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评论】电子:山西证券电子行业周跟踪-NAND价格Q2看涨,国产设备技术突破密集落地
【行业评论】煤炭:煤炭进口数据拆解:25年前2月进口增速边际放缓
【山证专精特新】广合科技(001389.SZ)2024年报点评-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增长为重要驱动,泰国工厂投产加速全球化布局
【山证专精特新】巴比食品(605338.SH)2024年报点评-特许加盟门店业务稳步推进,大客户业务多渠道开花
【山证新股】珂玛科技(301611.SZ)-半导体先进陶瓷结构件本土市场份额领先,模组产品放量贡献收入
【山证军工】中航沈飞(600760.SH)2024年报点评-提质增效显著,持续受益下游高景气度
【山证通信】中兴通讯(000063.SZ):运营商业务受外环境因素承压,算力+端侧业务开辟新增长
【行业评论】【山证电新】20250402光伏产业链价格跟踪
【今日要点】
【行业评论】电子:山西证券电子行业周跟踪-NAND价格Q2看涨,国产设备技术突破密集落地
高宇洋gaoyuyang@sxzq.com
【投资要点】
市场整体:本周(2025.3.24-2025.3.28)市场大盘普遍下跌,上证指数跌0.40%,深圳成指跌0.75%,创业板指跌1.12%,科创50跌1.29%,申万电子指数跌2.07%,Wind半导体指数跌1.92%。外围市场,费城半导体指数跌5.99%,台湾半导体指数跌2.32%。细分板块中,周涨跌幅前三为电子化学品(+2.43%)、半导体材料(-1.12%)、集成电路封测(-1.24%)。从个股看,涨幅前五为泰凌微(+25.48%)、至纯科技(+23.92%)、冠石科技(+20.99%)、芯暮微装(+16.21%)和ST华微(+15.03%);跌幅前五为海洋王(-25.00%)、GQY视讯(-16.01%)、必创科技(-15.75%)、利亚德(-15.57%)和胜利精密(-14.86%)。
行业新闻:减产奏效、买方回补库存,2Q25NANDFlash价格逐步回升。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NANDFlash原厂自2024年第四季陆续减产,效应已逐步显现。此外,消费性电子品牌商顺应国际形势变化而提前生产,带动需求,加上PC、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已开始重建库存,预计2025年第二季NANDFlash价格将止跌回稳,Wafer和ClientSSD价格则是季增。TrendForce预测ClientSSD价格将季增3-8%,EnterpriseSSD持平上季,而eMMC、UFS价格将维持前一季水平,NANDFlashWafer季增10-15%。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大模型、高性能计算能力、量子技术相关的54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正式文档计划于美东时间3月28日发布,其中,有12家实体是中国大模型、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企业,其余42家是量子技术等领域的企业、高校等。新增的实体清单中包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浪潮集团旗下六家子公司、宁畅信息产业、中科可控旗下的服务器品牌Suma。中国半导体设备再进一步。近日,上海Semicon展会展现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三大突破:一是技术新品密集发布,如北方华创推出首款离子注入机和12英寸电镀设备,中微公司发布晶圆边缘刻蚀设备并突破亚埃级刻蚀精度,拓荆科技ALD设备装机量国内领先;二是设备厂商跨界拓展新领域,如北方华
创进军离子注入市场,中微公司提升刻蚀技术至国际先进水平;三是新势力企业如新凯来高调入场,覆盖薄膜沉积、刻蚀及检测等关键环节。行业数据显示,北方华创跻身全球半导体设备商Top6,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全球累计出货超5000台,盛美上海实现清洗设备95%工艺覆盖。中国半导体设备商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及产能建设上加速崛起,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重要公告:【华虹公司】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43.88亿元,同比减少11.36%;利润总额达到-9.88亿元,同比减少183.93%;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减少80.34%。【茂莱光学】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9.78%;利润总额达到0.38亿元,同比减少28.83%;实现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23.98%。【蓝思科技】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利润总额达到38.49亿元,同比增长18.29%;实现归母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
投资建议
存储芯片市场持续回暖,受益于原厂减产及终端补库存需求,NANDFlash价格预计Q2进一步回升,其中Wafer及ClientSSD涨幅显著,建议关注存储芯片设计、模组及封测龙头;同时,美国制裁加码推动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设备领域技术突破频现(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新凯来等),叠加AI端侧硬件升级(如鸿蒙生态推动的AI手机/PC需求),建议布局国产设备、材料及服务器自主化产业链,并关注AI大模型国产化及算力基建机会。短期把握存储涨价与设备订单兑现,中长期聚焦国产替代与AI驱动的新硬件周期。风险方面需警惕复苏不及预期及地缘政治扰动。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回暖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产能瓶颈,外部制裁升级行业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