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投资策略点评:谈判在时点上超预期,坚定政策信心,降低斜率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本次中美协商谈判结果为:当前美国对中国额外征收30%关税,中国对美国只保留额外征收10%。同时美国保留24%的额外空间(延后90天),作为后续谈判的筹码。
策略视角,我们从4个视角去解读本次谈判结果
1、中美为什么谈判超预期?最强烈的诉求在美国这边,而不在中国。美国至今为止有效的谈判成效并不多,特朗普急于获得新的谈判成果,以回头进一步和其他国家获取谈判利益。从结果来看,更超预期的是谈成的时间,而非关税幅度。
2、中美谈判后续会继续这么顺利么?建议投资者做好心理准备,并不一定会。如果后续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谈判依然不太顺利,那么90天的延长期限会进一步延长;但如果特朗普又“大获成功”,那么对中国的态度可以随时强硬。后续谈判会是漫长的,因为我们要去理解美国行为背后的动机——
3、美国到底想要什么?对其他国家的关税会显著下降吗?债务危机说、财政危机说、贸易逆差说、制造业回流说都不能够清晰解释特朗普的行为。这次特朗普关税的根本原因来自于【资本侵蚀】(即美国净负债过高,海外投资者分润掉了美国本土的产出),指标【美国海外净负债/美国名义GDP】反映了美元资产的信用风险显著提升。后续特朗普2.0的内容将包括:关税+贬值+增加对美订单+金融资产转向生产性投资。美国有效关税将显著升至10-20%,对中国大概率会是最高一档,预计30-50%。
4、中国的政策会因此出得更慢吗?我们持续强调【坚定政策信心,降低斜率预期】。考虑到A股的内生性盈利底将不晚于三季度到达,我们还将迎来几个月的数据下行期。当前政策的核心主旨是尽快推出已有的既定政策,新的储备政策的具体推出时点或仍需等待更细致的经济数据恶化或外部冲击落地等要素满足,我们预计或在二季度后期到三季度前期。由于关税幅度依然较高,中美谈判的超预期进展只会提前政策推出时间,并不会显著拖后。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升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背后的最重要的锚点在于“收入预期拐点”和“生活医疗底线保障”。从4.25政治局会议来看,本轮政策思路上已经抓住核心矛盾,但考虑到这两大锚点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政策的推进也将是一步步稳扎稳打,我们继续建议“坚定政策信心,降低斜率预期”。
投资建议:未来投资当中“地缘风险溢价”嵌入DDM估值模型
不建议过多博弈对美暴露过高的品种(盈利有博弈空间,但估值长期来看受损)。大变局下,“变”关注地缘风险溢价下行品种,“不变”关注国内确定性和预期差。行业配置“4+1”建议:①“内循环”内需消费: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和新零售;②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AI+、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③成本改善驱动:养殖、航海装备、能源金属、饲料、贵金属;④出海结构性机会:中欧贸易关系缓和(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汽车、风电等)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⑤中长期底仓: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变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