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融资扩产与股东减持,莱特光电“豪赌”未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7 17:17:03

(原标题:融资扩产与股东减持,莱特光电“豪赌”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上市三年,莱特光电(688150.SH)正面临一场关于信心与效率的大考。

近日,该公司宣布拟发行7.66亿元可转债,押注钙钛矿前沿材料生产研发等项目。推出该融资计划的背景时间,正值公司业绩表现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其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双实现高增长。

然而,这幅高歌猛进的图景之下,亦隐藏着多重不确定因素。

一方面,公司核心募投项目已然延期,前次募集资金仍有四分之一滞留账上,新融资的使用效率面临市场审视。

另一方面,与公司大手笔扩张形成微妙对比的是,重要股东在解禁后持续减持,持股比例大幅缩水。同时该公司董事会“瘦身”过半,其中即有该股东推荐的董事请辞。

站在关键节点上,莱特光电如何化解扩张节奏与项目效率、资本进退与战略定力之间的潜在问题,将决定其未来走向。

具体来看,莱特光电本次募资不超过7.66亿元。据目前披露的方案,资金将主要用于四个方向:“蒲城莱特光电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中的生产车间1、3、4工程、“蒲城莱特生产车间数智化升级改造项目”、“钙钛矿材料研发及器件验证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公布新融资计划的同时,莱特光电也对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说明。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前次募资净额8.05亿元中已投入6.03亿元,尚未使用资金约为2.31亿元,占前次募资净额的25.11%。剩余资金将继续用于“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上述项目仍在建设中,不存在资金结余。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该公司主营领域的重要项目,“正在建设”的“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经两度延迟。

2023年12月,莱特光电公告称,公司拟将“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全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从2023年12月,变更至2024年12月。

时隔一年,莱特光电再公告,上述募投项目将新增西安高新区的实施地点,同时将全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6年8月。

对此,莱特光电解释称,上述募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受经济形势、行业竞争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适当放缓了募投项目实施进度,有序进行产能的规划建设,审慎控制相关募资的投入,采用边建设边投用原则,相关厂房等基础设施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渐次投入使用。

如何平衡在建项目与新融资项目的推进,对该公司项目管理能力与资金使用效率构成考验,这也引发了市场的密切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莱特光电公司治理层面也出现大幅变动。

以重要股东君联成业、君联慧诚为例,莱特光电上市公告书显示,IPO前,君联成业、君联慧诚分别持有公司约2123.43万股、1692.25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5.86%、4.67%(发行后持股比例调整为5.28%、4.20%),位列公司第二大、第四大股东。上述限售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即相关持股于2023年3月20日起上市流通。

事实上,股份解禁后,上述两大股东便逐步实施减持。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二者合计减持比例达1.73%。

至2024年10月,两者合计持股比例已降至5.90%。而莱特光电2025年半年报进一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君联系合计持股比例已降至3.9%,表明其减持行为仍在持续。

影响传导至公司经营管理层面,2025年4月至5月,莱特光电审议通过议案,将董事会成员规模从11名大幅调整至7名。

随后,公司收到包括薛震、董振华、范奇晖等在内的5名董事的书面辞职报告。

公开资料显示,范奇晖是由君联成业和君联慧诚推荐出任董事,其辞职或与股东方持股比例下降及治理参与度变化相关。

对于股东减持,莱特光电在公告中表示,该行为系股东正常决策,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业绩层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1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62%。

然而,重要股东持股比例持续降低与董事会规模的实质性“瘦身”,共同指向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层正经历一轮深度调整。如何在资本进退与战略延续之间取得平衡,确保管理层稳定与长期发展战略的推进,将是莱特光电下一阶段需要应对的关键课题。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