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6 15:25:52
(原标题:粤东“一站式”乳腺癌诊疗高地,汕头大学肿瘤医院引领规范化建设)
肿瘤全程管理已成为当前肿瘤防治的前沿模式和核心路径,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2025年11月21日,第一届肿瘤全程管理专题会议在广东汕头召开。会议由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承办,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暨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理事长于金明在内的数百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
作为首届聚焦肿瘤全程管理的区域性学术盛会,此次会议促进了粤东地区乃至全国肿瘤防治领域的理念碰撞与技术交流,推动全程管理理念在基层的落地生根。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乳腺癌一体化防治中心,是肿瘤全程管理理念在专科领域的有益实践与成功落地。作为医院的特色优势学科方向,该中心已形成成熟高效的运转模式,为全程管理的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所说:“肿瘤全程管理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路径,中国方案正展现全球领导力。”
肿瘤全程管理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于金明院士在演讲中提到:“肿瘤的诊疗正在经历从‘治人的病’到‘治病的人’的深刻变迁,现在追求的不仅是肿瘤怎么缩小,更是怎么能够治愈,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一国际前沿理念正通过全程管理模式落地生根。”
肿瘤全程管理是贯穿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全周期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各环节的壁垒,构建起连续协同、全域覆盖的服务闭环。
推行肿瘤全程管理模式,是推动医研融合,精准破解基层防治痛点的关键一环。通过全程管理体系,可以打破了过去数据分散、孤岛化的困境,实现区域内肿瘤诊疗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
以粤东地区肿瘤全程管理联盟为例。当基层面对无法解决的棘手病例,可通过联盟平台快速邀请顶尖专家会诊。同时,通过专题培训、临床带教、技术交流等形式向下赋能,将先进诊疗理念和技术逐步辐射到基层,持续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群众身边。
肿瘤全程管理的推行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此,广东省已出台《广东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肿瘤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确立为重点支持方向,通过推动医工深度融合,为肿瘤全程管理提供坚实产业支撑,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应地,肿瘤全程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推广也有利于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陈绩提到:“肿瘤全程管理不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更是推动医疗技术创新、促进医工融合、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重要切入点。”
据了解,广东省2024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营收超7300亿元,规上医药工业企业营收3323亿元居全国首位,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较2023年上涨133%,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我们将多措并举、聚力攻坚,以全程管理为载体,推动科研与临床协同并进,切实领航公立肿瘤医院高质量发展。”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李杰院长表示,全程管理理念的推行将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提升临床诊疗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全程管理模式的推动下,医院、科研机构与企业能够开展更精准的联合攻关,加快形成临床牵引、科研攻关、产业落地的良性循环,让更多创新成果尽快惠及患者。
示范高地:乳腺癌防治一体化平台建设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乳腺癌防治一体化平台,是肿瘤全程管理领域的实践典范。
李杰院长表示,建立乳腺癌一体化平台,是对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
一体化平台的核心,是对专家、技术和流程的整合。“乳腺癌的诊疗过程需要不同科室的协作和沟通,如乳腺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临床中心、咨询中心等。”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吴俊东主任表示,“一体化诊疗中心将这些科室的专家团队集中在一起,辅以先进的设备和检测方法,实现检查和诊断多学科在时空上的无缝连接。”
图: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吴俊东主任巡视病房
一方面,一体化平台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整合的诊疗服务,优化患者体验。“我们在传统的诊疗模式中,患者在就诊的时候需要穿梭于不同的专科,需要到外科、内科、放疗、影像、病理等专科,流程繁琐,决策分散。”李杰院长说,“建立一体化的平台,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痛点,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曾德副主任认为,从长远看,建设一体化平台降低了患者的整体医疗负担:“一是省时,诊疗周期显著缩短。二是省心,无需在不同科室间反复沟通。三是疗效优化,基于MDT的个体化方案,直接提升了治疗的有效率和生存质量。四是成本控制,通过精准的诊疗路径,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图:李杰院长和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曾德副主任共同探讨诊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最突出的特色是把每个病人的决策进行前置,以及诊疗方案最优化。吴俊东主任表示:“一体化的模式,从一开始就通过多学科团队进行讨论,为患者制定全程方案,避免诊疗顺序错误或者信息不畅导致的诊疗延误。”
图: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体化团队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
图:李杰院长带领多学科开展病例讨
这种贯通式的服务,也从院内延伸到了院外。一般而言,患者在院内完成治疗离院后需要长期的随访和康复。一体化平台通过与专家团队协作来帮助患者进行全病程的管理,能够给予患者的复诊、院外检查等事项的提醒,以及一些康复指引。
另一方面,一体化平台有利于打破多学科沟通壁垒,实现学科发展与临床实践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当今,乳腺癌进入到精准化治疗的时代和全身管理的时代。“把会诊室变成常态化的工作体制,是我们提升诊疗质量、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然步骤。”李杰院长表示。
“一体化平台是我们推动临床科研转化的关键引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张永渠副主任提到。通过统一的高水平临床和研究的平台建设,可以实现人才、数据、技术资源的高效整合。
图: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吴俊东、张永渠主任团队手术中
图: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张永渠副主任门诊
“利用这个数据库,我们可以更精准地开展临床研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张永渠副主任表示,“其次,我们将依托已有的国家级创新3D打印中心、广东省和汕头市重点实验室,与多家国内顶级合作单位建立更高效的数据共享与研究机制,加速从基础研究发现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速度,最终让科研成果更快地惠及患者。”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李杰院长认为,平台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诊疗路径和质控指标,确保医疗服务的同质化和高水平。同时,整合的数据也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宝贵资源,从而形成临床与科研之间的良性循环。
作为国家的乳腺癌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一体化的平台肩负着推广规范化诊疗的重任。
谈及长期发展目标,李杰院长表示计划牵头成立粤东乳腺癌规范诊疗协作网,建立并推行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同时,将以医联体建设为纽带,深化向下赋能:通过一体化能力培训、临床带教等精准帮扶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推动患者诊疗服务本地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就医负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财闻
2025-11-26
财闻
2025-11-26
财闻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