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公募基金规模暗战正酣:万亿俱乐部扩容,易方达首破2.5万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4 14:18:43

(原标题:公募基金规模暗战正酣:万亿俱乐部扩容,易方达首破2.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李域

继8月底突破36万亿元大关后,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50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74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增长了近7%。

大型基金公司“强者恒强”。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截至9月底,易方达、华夏的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5万亿元、2.2万亿元,稳居行业第一、第二名;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富、鹏华的管理规模也都达到1万亿元以上,依次排在行业第七至第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能够捕捉市场行情趋势的工具类产品成为各类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多只行业主题ETF、跨境ETF获得上百亿份的净申购。但与此同时,随着权益基金业绩回暖,投资者获利了结情绪凸显。

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变化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今年4月以来,伴随A股市场震荡上行,公募基金市场也在不断扩容。

截至今年9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达到36.7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56%。

相较今年二季度末,整个三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增加了2.35万亿元。

分基金类型看,今年三季度,除了债券型基金以外的几大基金类型均实现了规模增长。其中,海外投资基金的规模增速最快,其次是股票基金。

各类型公募基金规模统计(截至2025年9月末)

具体而言,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不含公募化集合产品,下同),截至今年9月末,股票基金的总规模为5.94万亿元,较6月末的4.74万亿元增长了25.3%;混合基金的总规模为3.91万亿元,较6月末的3.32万亿元增长了17.89%;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规模为14.40万亿元,较6月末的13.93万亿元增长了3.32%;海外投资基金的总规模为9045.22亿元,较6月末的6791.6亿元增长了33.18%;FOF的总规模为1934.92亿元,较6月末的1650.62亿元增长了17.22%。

此外,商品基金、其他基金的总规模分别增长了9.09%、8.49%。

债券基金的总规模则呈现下降态势。截至9月末,债券基金的资产净值合计为10.62万亿元,较6月末的10.77万亿元下滑了1.33%。

值得一提的是,行情回暖背景下,公募行业前十大管理人的规模占比也在提升,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

来自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前十大管理人的资产净值合计为15.06万亿元,在全市场总规模中的占比为 41.31%,较上季度末增加 0.59 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9月末,管理规模排名行业前十的基金管理人依次是:易方达、华夏、广发、南方、富国、天弘、嘉实、博时、汇添富、鹏华,其管理规模均达到1万亿元以上。

其中,易方达、华夏的管理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分别为2.53万亿元、2.25万亿元;4家管理人的规模位于1.3万亿元—1.7万亿元区间:广发、南方、富国、天弘的管理规模分别为1.61万亿元、1.48万亿元、1.36万亿元、1.31万亿元;嘉实、博时、汇添富基金的规模比较接近,均在1.2万亿元附近,鹏华基金为最新晋级“万亿俱乐部”的基金公司。

相较今年二季度末,三季度,这十家管理人均实现了规模增长。

其中,规模增速最快的是易方达,其管理规模增长了约17%;其次是富国,规模增长了约14%。此外,汇添富的规模增速接近11%。其他7家管理人的规模增速均在10%以下,天弘基金的规模增速相对较慢,为1.62%。

若单看权益类基金规模排名,行业前十榜单又是另一幅“面孔”。

截至2025年9月末,权益类基金(含QDII)规模排名行业前十的管理人依次是: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广发、嘉实、南方、富国、汇添富、国泰、中欧。

其权益类基金规模分别为:1.29万亿元、1.15万亿元、6668.75亿元、5681.62亿元、5265.38亿元、5214.51亿元、4939.88亿元、3757.12亿元、2903.89亿元、2594.51亿元。

权益类基金规模前二十大管理人 数据来源: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单位: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市场不断扩容的过程中,权益基金的申购情况依旧呈现较大分化。

一方面,能够捕捉市场行情趋势的工具类产品成为各类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多只行业主题ETF、跨境ETF在三季度获得上百亿份的净申购。

例如,据Wind统计,今年三季度,华宝券商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鹏华化工ETF、国泰证券公司ETF、华夏恒生科技ETF、鹏华酒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华宝银行ETF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380.8亿份、369.55亿份、230.95亿份、175.14亿份、118.37亿份、117.04亿份、112.69亿份、109.14亿份。

总体上看,今年三季度,净申购份额达到100亿份以上的股票型ETF、跨境ETF各有5只。同时,净申购份额位于50亿份—100亿份区间的股票型ETF、跨境ETF各有9只。

并且,在上述三季度净申购份额超过50亿份的14只股票型ETF中,仅包含1只宽基ETF(A500ETF易方达),其他全部为行业主题ETF,覆盖了化工、证券公司、酒、银行、金融科技、电池、消费、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行业或主题。

今年三季度,上述14只股票型ETF普遍实现了10%以上的回报率,有两只电池ETF的区间回报率甚至超过70%;仅有银行ETF的净值呈现跌势。

与此同时,部分绩优主动权益基金也获得较多净申购,但“吸金”水平远不及ETF产品。

例如,Wind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中航机遇领航、永赢睿信、信澳业绩驱动、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永赢科技智选的C份额分别吸引了32.19亿份、31.87亿份、30.31亿份、21.81亿份、21.67亿份、21.62亿份净申购。

上述6只基金前三季度的回报率均超过50%,其中,中航机遇领航、信澳业绩驱动、永赢科技智选前三季度的回报率实现翻倍增长。

另一方面,权益基金业绩回暖背景下,投资者获利了结的情绪较重。

尤其对前期调整时间较长的板块,相关ETF的业绩出现反弹后,不少投资者很快就选择赎回。

例如,三季度,华夏科创50ETF、易方达医药ETF、华宝医疗ETF的基金份额分别减少了307.89亿份、133.28亿份、115.09亿份。

主动权益基金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以兴全合润、睿远成长价值为例,据Wind统计,截至三季度末,这两只基金的规模均在240亿元左右,是典型的大规模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兴全合润A、睿远成长价值A的回报率分别为41.1%、63.77%,明显跑赢各自的业绩基准,也属于大规模基金中,业绩较好的产品。

但在今年三季度选择“解套”的基民不在少数。截至三季度末,兴全合润、睿远成长价值的基金份额较二季度末分别减少了22.08亿元、23.42亿份。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