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非银行业《“十五五”规划建议》速评:未来五年资本市场改革向何处去?

来源:中国银河

2025-10-29 13:42:00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非银行业《“十五五”规划建议》速评:未来五年资本市场改革向何处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建议》延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至于更为突出的位置。
持续提高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资本市场是新质生产力最适配的“融资引擎”。科技创新企业普遍具有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前期亏损等特点,传统以“盈利”、“规模”为核心的上市标准难以覆盖这类企业。增强资本市场与新质生产力的适配性,有助于让真正有潜力的科技企业获得融资支持,促进前沿技术攻关,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将持续推进,逐步形成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直至国际化阶段的全链条融资支持体系,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继续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加快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强调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投资和融资是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一体两面,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将继续完善“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提升市场稳定性和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开展股权和债券融资,同时严格规范融资行为,优化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健全新股发行定价机制,规范强制退市标准、严格执行和实施退市。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此外,将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和教育工作,提升证券行业违法成本,健全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
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十五五”期间,非银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注重功能性发挥,呈现综合化与精品化并存的发展态势。对于证券公司而言,“十五五”期间行业格局将加速分化。头部券商凭借综合实力,围绕“投行+投资+研究”联动模式,全方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而中小券商则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在特定区域、行业或业务领域建立专业优势。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十五五”期间将更加聚焦风险保障与长期资金管理功能,养老金融领域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找准‘保险姓保’的着力点,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完善具备包容性保险产品体系。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与国际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兼容与衔接高水平开放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相较于要素型开放,制度型开放将议题延伸至竞争政策、监管体系等“边境后”领域,资本市场开放也将进一步强化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将高度重视开放进程与安全稳定之间的动态平衡,准确把握“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坚守金融安全底线,实现有序开放。同时,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充分发挥香港在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资本双向流动中的桥梁作用。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十五五”期间,金融监管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央地监管协同机制,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保障金融稳健运行。更加注重资本市场防风险与强监管的统筹发展,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提升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持续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投资建议:《建议》明确了资本市场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展望“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方面,在“两个变局、一个飞跃”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将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制度型开放,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另一方面,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非银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注重功能性发挥和差异化发展,同时在“强监管严监管”的深入推进下,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也将进一步完善,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投资者可立足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把握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非银金融行业转型升级机遇,重点关注综合实力强劲的头部机构以及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精品机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