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1.4万亿城商行换帅,业绩双降待破局

来源:投资者网

2025-10-31 18:01:47

(原标题:1.4万亿城商行换帅,业绩双降待破局)

《投资者网》叶观复 

2025年10月下旬,中原银行(01216.HK)发布公告,宣布因工作调整,原行长刘凯辞去该行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及行长等一切职务。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周锋“空降”至中原银行担任行长,其任职资格尚待河南金融监管局核准。 

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中原银行新一轮高管团队更迭的全面落地。除行长人选变动外,该行今年上半年已陆续任命姚辉元、刘清奋、王天奇三人为副行长,形成新的管理架构。其中,刘清奋、王天奇为内部提拔干部,王天奇还是一名“85后”。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收窄、数字化转型提速、区域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中原银行此次高层“大换血”,不仅是常规的人事交接,更被视为应对业绩压力、推动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新任行长周峰“空降”,将为这家资产规模近1.4万亿的城商行带来怎样的变革? 

准行长“空降” 

随着周锋正式出任中原银行行长,该行新一轮高管团队布局基本完成。至此,由董事长郭浩与行长周锋领衔,四位副行长姚辉元、刘清奋、王天奇、周丽涛组成的“一正四副”管理架构全面成型。 

此次人事调整不仅是常规的管理层更替,更是中原银行在经历吸收合并、规模跃升后,迈向精细化管理与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新任行长周锋的履历背景,加上多位副行长的内部提拔路径,共同勾勒出中原银行“监管出身+本土成长”的用人新格局。 

履历显示,周锋出生于1977年,现年48岁,拥有深厚的金融监管背景和地方政府管理经验,其职业轨迹横跨监管、地方政务与金融实务三大领域。 

周锋早年学术背景扎实,于2003年至200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复旦大学联合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任职,研究方向聚焦资本市场与金融制度设计。 

2005年8月起,周锋加入原河南银保监局(前身为河南银监局),在监管系统深耕长达17年。期间,他历任多个重要岗位,对银行业风险管控、合规运营、公司治理等核心环节有深刻理解。2017年11月至2022年1月,周锋被选派挂职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助理,参与地方财政改革与金融协调工作,积累了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经验。 

2022年4月,周锋从监管系统转入地方政府,出任河南省濮阳市副市长,分管金融、财政、国资等领域,直接参与地方经济治理与重大项目推进。2024年5月,他调任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进一步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此次出任中原银行行长,是周锋首次执掌金融机构。他的上任,被视为中原银行强化合规经营、风险防控与政银协同的重要信号。作为“懂监管、懂地方、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周锋有望在化解存量风险、对接省级战略资源、推动资本补充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在周锋履新之际,中原银行的副行长团队也已完成系统性调整。目前,该行共有四位副行长,分别为姚辉元、刘清奋、王天奇、周丽涛。 

其中,刘清奋与王天奇均为中原银行“元老级”干部,自2014年12月该行获批开业时便加入,全程参与了银行从筹建、上市到吸收合并的全过程。王天奇还是一名“85后”,显示出中原银行高层趋于“年轻化”的用人趋势。 

业绩“双降” 

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省级法人银行,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整合区域金融资源、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的使命。2017年7月,该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河南首家上市银行。 

2022年5月,中原银行正式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三家城商行,资产规模从2021年末的7682.33亿元跃升至2022年末的1.33万亿元,增幅高达72.7%,一举跻身“万亿资产城商行俱乐部”。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已突破1.4万亿元,拥有员工18197人,下辖18家分行和1家直属支行,营业网点达667家,覆盖河南全省18个地市,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区域影响力显著。 

然而,中原银行正面临严经营的挑战。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下降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下滑6.7%,营收与利润双双走低,陷入“双降”困境。 

这并非短期波动。回溯过去三年,中原银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2022年至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亿元、34.9亿元、33.6亿元,呈逐年下滑态势。 

收入结构失衡是制约盈利的核心症结。2025年上半年,中原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8%,主要受LPR多次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重定价影响,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68%较2023年高点下降超25个基点。 

此外,上半年该行非利息收入全面疲软。报告期内,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幅下滑12.3%,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7%其他非息收入亦出现不同程度收缩。财富管理、投行业务、托管服务等轻资本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中原银行收入来源单一,抗周期能力偏弱。 

不良率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01%,较年初的2.05%微降4个基点,但仍显著高于全国城商行1.85%的平均水平,在A股及H股上市银行中处于偏高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良贷款余额仍在上升。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78.9亿元,较年初增加约5.6亿元,反映出风险出清尚未完成。 

房地产相关贷款风险尤为突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原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攀升至5.03%,较上年同期上升近1个百分点。部分房企客户出现流动性紧张,项目停工、销售回款放缓等问题频发,导致按揭贷款和开发贷违约风险上升。 

此外,关注类贷款占比也有所抬头。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12%,较年初上升0.18个百分点,表明潜在信用风险仍在积聚。 

虽然该行同期拨备覆盖率达182.3%,较年初提升6.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增强,但考虑到未来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及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现有拨备水平是否足以覆盖潜在损失,仍存在疑问。 

在此背景下,新任管理层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有效化解存量风险、遏制新增不良、优化信贷结构。特别是在支持“保交楼”、参与地方债务重组过程中,如何平衡政策要求与商业可持续性,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与执行力。 

中原银行此次“换帅”,既是正常的人事更替,更是应对多重压力下的主动求变。面对全国性银行持续下沉、金融科技公司加速渗透、区域经济转型阵痛等多重挑战,这家立足河南、服务全省的省级城商行,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十字路口。(思维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