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闻
2025-10-25 14:42:29
(原标题:京东在港获保险经纪牌照,大举进军香港金融市场)
近日,京东在招聘平台发布多个保险相关岗位信息,有消息显示已在港获得保险经纪牌照。
京东自2013年布局金融保险市场,至今已在大陆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目前旗下有京东安联财险、京东保险经纪和京东保险代理,以及其他相关金融机构。
香港拥有较为成熟稳定的保险市场和监管政策,这对京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此次在港获得保险经纪牌照,标志着其在香港市场的保险业务正式起航。
京东获批保险经纪牌照,在招相关岗位人员
近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网站信息显示,京东旗下公司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于10月14日获批保险经纪牌照,可经营业务为一般及长期业务(包括相连长期保险),公司负责人是Lam Che Chuen(林志全)。该公司已于10月16日更名为“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股东为京东旗下“京东创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财闻记者整理发现,账号“京东保险”近期在猎聘平台发布了“合规负责人”“保险营销推动岗”“保险出单员”等保险相关岗位,以及“金融售前支持”“运营总监”“香港IS”等其他金融业务相关岗位。其中“合规负责人”岗位要求“负责香港保险经纪公司日常业务的统筹规划、运营与日常管理,并负责与香港保险监管机构的对接与关系维护,对香港保险经纪业务的经营绩效负责”。
同时,账号“京东”还在LinkedIn平台招聘“Insurance Support经理”以及“资管产品总监”等其他金融相关岗位,上述岗位在香港地区办公。
以上招聘信息表明京东正在香港建立本地金融保险团队,力图通过招募当地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支撑业务发展。
深耕大陆业务十年:金融、保险多管齐下
京东自2013年进军金融市场。起初,京东金融是京东旗下的一个部门,2013年实现独立运营,2014年陆续推出京东白条、小金库、京东支付等多款产品,2015年上线京东金融保险平台,2016年推出京东金条、白条闪付等产品,2018年公司更名为“京东数科”,进一步巩固其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在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京东的保险业务布局也在稳步推进。京东保险板块作为京东九大业务板块之一,包括京东保险经纪、京东保险代理以及京东安联财险。
京东保险经纪(天津)有限公司(品牌名称“京东保”)于2004年成立,原名“天津津投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包括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索赔,再保险经纪业务等。
京东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经营业务包括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察和理赔等。
2018年7月,京东在保险经纪和代理业务的基础上,终于入股保险公司,通过旗下北京京东参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资4.83亿元入股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持股30%,成为第二大股东,公司更名为“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2023年,京东受让另一股东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的3%股权,持股比例升至目前的33%。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入股安联财险后,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早年的安联财险连年亏损,保费规模在10亿元以下,但2018年京东注资成为新股东后,保费在2019年便实现翻倍增长,接下来的几年也保持连续增长。净利润方面,除了2022年小幅亏损,其他年份均实现盈利。
另外,对比京东安联财险2017年和2024年的年报信息,公司2017年经营的主要险种是责任险,其次是意外险和财产险,2024年经营的第一大险种则变为其他险种(主要是退货运费险),其次分别是责任险、机动车辆险、短期健康险、货物运输险,各险种几年来全面增长。
通过这一系列的战略布局,京东在大陆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保险生态系统。
京东布局香港金融保险业务的前景
京东在香港的金融业务也早就开始了。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0年代,京东就通过收购布局香港金融牌照。当时,京东收购君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京东证券有限公司”,该公司曾持有香港证监会1、4、9号牌照。
不过,该公司的1号牌于2023年1月到期后未有续牌,4号及9号牌于2024年7月到期也无续牌。因此,京东若在香港重新发展资产管理或基金业务,将需要重新申请牌照并重组团队。近日招聘平台的信息也显现出京东拓展香港资产管理和基金业务的计划。此次获得香港保险经纪牌照,或许是金融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根据有关数据,香港保险市场大有可为。今年8月,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2024年数据显示,香港保险密度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保险渗透率达18.2%。
在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香港保险市场同样值得期待。2024年新保单保费总额达到2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再创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保单保费为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1%。
关于京东在业务落实过程中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财闻记者咨询了行业专业人士。
在京东具备的优势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认为,从京东近年来的战略布局来看,其在香港市场的业务拓展早已形成多维度协同的生态基础,这为此次发力保险业务奠定了关键的场景支撑。京东“零售+物流”双轮驱动的生态布局,与保险业务所需的场景化渗透高度契合——无论是零售场景中的商品保障需求,还是物流环节中的货运险、履约险等潜在业务空间,都为京东保险业务的落地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入口与需求场景。
与此同时,京东长期以来深耕数字技术领域,也成为其拓展香港保险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京东一方面能够依托自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精准识别不同客群的保险需求,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与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赋能保险业务全流程,在核保、理赔、风控等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保险业务实现规模化、精细化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同样认为,京东拥有的流量和数据优势,可推动香港保险的线上化转型,尤其在便捷投保、智能核保、理赔自动化等领域具有增量机会。
不过,香港保险市场的特殊性与内地市场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京东在取得保险经纪牌照后,面临一系列“本土化”挑战。
胡捷指出,香港对保险广告、跨境销售(如向内地客户推广)有严格限制,京东需规避“地下保单”风险。另外,香港用户重视面对面咨询(尤其是高额保单),京东需平衡“线上效率”与“线下信任建立”。
而且,香港监管对大陆互联网公司进入当地保险行业,持开放与审慎并存的态度,香港保险业监管局鼓励科技创新(如2022年推出“保险科技沙盒”),但要求机构审慎经营,在创新方面往往以沙盒实验开启。另外,香港市场体量有限,监管对纯线上销售复杂寿险产品仍持保留态度,京东需通过合作线下经纪机构补足服务链条。
金天认为,如何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香港消费者的保险需求精准结合,推出符合本地市场偏好的创新产品,也是京东在拓展香港保险业务过程中需要持续探索的关键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斑马消费
2025-10-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