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成立,助力非二温室气体管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6 16:13:14

(原标题: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成立,助力非二温室气体管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卢陶然/摄)

氧化亚氮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约为二氧化碳的300倍,其减排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议题。

我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首次将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总量控制范围。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推动成立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

在这一部署下,11月26日,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联同有关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共同发起成立。

在同日举办的“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成立仪式暨氧化亚氮减排技术研讨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方案》提出控排措施、明确管控目标,为我国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工作定下基调、明确方向。联盟的成立是贯彻落实《方案》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希望联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和能力建设,鼓励引导重点行业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减排”转变,切实将《方案》目标转化为控排的实际成效,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专业力量。

本次会议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统计核算研究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最新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结果,2021年我国氧化亚氮排放量约为5.5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工业领域是我国氧化亚氮的第二大排放源,排放量为1.54亿吨当量,占当年我国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的27.6%,比2005年增长了434%,增速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平均水平。

“联盟的主要目标就在于这1.54亿吨当量的氧化亚氮减排上。”统计核算研究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工业领域氧化亚氮的排放相对集中、处理技术简单成熟,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面对氧化亚氮控排监测技术不统一、成本控制难度大和标准政策不完善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本次会议针对氧化亚氮技术路径与创新、政策标准与体系、实施推进与协同合作这三项议题制定了交流问题清单,确定了联盟下一年重点任务及分工。

下一步,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将组织开展己二酸、硝酸、己内酰胺等重点行业企业调研,加快研究制定工业氧化亚氮排放监测标准,推进本地化排放因子实测研究工作,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指导研发治理设备、催化剂并尽快投入实际使用,研究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减排,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助力国家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