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有色金属行业“十五五”规划专题报告:资源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并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安全:金属矿产资源为制造业供应关键原材料,产业链供应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国内矿产品资源保障不充分,部分关键矿产资源储量不足,国内金属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预计到2035年,我国40种矿产资源2/3对外依存的格局难以改变。而当前逆全球化、地缘冲突加剧的国际形势,加大了我国产业链原材料供应的风险。提升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维护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升,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首要目标。
金属新材料研发与创新将成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向高端化、价值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竞争,有色金属行业要加快培育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可以攻克对外封锁的核心材料,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的转型升级,并为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建议关注:以金属软磁粉芯、磷化铟/砷化镓等为代表的高性能电子材料;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如硫化锂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轻量化镁合金应用;在海洋装备与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应用的钛合金。
在“双碳”目标与“反内卷”政策共同指引下,行业绿色转型与结构优化正加速推进。反内卷”政策框架下,针对铜冶炼、氧化铝以及硫酸钴、氢氧化锂等细分领域出现的“产能军备竞赛”与恶性竞争,调控政策更侧重于依靠能效约束、资源配套能力等市场化与法治化手段,依法依规出清低效产能,旨在从根本上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竞争从量价比拼转向以技术、绿色与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在行业迈向绿色发展中,电解铝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是行业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核心抓手,政策或将通过设定能耗标杆、提升绿电比例及发展再生铝等多措并举,推动其绿色低碳转型。
优势资源输出规则,资源大国向规则强国转型: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下,各国加强对关键矿产的开发和保护。为保护产业链供给安全以及发挥优势矿产的战略作用,我国实施对稀土、锑、钨、镓、锗等部分关键金属的出口管制措施。对战略金属实施出口管制,不仅通过控制初级产品外流,倒逼国内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更是参与全球两用物项治理规则制定,逐步实现从资源大国向规则大国的转型,有利于建立我国优势资源的全球定价权。
投资建议: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十五五”规划有望坚定不移,因势利导,继续围绕资源保障、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核心领域展开,并新纳入反内卷与优势资源规则输出,以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关注1):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维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求下,受关键矿产资源加快开发利好的紫金矿业、山东黄金;2)高端新材料国产化取得突破要求下,数字经济AI算力突破利好芯片电感软磁金属粉末材料应用渗透提升的铂科新材,以及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开启产业化利好产业链上游关键增量硫化锂、金属锂新材料中具备卡位优势的赣锋锂业;3)行业绿色转型碳达峰与氧化铝等反内卷利好行业龙头中国铝业;4)全球优势战略资源出口制定规则,掌控全球稀土定价权的轻稀土行业龙头北方稀土。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的风险;有色金属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中美关税贸易战高于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