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四个月两度“加油”,越疆再配股募资7.7亿港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6 12:18:53

(原标题:四个月两度“加油”,越疆再配股募资7.7亿港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港股“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在资本助力下,正试图通过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制高点。

11月6日,越疆科技(02432.HK)宣布以每股46.8港元配售1666万股新H股,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折让10.3%,预计净筹资7.71亿港元。这是该公司继今年7月募资10.22亿港元后,四个月内第二次进行股权融资,累计筹集资金约18亿港元。

此次配股公告显示,越疆股价当日开盘后跌超7%,截至午盘报48.4港元。

尽管市场以震荡回应此次折价配售,但与融资节奏同步提速的是越疆的产业合作。就在配股公告前两日,越疆与蓝思科技正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签署了1000台机器人采购订单。

在官宣与蓝思科技合作公告当日,越疆股价逆势上涨2.48%,报收52.2港元。

回顾其资本市场近日表现,从年初至今,越疆股价已涨103.71%。

实际上,市场对越疆业务拓展与资本运作的双线推进是认可的。而越疆在港股市场上的资本运作,也与其近期的产业合作形成紧密衔接。

2025年6月,DOBOT Atom完成量产验证并实现对国际客户的交付,验证了制造体系的可靠性。

10月,越疆与瑞德丰签署超8050万元订单,首次将人形机器人引入新能源精密制造核心产线,实现“高精度组装+柔性协同”在工业场景的落地。

紧接着在11月4日,越疆与蓝思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蓝思科技承诺于2025年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并在未来三年内持续深化合作层次。双方依托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网络,共同推动在工业、医疗、教育等场景的全面应用。

而此次配股融资将为公司提供更多资源,以把握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机遇。根据计划,本次募集的近8亿港元资金将投向四大核心方向,系统性重塑越疆的机器人技术生态与市场格局:40%用于推进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20%用于投资收购,20%用于强化海内外销售渠道,剩余20%补充营运资金。

除了硬件上屡获大单,越疆在软件上也正在积极拓展。11月4日,公司与浪潮云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具身智能大脑+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标志着其技术路径从单机智能向系统级协同迈进。

通过越疆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也清晰的展现了其战略意图:通过技术创新(具身智能大脑)、场景突破(新能源精密制造)、生态合作(浪潮云)三轮驱动,构建在机器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越疆科技在商业服务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相关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也为其融资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越疆科技的频繁融资活动与整个机器人行业的资本热潮相呼应。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目前已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港股市场已成为机器人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

行业融资呈现“亿元级”常态化特征。2025年上半年,有超过44起融资超过1亿元,其中9起融资金额超5亿元。资本正在从“追风口”转向“看能力”,投资逻辑也从“概念共识”向“产业兑现”转变。

广东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优必选、越疆等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及产品落地能力的头部企业。这些企业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港股市场进行融资,支持技术研发和全球扩张。

越疆科技的优势在于其全栈自研路线,关键零部件自研率已超90%,累计获得专利数量共961项。2025年3月,越疆攻克下肢技术难点,发布全球首款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这一技术突破助推其股价在不到1个月内暴涨140%,显示出市场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

尽管技术实力突出,但越疆科技仍面临盈利挑战。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3亿元,同比增长27.1%;但净亏损仍达4090万元。

如何尽快实现盈利,是公司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海外市场成为越疆科技的重要增长点,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80家世界500强企业。据其2024年报,越疆海外收入占比高于国内,达53.8%。此次募资将进一步支持其全球扩张战略。

随着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预计在2028年达50亿美元规模,越疆需在技术标准尚未固化前,通过资本加持巩固“全栈自研+多形态产品”领先优势,避免被竞争对手超越。

因此,对于越疆科技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融资优势转化为持续的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而越疆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持续优势,市场还将拭目以待。

fund

和讯财经

2025-11-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