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2025年6月PMI数据点评:景气继续改善的背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评
制造业PMI:景气指数继续走高,新订单指数重新扩张。关税负面影响边际消减,叠加财政政策加快落地,国内经济继续恢复,2025年6月制造业PMI较5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7%,但仍连续三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季节性表现(2015-2024年6月制造业PMI平均为50.33%),仍受制于内生需求不足问题。从需求端看,6月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至50.2%,重新回到扩张区间;从生产端看,由于需求回升,企业生产活动稳定扩张,6月生产指数升高0.3个百分点至51.0%,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6月,生产指数高于新订单指数0.8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相对需求扩张力度更大。从企业预期来看,6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52.0%,但仍处于较高景气区间。从就业情况看,就业市场保持平稳,6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滑0.2个百分点至47.9%。关税方面,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8月中旬之前美国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中的20%将继续暂缓,国内制造业外部冲击风险暂时减弱;内需方面,5月以来地方专项债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也进入发行期,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也将在7月下达,另外,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将从金融政策方面进一步支持消费,后续制造业景气度有望保持平稳。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均回升。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7%和47.8%,分别较上月升高0.2和0.7个百分点,进口指数略高于新出口订单指数0.1个百分点。目前,随着关税博弈暂缓,出口订单延续恢复态势,进口指数回升较快,说明内需也有边际改善。从基本面来看,6月欧美日制造业景气度走势分化,2025年5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52%,持平于5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为49.4%,低于预期和荣枯线,日本制造业PMI升至50.4%,高于前值。7月初,欧洲、日本、越南等与美国关税谈判期限将至,谈判结果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出口、转口贸易,关税风险依然存在。短期内我国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或延续波动。
从行业情况来看,基础原材料、装备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回升。新动能行业保持稳定扩张,高技术制造业PMI持平于上月为50.9%,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52%左右,装备制造业PMI回升0.2个百分点至51.4%,连续两个月扩张,且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53%以上的较好水平;在国内政策促消费和对外关税缓和下,消费品制造业PMI也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50.4%,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运行在52%和51%以上的扩张区间;由于财政政策加快落地,以及中东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8%,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行态势,且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至接近48%的水平,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至47%以上。6月末以伊冲突缓解,国际油价回落,基础原材料行业景气度或边际回落。6月27日,国常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政策对新动能行业的支持不减。随着暑期消费旺季到来,消费品制造业景气度有望边际上升。
大型企业景气加快扩张,中、小型企业景气走势分化。分企业规模看,6月,不同规模企业景气走势分化,大型企业PMI回升0.5个百分点至51.2%,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回升1.1个百分点至48.6%,小型企业PMI下滑2个百分点至47.3%,中小型企业景气仍在收缩。其中,大型企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至53%以上,新订单指数也保持在52%以上的水平,显示大型企业供需两端较快扩张,为整个制造业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型企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4个百分点至49%以上,显示中型企业需求较上月明显恢复。自6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版《条例》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付款的最长期限为60日,并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此次政策直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增长、账期拉长的痛点,通过缩短回款周期改善现金流;6月24日,财政部公布90个示范区名单,通过奖补资金推动普惠贷款“增量、扩面、降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助力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与转型发展。
两个价格指数走高,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6月,由于需求回升企业补库需求改善,采购量指数较上月回升2.6个百分点至50.2%,重新回到荣枯线之上。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1.5个百分点至48.4%;出厂价格指数也上升1.5个百分点至46.2%,6月同步回升或主要受国际油价上涨的推动,但仍处在收缩区间。从两个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近期制造业上游原料端与下游产品端的价格走势呈现出较强的协同性特征。国际上看,6月份国际油价波动加大,6月初至中旬,受OPEC+增产、需求疲软预期影响,国际油价走低,但6月中旬以伊冲突爆发,引发市场对伊朗封闭霍尔木兹海峡、致使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推动油价单日飙升13%-14%,6月下旬随着冲突缓和,油价基本回落至冲突前水平。后续在OPEC+增产、全球需求偏弱情况下,国际油价或回归到震荡走弱的区间中。国内来看,随着后续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预计受国内需求驱动的原材料价格有望企稳。6月,BCI企业销售回落2.65个点至54.63,利润前瞻指数回落2.86个点至43.78,总成本前瞻指数回落3.46个点至59.22。6月,配送方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速度略有加快。库存方面,6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1%,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较上月分别回升1.6和0.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临界线,企业库存或保持低位运行。
非制造业PMI:建筑业景气度回升较多,服务业表现平稳。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5月份增长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今年以来整体保持在温和扩张区间。服务业方面,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5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看,由于股价回升,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60%以上,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和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处高景气区间;五一假期后节日效应消退,道路运输、航空运输、景区服务等出行相关行业指数季节性回落,但随着暑期到来,企业对旺季消费释放持乐观态度,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高于55%。后续随着暑期出行消费旺季到来,服务业景气度有望边际回升。建筑业方面,6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较5月份升高1.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至44.9%,建筑业需求有所改善,但仍在临界线下。从具体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结束连续2个月50%以下的运行趋势,显示房屋建筑活动出现了积极变化;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7%,连续三个月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表明近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持较快施工进度。5、6月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均在4000亿元以上,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开启发行和使用,有望对未来几个月基建实物工作量形成支撑;截至6月29日,30大中城市6月商品房成交面积约为839.3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0.2%,地产成交热度仍在边际走弱。6月13日,国常会提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稳楼市政策继续加力。后续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建筑活动或进入季节性淡季中,预计建筑业景气度边际回落,但继续受财政政策落地和稳楼市政策发力的支撑。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变动,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