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投资策略周报:震荡中枢抬升,两个新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市场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
市场经历上周的3连阳后,呈现了一定的积极形态,虽然市场分歧有所加大,但我们对于指数的有效突破维持乐观判断:(1)月线动量的扭转,或改变横盘近半年的窘境;(2)金融科技板块情绪龙头或在酝酿7月的突破;(3)成交额中枢的上行加非银的领涨,市场震荡中枢上移的概率较大。
但从DDM视角来看,并不支持指数上的快速突破,当下更大的可能是呈现震荡中枢抬升,但仍表现出“上有顶下有底”的特征。(1)上有顶:盈利尚在磨底——盈利底不早于3季度末到来,且预计本轮盈利周期的弹性不大,所以即便即将看到盈利底也不一定会有很强的股市弹性。(2)下有底:估值构成支撑——政府部门支撑宽信用(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用尚未扩张);风险偏好则由并不激进的稳增长政策+以“国家队”为代表的“稳市组合拳”来支撑。
在震荡中枢抬升,结构性机会显得尤为重要。除“DeltaG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之外,还包括两大新机会:“深海科技”和“次新股”。
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底线思维”是本轮政策应对“外部冲击”的核心思路,而“深海科技”正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深海科技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进一步被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深海科技产业链较广、较深,包括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中游(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下游(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等)。
次新股——相对经济信心提升下的风偏受益品种
2024年9月起,次新股重新开始占优:相对走势触底后中枢大幅抬升,呈向上趋势。次新股的占优原因,中国相对经济信心的提升带来的风偏上行,2022年后次新股的走势与中国相对经济及其预期息息相关,与社融、人民币汇率、中债利率等相关性较高。由于市场中的次新股指数不具备可跟踪操作性,因此我们构建一个更有效、更可跟踪的指数:开源次新股指数,通过扩大上市时长,包含更多能代表新经济、新产业的个股。在该指数基础上叠加各类指标,进一步精选次新股。
当下配置建议:△G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当下的配置核心思路:(1)行业下层分散;(2)沿着“地缘风险溢价”线索,追求预期差最大的方向和国内确定性的方向;(3)DeltaG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行业配置“4+1”建议:(1)“内循环”内需消费:服装鞋帽、汽车、一般零售、新零售等,重点关注盈利增速边际改善的细分领域;(2)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AI+、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深海科技);(3)成本改善驱动:养殖、航海装备、能源金属、饲料;(4)出海结构性机会: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5)中长期底仓: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变动加快复苏进程;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恶化风险;前瞻指标的使用基于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