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证券行业研究:深度:公募重磅改革,加速生态重塑

来源:国金证券

2025-05-11 22:16:00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证券行业研究:深度:公募重磅改革,加速生态重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高质量发展方案的背景与概况
为践行金融工作的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实现行业功能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统一,证监会印发重要方案,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有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重塑行业生态。
2、新方案下未来行业会有何变化
(1)投资考核方面:①系统化改革考核机制,加强长周期与投资者盈亏情况考核,将机构与投资者的利益高度绑定;②薪酬制度改革,报酬与业绩挂钩后基金经理将更重视产品业绩,产品业绩的稳定性将提高。根据wind数据,2024年末主动权益产品中三年期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占比约65%,在制度约束下,未来这一比例有望降低。此外,为了不跑输基准,基金经理可能会选择配置基准指标内权重较高的行业,尤其是与基准里的比例相比,主动权益当前低配的行业,非银、银行有望受益;③重视投研团队建设,加深投研专业化。
(2)基民成本方面:①合理降低销售费率:前端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将随着政策引导合理下降,后端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收入比重已经从2021年的31%下降至2024年的28%,且未来三阶段费改或将继续下降客户维护费;②管理费率逐步下降:受费改影响,2023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管理费率为1.14%,较2022年的1.37%显著下降,2024年进一步微降。展望未来,在浮动管理费率的机制下,平均管理费率或继续下行,降低基民成本。
(3)基金产品方面:预计基金公司将优化产品结构。①增加浮动费率产品,但目前只对新增产品进行要求。我们选取截止2024年末管理规模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产品进行统计,2024年新发主动权益基金数量48只,按60%计算,浮动费率的产品约29只。若推广至全行业,根据2024年全行业新发主动权益产品数量计算,浮动费率产品约161只;②大力发展权益基金。2024年末我国权益基金规模占公募基金总规模比重为22%,2023年末美国的占比为64%。将权益基金占比纳入评价体系、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后,未来权益产品的整体规模有望扩大;③加大指数产品的开发,指数产品将成为权益基金规模扩张的重要抓手。2023年美国指数型基金规模占比为23%,我国占比仅11%。2021年以来,被动型基金增速显著跑赢主动型基金,2024年被动型基金规模占比17%,较2018年大幅提升11pct。在新的考核机制下,为求业绩回报的稳定性,主动权益产品的配置选择可能向业绩基准靠拢,业绩收益率的波动性会降低但收益率高度也可能下降,因此指数型产品的吸引力将增强,指数产品具备优势的公司也有望展现更强的利润表现;④扩大“固收+”产品规模。未来含权类产品的审核流程将优化,政策也鼓励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创设力度,发展“固收+”产品符合监管导向。且主动权益产品采取浮动费率机制后,“固收+”产品“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更加凸显。(4)产品销售方面:销售环节将健康化,销售机构会更重视保有规模与投资者盈亏。基金公司或将①重点发展投顾业务,拓宽收入来源,增强收入的稳定性;②头部资金实力强劲的公司也可能加强直销平台搭建,降低对渠道的依赖。(5)行业格局方面:行业分化或加剧,集中度有望提升。美国基金公司规模CR5在70%左右,我国公募CR5在40%左右,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头部投研实力强的公司具备优势,但中小机构也有可能进行差异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投资建议:
方案有望打破原先“旱涝保收”的制度,将评价、考核、薪酬等与业绩挂钩,增强基金公司、代销机构、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引导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有利于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投资标的方面,我们认为:(1)ETF具备优势的基金公司的母公司受益;(2)低配的个股受益。
风险提示
1)公募基金行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政策落地后改革效果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