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闻
2025-11-20 14:18:22
(原标题:从回撤超60%到成为“翻倍基”,这些基金是如何实现深蹲起跳的?)
2025年的A股市场,一批基金悄然实现了业绩的华丽逆转。截至2025年11月19日,年内共有42只(不同类别分别计算)主动权益基金实现净值翻倍。
然而,业绩增长背后,是这些基金历经市场淬炼的艰难历程,这些年内净值翻倍的产品中,有19只成立于2022年以前,而它们中多数在2022~2024年净值惨遭腰斩。
翻倍基的逆袭
2025年,一波强劲的市场行情催生了多只“翻倍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9日,共有19只2022年以前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净值增长超过100%。其中,恒越优势精选混合以141.15%的涨幅领先,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A和红土创新新兴产业混合紧随其后,年内净值上涨分别达到133.22%和120.91%。
这些表现优异的基金,投资领域大多集中在科技、医药等赛道。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为例,作为2025年最先实现净值翻倍的产品,该基金此前重点布局港股创新药赛道,抓住了板块上涨行情。
翻倍业绩固然夺目,但翻开这些基金的历史表现,看到的却是一条条曲折的净值曲线。2022年至2024年的三年间,恒越优势精选混合区间跌幅23.63%,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华泰柏瑞质量精选混合A等产品回撤均超过20个百分点。
此外,多只基金在2022年后净值一度腰斩。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恒越优势精选混合2022年后经历的最大回撤达到63.29%,红土创新新兴产业混合则为62.22%。此外,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华泰柏瑞质量精选混合A、汇安成长优选混合A、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等多只基金最大回撤均超过50%。
以华泰柏瑞质量精选为参考,该基金的“逆天改命”源于基金经理的变更。2023年8月,陈文凯升任基金经理,与李晓西共同管理华泰柏瑞质量精选,2024年初,陈文凯独自负责该基金运作。从陈文凯2024年的操作路径来看,其独自操盘后,基金的投资风格从早前的消费、医药逐渐转向科技方向,同时辅以部分能源股,终于在本轮行情中实现突破。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基金主要的净值增长来源于2025年第二、第三季度重仓的光模块公司股价快速增长,进而拉动基金净值,而在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期间,其产品波动和收益率则跑输同类均值水平。
爬出深坑要多久?
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回撤后需要多久才能修复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关于这一部分,不同基金的回撤修复天数差异明显。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C仅用52天就修复了回撤,华泰柏瑞质量精选混合A、C均为98天;相对应的是,红土创新新兴产业混合则经过376天,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更是长达389天。
按平均修复时长来看,2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从最大回撤中恢复的平均时间约为9.5个月。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灵活配置类产品,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在2024年12月更换基金经理前,其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固收领域,资产配置方面该基金在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四个报告期内股票占基金净资产均低于10%,且重仓最多的个股占基金规模比例也低于1.5%。
换言之,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此前的特征更像是一款固收+产品,体现在产品波动方面,其A、C类产品2022年后最大回撤仅为16.51%、16.53%,在2024年末更换基金经理后,该基金一改早前风格,将资产配置从债券调整至权益市场,重仓个股也转向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市场热门股。
另一款恢复期较短的华泰柏瑞质量精选混合,则是在更换基金经理后依然处于下跌趋势,其净值在2025年4月继续创下新低,此后伴随科技股行情走高,产品净值快速反弹。倘若扣除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C和华泰柏瑞质量精选混合A、C四只特殊情况产品,则剩余16只主动管理类产品,其平均修复回撤的天数达到335天。
观点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观点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