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光大期货《光期研究:“反内卷”是供给侧改革2.0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期间,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财政分税改革以后,政府的税收比例如增值税分成比例下降,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倾向于扶持能够带来高税收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这些行业尽管已被列为产能过剩行业,但地方政府仍通过土地、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其发展,有高利润和高税收的特点,导致产能持续扩张。
根据产能过剩和“内卷”的成因得知,去产能的关键变量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2015年供给侧改革顺利施行的重要背景,是需求端同步发力。彼时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处于顶峰,以及棚改货币化,卖地收入冲抵了供给侧改革对企业上缴给地方政府的税收的冲击,但是现在不具备这个条件。
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我们预测去产能政策作为中长期目标推进比较现实,其具体措施和目标可能会在下一个五年规划——即“十五五”规划中得到体现和推进。预计“十五五”规划将在明年三月份全国两会提请审议后公布,届时将为相关行业政策提供指导和方向。
考虑到“反内卷”政策预期的升温,下半年通胀处于“弱现实和强预期”。过去通胀同样处于“弱现实和强预期”(即PPI还在跌,但是预期要扭转的时候)的阶段,有2009年、2014年、2019年,这些阶段股票可能比商品更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