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亿纬锂能Q3净利环比增长超140%!储能出货超动力电池,提前锁定50GWh电芯采购

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10-24 14:06:10

(原标题:亿纬锂能Q3净利环比增长超140%!储能出货超动力电池,提前锁定50GWh电芯采购)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明俊

10月23日晚间,亿纬锂能(300014.SZ)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3%,环比增长140.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0亿元,同比下滑22.04%。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02亿元,同比增长32.17%;实现归母净利润28.16亿元,同比下降11.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37亿元,同比下降22.51%。

此前,亿纬锂能董秘江敏曾表示,三季度依然是稳定交付的状态。亿纬锂能对部分产线进行改造,并在今年7月开始陆续投产交付。动力电池板块盈利能力预计在下半年会呈现稳定向上的趋势。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从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出货量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34.59GWh,同比增长66.98%;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亿纬锂能前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绝对值已超过动力电池,这意味着储能电池业务对营收增长的贡献或将超过动力电池。

“由于当前国内储能市场需求爆发,储能电池的出货量绝对值(48.41GWh)已超过动力电池,是营收增长的重要压舱石。”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大圆柱电池作为高性能电动车的下一代技术路线,伴随宝马、小鹏等核心客户车型放量,以及匈牙利工厂的海外布局,将是公司提升估值和盈利能力的关键。”

盈利能力改善,业绩反转之年?

公告显示,亿纬锂能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在消费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均全球领先、能够服务社会经济全场景应用的锂电池平台企业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各类费用影响后,亿纬锂能的盈利能力对比今年上半年有所回升。

“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则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5亿元,同比增长18.40%。其中,第三季度当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7亿元,同比增长50.70%,环比增长30.43%。”亿纬锂能在三季报中表示。

“本次业绩反转主要源于一次性因素的消除与主营业务的内生增长。”前述私募基金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第二季度曾对业绩形成压制的股权激励费用摊销与对合众汽车的单项坏账计提等一次性因素,其影响在三季度已大幅减弱。”

该人士指出,公司动力与储能电池出货量持续高增长,规模效应的显现有助于摊薄固定成本。同时,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131.71%,表明公司营运效率提升,回款能力增强。

时代财经注意到,此前曾有券商机构召开电话会议时指出,亿纬锂能2025年是业绩反转之年,2026年是盈利弹性爆发之年。动力电池板块虽当前盈利弱,但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叠加爆款车型支撑,盈利改善确定性强。

此外,有券商机构预估,2025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8~40GWh,同比增长约40%,实现单体盈利。从亿纬锂能三季报披露的出货量来看,前三季度的出货量已接近预估的年度目标。

从毛利率来看,8月亿纬锂能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在今年二季度对国际车企的交付逐渐起量,毛利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上半年动力电池板块毛利率做到了17.60%,同比上年的11.45%有了明显的改善,预计三季度依然是稳定交付的状态。

公告显示,亿纬锂能动力电池毛利率显著改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公司海外大客户出货量有所增加,二是完成改造后的产线在逐渐起量,OEE和良率都有明显的改善,摊薄了成本。

随着宝马新世代车型、一汽奔腾等定点落地,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板块业务或将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上半年时,亿纬锂能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80%以上,主要受益于小鹏P7+独供放量以及零跑新车型导入。

储能电池方面,亿纬锂能相关人士在8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做调整工作,一方面在做大客户商务条款的优化,另一方面同步在协商调整产品出货结构,并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预计第三季度储能的盈利环比会有修复。

亿纬锂能预计,动力电池板块,明年大圆柱电池开始放量,带来全新的增量;乘用车会有两个新增工厂在明年实现交付,预计带动动力电池板块实现明显增长。储能板块伴随明年60超级工厂的交付,预计都会带来30%以上的增长。

锁定50GWh储能电芯供应

在原料方面,在储能爆单的背景下,储能电芯出现“一‘芯’难求”“加价也排不到货”的情况,上周大储电芯价格仍延续上涨态势,而亿纬锂能早在年初就锁定了50GWh的储能电芯采购量。

今年2月,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博思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建立2025~2027年度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为50GWh。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在储能市场维持高景气度,动力市场正值“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背景下,供需紧张的风也吹到了隔膜厂。隔膜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内层组件,亿纬锂能也多点布局。

2021年底,亿纬锂能与恩捷股份就在湖北荆门成立了合资公司湖北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公告,该合资公司将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隔离膜和涂布膜的制造,年产能为16亿平米湿法基膜以及与之产能完全匹配的涂布膜,并优先向亿纬锂能及其子公司供应,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52亿元。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其中,恩捷股份指定出资人认缴8.8亿元,持有合资公司55%股权,亿纬锂能认缴7.2亿元,持有合资公司45%股权。

2024年11月,恩捷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亿纬锂能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2025年至2031年期间,亿纬锂能预计将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向上海恩捷及关联公司采购电池隔膜不少于30亿平方米,实际供货量以订单为准。

据时代财经了解,这份协议特别强调将服务于亿纬锂能海外电池生产基地,而恩捷股份恰好在这些地区也布局了隔膜工厂。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双方类似业务交易金额分别为0.26亿元、2.73亿元、7.61亿元,分别占恩捷股份当年总体营收的0.32%、2.17%、6.32%。

不过,亿纬锂能与恩捷股份共同持有的另一家合资公司云南亿捷锂业有限公司却于2025年10月17日注销。

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17日,法定代表人刘金成,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矿物洗选加工;常用有色金属冶炼;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等。合资公司成立之初,一度被视为双方合作进一步往上游原材料延伸的结果,为何在此时选择注销?

对此,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亿纬锂能,相关工作人员回复“一切以公告为准”。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