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0 18:48:44
(原标题:投资“印度版携程”套现170亿元 携程Q3净利暴增19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11月18日,携程集团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单季净利润达到1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4%,创下净利润超过营业收入的罕见记录。
这一利润表现背后,是一项精明的跨境投资退出决策。携程通过出售所持印度在线旅游巨头MakeMyTrip部分股权,一举获得约170亿元巨额收益。
“这主要得益于处置某些投资所得,”携程CFO王肖璠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她所指的,正是携程对MakeMyTrip这笔历时九年的投资。不过,剔除这笔投资收益,携程第三季度净利润并没有那么可观,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8亿元。
下一步,携程要如何向投资者描绘增长曲线?
投资“印度版携程”九年 套现170亿元
携程与MakeMyTrip的合作始于2016年1月。当时携程一直在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并选择了新兴市场印度,以1.8亿美元可转债形式投资MakeMyTrip,成为继”BAT"之后又一家在印度投资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这一投资决策背后,是携程对印度市场潜力的精准判断。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印度2016年经济增速达7.5%,到2020年继续升至7.7%,这些数据显示印度有很高的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印度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据测算其人数已达1.4亿人,为旅游消费市场提供了雄厚基础。
“从现在到2050年,印度人口有望从12亿增长到峰值17亿左右,”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当时在专栏文章中写道,“如果说从7亿增加到12亿,印度的一切都在变好,那么从12亿增长到17亿,有何理由相信所有的进步就会戛然而止?”
除了市场潜力,MakeMyTrip本身的优秀表现也是携程投资的关键因素。当时MakeMyTrip已是印度最大OTA,在印度国内机票市场占有15%份额,酒店业务净收入保持50%左右增长,覆盖2.75万家印度国内酒店。MakeMyTrip也在移动端不断发力,其移动端酒店预订量在2016财年第二财季同比增长了403.1%。
2016年10月,MakeMyTrip宣布与印度最大的酒店预订网站ibibo合并,将印度多个重要旅游品牌整合为一家。2019年4月,携程与南非传媒巨头Naspers达成股份置换协议,Naspers将其持有的MakeMyTrip股份置换为携程新发行的股份。
经过一系列精心的股权运作,携程在MakeMyTrip的地位不断巩固。截至2024年底,携程持有MakeMyTrip约49%的总投票权,成为其最具影响力的股东。
这笔投资的价值在九年间不断增长。据携程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和2024年底,携程对MakeMyTrip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分别为人民币62亿元和71亿元,显示出稳定的增值趋势。
2025年6月,携程宣布出售部分MakeMyTrip的B类普通股,交易金额达25亿至30亿美元。这次交易完成后,携程在MakeMyTrip的投票权比例从45.3%降至16.9%,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等人也辞去了MakeMyTrip董事职务,标志着携程从战略投资者转变为财务投资者。
尽管如此,携程仍是MakeMyTrip最大的少数股东,这意味着携程仍能继续分享印度在线旅游市场的增长红利。此时的MakeMyTrip已经发展成为印度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在印度OTA出行领域市场份额超过50%,其2025财年全年度总交易额(GBV)达98亿美元,年增23.1%,并且已连续四季稳定盈利,全年运营利润达1.2亿美元。
从1.8亿美元到30亿美元,这笔历时九年的投资为携程带来了超过15倍的财务回报,成为其国际化投资战略成功的典型案例。
携程的新“三驾马车”
硬币的另一面,携程“放弃”MakeMyTrip的控制权,无疑也在主动放弃印度这个增量旅游市场的主导权。那么,携程又该向投资者如何描述自己增长的前景?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携程高管团队表示,目前携程拥有三大增长引擎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公司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AI是公司战略的核心支柱,”梁建章进一步阐述,OTA在开发旅游专属AI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凭借专有用户洞察、实时产品和验证库存,我们能提供比通用AI代理更准确、情境感知且可信赖的建议”。梁建章透露,携程海外子公司Trip.com推出高级AI旅行助手TripGenie已在全球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用户量同比增长超过200%。
不难看出,梁建章希望AI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继续为携程夯实竞争壁垒。据梁建章介绍,在用户端,携程正在将更多触点转向AI驱动工具,持续迭代“AI+内容”生态系统。在运营端,“AI帮助我们检测问题、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这不仅提升了员工生产力和客户服务效率,还增加了满意度和转化率”。
与此同时,携程也看中了入境旅游业务所展现出的爆发式增长的潜力。携程CEO孙洁指出“入境游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业务。”她对比了一组关键数据,称发达国家入境游收入占GDP的1%到5%,而中国目前只有0.3%,这凸显了中国入境游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根据我们的调研,入境游客普遍反馈中国非常安全、人民热情好客、美食丰富、历史悠久且基础设施现代高效。”孙洁认为我国推动入境游增长有多重优势因素,她特别强调了中国的旅游体验对境外游客拥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能在这里享受到’平价奢华’的体验,例如用100到200美元就能入住服务卓越的五星级酒店”。
此外,而在细分市场领域,携程正在对用户做精准分层,挖掘增长潜力。孙洁表示,银发族市场正在推动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该群体消费能力是年轻人的3倍,”孙洁透露,“‘老朋友俱乐部’的会员数和总交易额同比增长均超过70%”,目前携程已通过开设线下旗舰店、推出主题旅行和配备专属服务团队等方式深度服务该客群。
年轻客群市场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得益于音乐会、现场演出等‘娱乐+旅行’的需求,该细分市场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孙洁表示,携程已与全球领先的现场娱乐公司达成合作,提供“演出票+机酒”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娱乐热点转化为目的地的经济增长点。
挑战之下,增长何以为继?
携程这艘大船并非行驶在风平浪静的水域。尽管携程三季度业绩亮眼,市场现状却不容乐观。
随着京东推出“三年零佣金”,抖音也加码旅游业的直播带货,在线旅游行业价格战硝烟再起。
“我们不支持纯粹的价格竞争,”孙洁认为,没有高质量服务,纯粹的价格竞争无法满足全球旅行客户的需求。但市场趋势可能无法如其所愿。
王肖璠在回答投行分析师时透露,第三季度国内酒店和机票价格的同比降幅已收窄至低个位数。尽管黄金周期间价格有所回升,但节后再度回落,显示出消费分级趋势的持续性。
市场走向低迷之时,价格战恐怕难以避免。另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业务的恢复节奏。虽然携程的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量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140%,但全球航空运力的完全恢复仍需时日——目前仅恢复到疫情前的88%。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携程国际业务的更快增长。
面对这些挑战,携程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竞争路径。孙洁特别提到了携程的全球SOS服务网络,这套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24/7多语言客户支持,并在重大危机期间启动专门的应急响应机制。
在营销投入方面,携程的打法变得更“精细化”。王肖璠表示,将基于每个市场的成熟度和不同渠道的特点调整支出。对于市场关注的股东回报,王肖璠给出了明确预期:“我们宣布了一项50亿美元的新股票回购计划,这将是一个多年计划,没有设定到期日。”
在旅游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并存的背景下,携程的技术投入能否进一步巩固竞争壁垒,将决定其在未来的业绩表现。
智通财经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智通财经
2025-11-20
财闻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