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挖贝网
2025-10-26 08:46:44
(原标题:祥源文旅2025年三季报:“旅游 + 百业” 融合深化 掘金文旅融合黄金赛道)
近日,祥源文旅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35.11%;净利润6462.6万元,同比增长27.33%。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35.29%;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41.8%;基本每股收益0.1482元。
亮眼财报数据背后,是祥源文旅对“旅游+百业”融合的成功实践。其通过将当地文化、非遗IP、茶旅体验、动漫科技等元素与旅游深度融合,构建起“文化IP+旅游+科技”的特色文旅产业模式,激活消费潜能,奠定强劲增长动能。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祥源文旅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将在地文化与非遗IP植入景区运营全链条,通过体验提升增强资源落地转化,在旗下各景区构筑起差异化竞争壁垒。这种“文化IP+场景运营”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与客单价,更通过内容壁垒强化品牌护城河,为资产端注入可持续的估值溢价。
公司在深度挖掘在地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传统IP的现代转译与场景活化,将独特的地域文化与非遗内容转化为游客可感知、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安徽齐云山景区推出“复古游齐云”和“小镇夜逍遥”“白+黑”沉浸式古风体验产品,通过组织汉服巡游、开发道家文化研学产品等方式,使抽象的道家哲学以更生动的方式触达游客;湖南凤凰古城成功将文学经典《边城》中翠翠的故事搬上沱江,打造了国内首个水上沉浸式艺术游船项目“湘见·沱江”,通过光影技术和真人实景演绎,让游客在行船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四川,公司与卧龙基地深化合作,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自然教育基地,规划“熊猫保育 + 野奢旅居”复合业态,探索限量访客制度与IP文创开发,目标构建世界级熊猫文旅 IP 集群。这种“在地文化深耕 + 跨域 IP 联动”的双轮模式,让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消费吸引力。
“茶业+旅游”模式创新,创造增值新空间
茶旅融合是祥源文旅实践“文旅+百业”的又一重要举措。公司以茶旅融合为切入点,将茶文化深度融入旅游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茶山研学、非遗制茶体验等项目,打通“种植-加工-体验-销售”全链路,实现农业资源与旅游场景的资本增值。
立足安徽“茶乡”底蕴,祥源文旅打造的“祁门问茶”线路成为茶旅融合标杆。该线路以祁门红茶、安茶“一红一黑”双 IP 为核心,构建“采茶 — 制茶 — 茶道”全链条体验,将茶园观光、非遗制茶体验与文创消费深度融合,显著提升游客停留时间与二次消费转化。
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陆续打造了祁门红茶博物馆、祁红非遗技艺制茶中心、祁红博物馆和中国茶叶奇种园等文旅场景,通过讲好茶文化来提高产品销售。2025年上半年,该园共接待旅游团、研学团100多批次,显著带动当地红茶销售,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模版。
“科技+文旅”业态创新,释放增长动能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不断突破传统旅游的时空限制,为游客创造更多元、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深度挖掘可增长空间,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公司深度融合CG技术、AR/VR及光影设备,打造多维度沉浸式项目。张家界黄龙洞以“动漫叙事 + 数字光影”重构传统景区体验,投资千万打造全球首个溶洞裸眼 3D 实景剧场。改造后的“洞天福地”以“大鲵化龙”神话为线索,借助AI动态感应与4D全息投影技术,让钟乳石“化身”神话角色,游客乘筏穿行响水河时,可亲历“龙王巡境“仙童迎客”等沉浸式场景。丹霞山推出“萬古丹霞”水上夜游,通过声光电技术构建地质奇观视觉盛宴;碧峰峡引入5G+VR观景、无人机表演,突破传统观光局限。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也打破了传统观光的单一性,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此外,公司布局“低空+旅游”新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方式,推动景区从平面游览向多维度假转型,抢占未来文旅科技制高点。公司已在丹霞山、齐云山等景区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飞,构建“水陆空”立体游览体系。
祥源文旅的融合实践,精准契合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浪潮。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文旅融合业态规模已逼近 14 万亿元,预计 2030 年将突破 25 万亿元。随着公司不断推进旅游行业和多业态深度融合,有望在万亿级的文旅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证星董秘互动
2025-10-26
格隆汇
2025-10-26
格隆汇
2025-10-26
格隆汇
2025-10-26
格隆汇
2025-10-26
格隆汇
2025-10-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