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策略研究专题:强化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对投资行为有何影响?

来源:华安证券

2025-05-16 10:45:00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策略研究专题:强化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对投资行为有何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引入基金业绩与业绩基准的对比评价体系,实现了基金产品的浮动管理费率,并与基金管理人绩效薪酬相挂钩,这将对公募基金尤其是主动权益基金的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的现有业绩比较基准综合权重主要集中在沪深300、中证800、国债及港股指数收益率上
按照基金规模权重对三大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再加权,经合并基准同类项后,业绩比较基准仍有260余项,但综合权重集中程度较高,如前15项业绩比较基准的综合权重合计83.7%。具体地,整体基金综合权重主要集中在沪深300、中证800、国债及港股指数收益率上。
对业绩比较基准进一步宽泛归为6大类,分别是A股宽基指数综合权重48.5%(如包括沪深300、中证800等),债综合权重22.9%(如包括中债国债指数、中证全债指数等),行业和主题指数综合权重16.2%(如包括申万医药指数、中证军工指数等),港股综合权重8.5%(如包括恒生指数、中证港股通指数等)、存款利率综合权重3.5%(如包括1年期或3年期存款利率等)、固定收益率综合权重0.4%(如明确年化收益率2.5-10%不等)。
债市配比显著低于其基准综合权重,股市配比高于其基准综合权重
截至2025Q1,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中持有债券市值占比仅不足4.5%,而其业绩比较基准的综合权重却高达22.9%。即实际仓位低于基准综合权重18.4个百分点,若按34725亿公募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测算,相当于债市低配了6389亿左右。
对应地,股票总市值占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总规模的84.2%,而其业绩比较基准的综合权重为73.2%。即股票实际仓位高于基准综合权重11.0个百分点,相当于股市超配了3820亿左右。
H股现有配置比例高于其业绩基准综合权重2个百分点
截至2025Q1,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中持有港股市值的占比估算为10.5%,高于其业绩比较基准综合权重8.5%。若按港股实际仓位高于基准综合权重2.0个百分点计算,相当于港股南向资金有695亿左右的资金流出压力。
银行、非银、公用事业、交运、建装明显低配
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综合权重难以拆合到申万一级行业层面,因此不能直接比较行业持仓与对应基准综合权重的超低配情况。但可以通过行业持仓与主要宽基指数市值权重的对比来观察其超低配程度。截至2025Q1,在剔除行业基金后,电子行业超配最多,其持仓占比高达18.8%,相比沪深300、中证800中其市值权重分别超配了8.5、7.9个百分点。此外超配较多的行业还有传媒、汽车、商贸、社服和家电。
低配最多的则是银行。银行持仓占比仅3.8%,相比沪深300、中证800中市值权重分别低配9.7、6.7个百分点。此外低配较多的行业还有非银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建筑装饰。
风险提示
样本数据统计结果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偏差、基于个人理解的数据处理方法也可能存在偏差、业绩比较基准大规模更改等。





中国银河

2025-05-16

中国银河

2025-05-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