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研究:锑:光伏抢装+出口修复+进口减弱,强烈看多涨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根据百川盈孚,2月24日国内锑锭价格为14.6万元/吨,周度/月度分别上涨3%/4%;海外价格为4.96万美元/吨,周度/月度分别上涨2%/14%。
点评
光伏有望抢装,内需持续发力。
2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根据通知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代表着6月1日并网后的项目,收益测算模型将发生重大变化;而文件出台后,各方对于项目实际结算电价的测算方式仍没有清晰地认识,考虑到操作难度,赶在6月1日之前完成项目并网更为安全、稳妥,光伏将再现“531”抢装潮。锑作为光伏玻璃澄清剂不二选择(此前已有“毒玻璃”事件爆出、高额处罚威慑下锑使用有望得到保证),有望受益产量回升;冶炼厂原料紧缺,因而玻璃厂商更无法备库,且产业内酝酿玻璃涨价有望提供顺价空间。
外需持续修复,价格拐点已至。
历经2024年10月出口暂停,11-12月出口已恢复至管制前25%/46%分位,出口地主要为东南亚和非洲。鉴于海外锑品供应链秩序正重构,我们认为海外新的平衡机制建立后有望对锑的内外价差进行修复。随着其余地区出口或面临逐步放开,国内锑金属供应有望重回供不应求阶段。
进口矿走弱开始兑现。
自出口管制开始,海内外价差逐步拉大,但由于国内冶炼厂与海外矿商存在长协、且议价权更强(冶炼环节集中度大于矿山,国内强于海外),因而截止24年12月仍有较高水平进口;今年1月开始长协订单逐步去化、海外矿进口回归市场定价,海外高溢价造成进口经济性显著下降、进口量开始下滑,因而原料大幅紧缺,进一步助推价格上涨。库存持续历史低位。
截至2月下旬国内锑锭和氧化锑库存分别为0.37万吨/0.62万吨,60日涨幅分别为-3.4%/-1.9%,90日涨幅分别为-7.4%/-3.3%;即便面对4Q24内需、外需同时下降,国内主流锑品并未发生明显累库,表明锑的原料短缺局面尚未有任何改善;库存仍处历史较低水平。
海外大矿有望减产,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根据亚洲金属网,伴随俄罗斯金锑矿产量下滑,2025俄罗斯金锑矿进口量有望大幅下滑;且海外较国内存在较高溢价,进口经济性较低。
投资建议与估值
随着出口有望逐步恢复至较高水平,叠加光伏或有抢装,内外需共振有望带动锑品需求快速提升,且海外高溢价持续将导致国内锑矿进口量显著下降,锑价拐点向上的趋势有望逐步确立;终端光伏玻璃有望涨价,锑顺价空间或有望进一步打开,且锑作为辅料玻璃厂难有库存累积,因此我们强烈看多锑价上涨。建议关注:华锡有色(锡锑涨价齐驱,成长弹性兼具)、湖南黄金(金锑双轮,驱动成长)。
风险提示
新矿投放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锑阻燃剂替代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