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振德医疗:3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投资者、上海证券交易所投教基地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3-28 17:34:44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28日振德医疗(60330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投资者 、上海证券交易所投教基地、兴业证券投教基地、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兴业证券浙江分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一、公司参观  二、公司介绍问:交流的主要及答复
答:三、交流的主要问题及复

问:请公司介绍下国内敷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驱动力?手术感控产品的发展趋势?
答:医用敷料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医疗资源逐渐丰富,医保力度持续加大,医用敷料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国内医用敷料行业整体以基础伤口护理产品为主,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近年来,国内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先企业不断加大在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已推动我国传统敷料产品向现代敷料转型。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现代敷料产品主要还以进口品牌为主,进口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家鼓励创新、进口替代等政策鼓励,国内行业快速发展,国产与进口产品的差距不断缩小,性价比优势逐渐凸显。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不断投入和突破,国产产品将凭借不断提升的性能、服务及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国产替代进程将不断推进。
手术室感染控制耗材发展趋势由于外科手术数量的增长及对感染控制措施的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产品市场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CMI机构的统计,手术室感染控制产品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6年达到36.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90%。
手术室感染控制产品可分为重复使用型和一次性使用型。鉴于一次性使用型产品能更好的降低手术中的交叉感染风险以及在效率提升、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重复使用型产品向一次性使用型产品转变成为行业未来主要发展趋势。此外,相比于单个产品,定制化手术组合包产品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CMI机构的统计,全球定制化手术组合包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6年增长至213.4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其中,我国定制化手术组合包规模预计将上升至15.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2%,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新思界《2021-2026年中国手术感控产品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国内手术感控产品仍旧以重复使用型产品为主,我国2020年住院手术人次达到7000万左右,其中一次性手术包用量约为1960万左右,渗透率为28%左右,参考北美发达国家高达88%左右的市场渗透率,同时考虑老龄化等因素我国住院手术人次将不断增长,预计一次性手术包市场规模提升空间较大。

问: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请介绍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的方向及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如何加速研发成果向实际产品和经济效益的转化,缩短转化周期?
答:一直以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研发投入,以“源于市场,终于市场”为研发理念,实行“自主深入研发、广泛深入合作、拥有核心技术”的研发策略,拥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和自主研究团队,与高等院校共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并与浙江大学、湖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北京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横向研发合作,为公司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临床支持。
近年来,公司以创面/造口产品、感控材料等领域为主要研发方向,完成博士后工作站课题《海藻酸盐基复合水凝胶的仿生构建及原位诱导皮肤创伤修复研究》的中期考核,项目进度和指标要求均达到设定目标;进一步深入与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的技术合作,围绕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创面/造口的胶流体改性的技术开发项目,取得进展;充分利用和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研讨会,识别行业共性的技术问题,如创面敷料的感染指示技术、难愈创面的气味控制技术等,推进创伤修复材料、高分子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在新型抗菌材料方面与中科院技术研究合作,推进在低毒、选择性抗菌、无耐药风险、促进慢性难愈创面愈合方面的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在产品技术研发创新方面,聚焦功能性创面护理产品及技术领域,碘仿、PHMB、高渗盐等敷料产品完成开发并取得产品全性能的检测试验报告;银离子、PHMB等抗菌技术应用于伤口护理的产品,已完成样品试制,取得部分产品性能的检测试验报告,完成功能性抗菌技术应用于伤口护理产品的转化。同时,在创新和产品开发中公司积极推行“环境责任和治理”的理念,关注可持续减碳技术、可收材料、可再生材料在医疗健康用品最终产品的应用。
为有效提高公司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公司持续推进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新型抗菌材料等领域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提升公司研究院的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同时公司强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优化和固化IPD流程,设置有效激励机制,完善技术预研过程,探索I工具使用,有效支持新产品上市,保障公司关键新产品研发项目的高效实施。

问:在春季CMEF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公司推出了手术废液收集智能系统和医用升温毯等新品。未来公司还将推出哪些新产品,这些产品针对哪些细分市场和客户群体,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答:一直以来,公司都十分重视市场洞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不断推进产品的创新和迭代,丰富产品组合、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在伤造口领域,公司根据临床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如造口底盘配方、形状设计;泡沫敷料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性能设计),同时积极推进伤造口产品临床应用循证工作;在手术感控产品领域,公司持续推进感控材料开发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关注手术部位感染的全过程管理,从屏障隔离产品拓展到低体温管理、手术液体监测;在零售市场,围绕居家护理、运动康复、老年护理、疤痕管理等领域,不断挖掘大单品,丰富产品组合;供应链方面通过精益制造、自动化设备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交期服务和成本控制能力,更好解决客户痛点。

问:请介绍下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情况。
答:2024年第三季度(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19.92%;其中,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6.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6%,公司海外业务恢复良好,稳步增长;实现境内主营业务收入4.3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2%。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31.73%,主要原因系绍兴鉴水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收购公司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小皋埠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房屋等资产产生资产处置收益、因汇率波动致公司外币资产产生汇兑损失以及公司业务增长共同影响。

问: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高投资者回报?
答:公司始终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一是聚焦主业,稳步提升经营质量,坚定实施国内、国际、大零售全渠道营销策略,深耕“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市场洞察、研发创新及产品管理、海外供应链建设及有效运营、国际化运营、国内品牌建设、ESG可持续发展、流程数字化治理等举措,将振德医疗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备国际影响力的领先医疗健康企业。
二是重视投资者报,共享发展成果。公司自201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来,已累计向全体投资者现金分红12.87亿元(含税),让投资者充分共享公司经营成果。公司重视保护投资者利益,多措并举提升公司价值,公司分别于2021年、2022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公司股份购,累计购449.99 万股,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2.4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定落实“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的要求,结合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和业务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持续、稳定、科学的股东报机制,注重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三是重视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将继续严格落实信息披露监管要求,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公司也将继续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持续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不断创新和丰富与投资者的交流方式,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提升投资者对公司战略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感,提高公司的市场形象和价值。

振德医疗(603301)主营业务:生产和销售基础护理、手术感控、压力治疗与固定、造口及现代伤口护理、感控防护产品。

振德医疗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1.25亿元,同比下降2.61%;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上升2.31%;扣非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20.59%;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83亿元,同比上升19.9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上升131.7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356.22万元,同比上升5.19%;负债率25.86%,投资收益857.53万元,财务费用1339.08万元,毛利率34.8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601.4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6.51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