工程、汽车及高端装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隔热等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力度,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公司可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
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通过与青岛科技大学和济南大学的紧密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形成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公司成立孚日化工学校,不断有针对性的为公司培养输送专业化操作人员,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公司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借助高密市省级化工园区便捷的产业配套资源优势,以及公司自身在人才支撑、成果转化、水电气能源和回收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资源和技术优势,各环节生产成本可控,使公司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在行业内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同时,公司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随着对生产工艺的逐步熟悉,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精准改造,通过加强工艺优化和流程改造,持续强化自身成本优势。
公司坚持采取以锂电池电解液头部企业为核心销售对象,通过组织业务团队拜访目标客户、推介产品,邀请下游企业到公司现场考察参观,通过展会、峰会等渠道了解市场信息以及加强同主要客户业务对接等方式,主动开拓市场。目前公司已与多家电解液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合作顺利,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家纺+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双主业战略成效显现。家纺业务作为公司的基本盘,对内,持续加大国内市场开拓,产品、渠道和品牌齐发力;对外,稳固国际市场主力客户,抢抓增长潜力客户,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新材料业务不断取得突破,进入快速发展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6亿元,同比增长0.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21.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2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9亿元,同比下降23.84%。
1.家纺业务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家纺业务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8.53亿元,同比下降1.67%;实现毛利率23.31%,较去年同期增长2.55个百分点。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1)稳固国际市场主力客户,抢抓增长潜力客户
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复杂、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以及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挑战,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与主要客户的深度沟通和市场调研,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开发出适配产品,进一步巩固了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基础。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小客户,优化客户结构,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此外,公司持续优化订单结构,高毛利订单占比稳步提升,推动整体毛利率不断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家纺业务出口态势良好,出口额达4.39亿美元,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彰显了公司突出的竞争优势。具体来看,公司对欧美市场出口稳中有升;尽管日元持续贬值且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公司对日本市场出口仍保持平稳;同时,对东南亚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
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充分发挥集团棉花可追溯、进口棉花配额、全产业链布局、产能规模以及孚日在行业内的品质口碑等优势,成功拿下多个COSTCO大项目,涵盖茶巾、沙滩巾和无捻提花斗篷等产品。其中,毛利率在25%-50%的高毛利订单占比进一步提升,推动整体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持续加大国内市场开拓,产品、渠道和品牌齐发力
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公司多维度发力,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产品端,公司对巾被类产品进行品牌系列化划分,进一步突出产品优势,同时完成“孚日”及“洁玉”新品发布与上市相关工作。为优化旗下品牌产品线架构,公司成立商品企划委员会,统筹负责产品线规划、新产品策划及价格管控等工作,全面提升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渠道端,面对线下传统渠道受经济形势影响的挑战,公司强化对渠道商和品牌直营店的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发新客户,优化渠道布局,打造高效经销商队伍,聚焦拓展高影响力客户群体,以应对终端市场销售的挑战。品牌端,公司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通过官宣明星代言人、拍摄发布TVC广告、进行抖音星聚力投放、达人种草以及小红书种草投放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家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7.43亿元,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延续了的良好态势。
(3)产品力和服务力双提升,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当前毛巾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且面临东南亚和印度等国挑战的背景下,公司坚定走产品差异化创新之路,同时打造精准高效的服务能力,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产品力方面,公司围绕环保材料、可持续设计、绿色科技、技术创新、循环利用、健康生活等六大方向,全力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通过与客户的深度沟通和频繁交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与流行趋势,迅速推出适销对路的新品。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力度持续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功能产品的下单比例稳步上升,赢得市场广泛认可。其中,差异化非纯棉产品订单量大幅增长;涡流纺、赛洛纺等新品凭借创新工艺与卓越品质,获得稳定订单;节日刺绣元素等原创新品也广受客户青睐。
服务力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精准、高效、无可替代的服务能力。通过优化生产流程,订单交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缩短,与竞争对手相比形成显著优势。业务与工厂团队思想高度统一,凝聚成强大合力,共同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公司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与反馈,确保每个订单高效处理。同时,公司注重元素共享与创新持续,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与服务内容,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这些差异化竞争能力已成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赢得广大客户的高度信赖。
2.新材料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
报告期内,公司新材料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涂层材料业务和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27.57%。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1)功能性涂层材料业务
多业务领域齐发力,推动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积极把握高端涂层材料国产替代的发展机遇,涂层材料业务在顺利起步后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凭借充足的在手订单和不断提升的产能利用率,涂层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49.63%。
当前,海工、石化能源、汽车、船舶等涂料领域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其中,海工领域,公司成立海工事业部,专注于海工交通防腐市场。在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持续开拓大型国企央企客户,重点针对天津、福建、广东、浙江地区的新建项目和潜在合作伙伴进行开发。石化能源领域,公司成功进入中石油涂料供应商体系,正积极推进中石油相关新建项目的市场开拓,目前进展顺利。汽车领域,公司高端工业涂料产品成功进入中车新能源供应商体系,并成为其核心涂料供应商。自2024年四季度起,公司已正式向中车新能源供货,为其新能源汽车的涂装提供高质量保障。船舶领域,目前公司正积极与国内外船厂及配套厂建立联系,推进相关业务合作。
持续加强产品技术研发,研发创新成果显著
2024年,公司紧跟市场形势,持续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对海洋工程、动车组、轨道交通、汽车及高端工程机械、军工涂料等领域展开细化研究,实现降本增效,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公司业务开展提供坚实的产品基础。
产品研发方面,海工涂料领域:公司研发的水中固化超强涂层材料及其在海洋工程装备设施中的应用,经以侯保荣院士为首的专家组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已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动车组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动车组水性涂料,顺利通过中车防火测试和有害物质含量测试,产品质量获得客户认证。同时,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5项;获得2024年山东省专精特新创新企业荣誉称号;获得第四批山东省新材料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自主创新示范项目)称号。
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公司积极参与海洋、石化等领域标准制定工作。其中,公司重要客户中石化集团牵头组织的《绿色采购评价要求涂料》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国家标准《风力发电设施防护涂装技术规范》正处于起草阶段,以上标准将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业务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公司还承担了中国涂料行业协会下发的2项海洋特种涂料团体标准起草工作,并顺利通过专家会议评审。
(2)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
多措并举提产能、降成本,顺利完成降本目标
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行情,公司年初确立了以“提产能、降成本”为核心的发展目标,并通过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期内,随着四季度合成三号车间的投产,公司年产10000吨VC项目产业链在近3年的努力下全线建成,月产能逐步提升至800吨以上,产能跻身国内同行业前三名。同时,公司通过物料回收循环利用、流程再造等有效措施和技术改进,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核心问题。四季度,公司基本实现了生产成本、资产折旧、管理费用等关键成本项目的收支平衡。
重点开拓电解液头部企业,销售收入大幅提升
2024年,公司通过多渠道积极拓展业务,成功与电解液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顺利进入其供应商体系。凭借高效的产销协同,公司实现了全年产销同步,成品库存接近零,VC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全年销售VC产品4304吨,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472.49%。同时,公司积极参加行业展会等活动,广泛收集市场前沿信息,进一步提升企业知名度,逐步拓宽销售渠道,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3.其他业务
(1)热电业务
公司热电业务经营发展持续向好。2024年,随着煤炭价格中枢稳步回落,公司热电业务的燃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化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实现亚氯酸钠和氯代碳酸乙烯酯两种产品的稳定生产,并逐步巩固市场地位,推动业务平稳发展。同时,CEC车间通过改造升级影响产能和安全运行的管线,进一步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逐步提升产能。
(3)电机业务
报告期内,面对新形势下的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积极克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壁垒增强、产品能效标准提高、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公司立足中高端产品市场,坚持以扩大市场开发和占有率提升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驱动力,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为支撑,以提高效益为工作落脚点,在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质量管控、精益生产、团队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公司运营态势稳步向好。
未来展望:
1、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依托“产业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推进业务归核化发展,优化资产配置,聚焦家纺和新材料两大核心主业,逐步剥离低效非核心业务,提升整体资产运营效率,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在家纺主业方面,公司将持续做强做大,优化产品结构,加速新技术应用、产品研发、渠道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进程,统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加速产业升级,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产业链完备等综合优势,推动新材料业务快速增长,助力企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2、公司2025年度经营计划
(1)持续深化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巩固家纺行业领军地位
公司将紧紧抓住“双循环”、“扩内需”等重要机遇,充分发挥30多年积累的质量、信誉、机制等综合优势,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不断优化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加快向高价值链转移、向品牌化发展,巩固保持行业领军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紧盯客户需求和市场形势,加强接单能力;深度维护大客户,建立长期互信关系,确保订单稳定;提升运营水平,增强客户依赖度,争取更多高端订单;积极参加展会和交流活动,提升知名度,拓展业务渠道。同时,推进产能自动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供应能力,保持成本竞争优势。
在国内市场上,坚定走品牌发展之路,提升产品端策划能力,打造高性价比爆款产品。密切关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稳固现有订单,持续推新品,保障销售与利润增长。渠道端,增强与重点大客户合作黏性,扩大客户群体,提升合作质量。品牌端,精准定位与定价各系列产品,塑造独特风格,刷新消费者认知,为品牌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2)多业务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涂料业务2025年迈向新高度
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耕海工、石化能源、汽车、船舶等核心领域,全力拓展业务机会,致力于打造涂层材料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型高端涂料产品,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过往积累的丰富项目资源和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开拓新的业务机会,推动涂料业务在2025年实现新的突破,迈向新的高度。
(3)扎实推进核心工作,推动电解液添加剂业务持续向好
2025年,公司将重点围绕安全生产、稳定产销量和降低成本等核心任务,持续推动电解液添加剂业务高质量发展。
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同时,持续推进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持续深入市场分析,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深化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巩固市场地位。
(4)推动管理体系升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公司将从以下两方面推动管理体系升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运行质量方面,公司将在成本控制、工艺革新、设备维护、节约挖潜、库存转化、安全生产等方面持续发力,做深做细,切实提高管理效益。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公司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推进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增强高端与优质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构建高效能、高品质、高责任、低成本的产业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5)深化改革创新,数字化与智能化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目标,公司将聚焦体制机制改革,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为核心,以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为手段,持续推进经营机制创新。通过在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现代化、高效率、可持续的管理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可能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
(1)家纺领域的经营风险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
棉花、棉纱是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公司采购棉花的途径包括国外采购及国内采购,棉花采购价格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棉花产地所属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或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等因素,也将影响棉花采购价格,国外棉花采购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国内棉花采购价格构成影响。公司将根据各年度国内、国外采购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严格执行精准调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生产计划,同时保证不剩余不积压,最大程度上确保原材料成本的稳定并加强质量管控。
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各年度外销占比平均超过70%。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国内品牌建设力度、逐步提升国内销售收入及其占比。因此,公司在国内、国外纺织品市场竞争中均面对较多的竞争者,存在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随着产业逐步转移及更多市场竞争者的加入,全球纺织品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部分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家用纺织品生产企业的利益,可能在纺织品进口产品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原产地说明等方面制订更为严苛的规定以限制进口数量,公司如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做出调整,将影响产品对外销售,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构成不利影响。
(2)涂层材料领域的经营风险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
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颜填料、固化剂用树脂、助剂和溶剂等,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在83%左右。
其中,树脂、固化剂用树脂、助剂、溶剂等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下游产品,其价格走势与原油价格走势具有一定相关性,同时每种原材料受其供求关系、竞争结构等影响,价格曲线有所不同。如果将来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公司不能合理安排采购、控制原材料成本,将会面临成本上升的风险。
随着下游行业对涂料环保及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涂料产品质量、稳定性及环保性已经成为除价格以外下游客户更为重视的因素。如果未来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发展趋势判断出现失误,或者研发能力不足,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市场推广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公司的竞争力将受到削弱。
当前公司功能性涂料项目一期5万吨/年已经建成投产,正处于产能爬坡期。该项目达产后可能存在市场环境剧烈波动、行业竞争情况加剧、市场发展或产品推广未达预期的风险,使公司面临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同时,未来随着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公司的产能规模、业务领域、人员数量、销售地区将得到进一步扩张,公司的管理能力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电解液添加剂领域的经营风险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电解液添加剂的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的占比在55%左右,主要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液碱、三乙胺等,其中,碳酸乙烯酯供应价格及稳定性对公司的业务经营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受有关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会出现一定波动。如果发生主要原材料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升、内部采购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等情况,将可能导致公司不能及时采购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或者出现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电解液添加剂企业新增产能在近几年陆续释放,产能供给增加,预计2025年VC行业市场竞争并不乐观,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整体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15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15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15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12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11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